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克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异丙酚
  • 2篇外科
  • 2篇二异丙酚
  • 2篇丙泊酚
  • 2篇丙酚
  • 1篇单鼻孔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异常
  • 1篇预后
  • 1篇早期CT
  • 1篇手术
  • 1篇输尿管
  • 1篇输尿管结石
  • 1篇碎石
  • 1篇碎石术
  • 1篇体温
  • 1篇投药
  • 1篇年龄
  • 1篇尿管
  • 1篇钬激光

机构

  • 5篇西安市第一医...
  • 1篇武警陕西总队...
  • 1篇资阳市第一人...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杨克
  • 2篇陈昕
  • 1篇赵思桥
  • 1篇顾始伟
  • 1篇宋燕青
  • 1篇高战鳌
  • 1篇周德伟
  • 1篇张文清
  • 1篇杨林
  • 1篇樊荣
  • 1篇李龙

传媒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年龄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丙泊酚的用量探讨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不同年龄无痛胃镜检查时的用量。方法:选择门诊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90例,按年龄分为3组,Ⅰ组(20~50岁),Ⅱ组(50~70岁),Ⅲ组(70~85岁),每组30例。记录丙泊酚用量、MAP、HR、RR、SpO2及检查时间。结果:Ⅰ组MAP、HR、RR、SpO2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Ⅲ组MAP、RR、SpO2与基础值比较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变化不明显;意识消失时所需的丙泊酚剂量及整个检查过程丙泊酚的平均用量Ⅱ、Ⅲ组明显比Ⅰ组少,且Ⅲ组比Ⅱ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用量,青壮年在2.0mg/kg以上,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在2.0mg/kg以下。
陈昕杨克
关键词:胃镜检查年龄
一种鼻咽吸氧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鼻咽吸氧管,包括单鼻孔吸氧管,单鼻孔吸氧管的一端通过病人鼻孔插入至其鼻咽处,另一端通过连接头连接至氧源,单鼻孔吸氧管上靠近其插入端部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用于当插入端部插入到病人鼻咽处时,将单鼻孔吸氧管固定...
杨克孔玲李龙樊荣杨林
文献传递
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钬激光碎石术60例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6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钬激光碎石患者,随机分为靶控输注(TCI)组,人工输注(MCI)组和对照组,记录两组丙泊酚的平均用量,意识消失的时间及恢复时间,同时记录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患者意识消失所需要的时间TCI组显著低于MCI组(P<0.05),意识消失时所需的丙泊酚剂量TCI组大于MCI组。整个手术过程丙泊酚的平均用量TCI组略低于MCI组,意识恢复时间TCI组也比MCI组缩短(P<0.05)。TCI组与MCI组在MAP、HR、S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但对照组MAP、HR在手术过程中波动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明显优于腰椎联合麻醉;丙泊酚靶控输注(TCI)与人工丙泊酚输注(MCI)相比,诱导迅速,苏醒快,麻醉维持更加平稳。
陈昕宋燕青杨克
关键词:麻醉
早期CT灌注成像参数与急性脑梗死脑血管异常及其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异常情况和CT灌注成像参数及其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6h内颈动脉系统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CT灌注成像以及血管造影等检查,并记录各项参数,评价病侧大血管的情况,在发病时、发病2周以及3个月时采用NIHSS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有11例患者在出现症状后6h内完成检测,74例患者在出现症状后6-24小时完成检测。CTP对脑梗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平扫。半影区和梗死区r CBF、r CBV和MTT与对照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测显示血管正常者25例、血管狭窄者45例、血管闭塞者15例;在发病时、发病14 d、发病90 d时,血管狭窄者和血管闭塞者的NIHSS均高于血管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狭窄者和血管闭塞者发病时BI均低于血管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14d时血管闭塞者BI低于血管狭窄者和血管正常者,而m RS高于血管狭窄者和血管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随着发病时间的增加,NIHSS和m RS均具有下降趋势,BI有上升的趋势。结论:早期CT灌注成像参数水平可准确地显示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通过定量分析灌注参数对比病灶和健侧的血流灌注状态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杨林杨克周德伟刘羽刘雪茹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脑血管异常CT灌注成像临床预后
微创治疗拇外翻伴小趾内翻畸形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小切口微创截骨矫形治疗拇外翻伴小趾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微创小切口截骨矫形治疗168例拇外翻伴小趾内翻畸形患者,其中男7例,女161例;年龄22~75(59.3±3.5)岁。术前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拇囊红肿、跖骨周围疼痛,拍摄患足正侧位X线片确诊为拇外翻及小趾内翻畸形。观察并比较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前后IMA(第1、2跖骨间角),HVA(拇外翻角),LDA(第5跖骨外翻角),MPA(小趾内翻角),IM4-5(第4、5跖骨间角)以及PASA(近端关节固定角)的变化,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拇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系统(AOFAS)进行功能评价。结果:16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48(28.6±3.2)个月。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窦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拇外翻矫形手术时间为16~28(18.3±2.1)min;小趾内翻矫形手术时间12~26(16.9±1.8)min;IMA、HVA、LDA、MPA以及IMA 4-5分别由术前的(10.1±2.1)°、(32.6±4.2)°、(6.9±2.3)°、(18.5±5.2)°、(15.1±2.9)°矫正到术后的(8.3±2.2)°、(10.9±2.9)°、(2.7±0.4)°、(6.5±1.6)°、(8.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SA由术前的(9.1±2.1)°矫正到术后的(8.7±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OFAS功能评分由术前的31.6±3.9提高至术后的83.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147例,良13例,可6例,差2例。结论:微创治疗拇外翻伴小趾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切口小、无缝线、外观美、手术时间短,术后功能恢复好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顾始伟杨克赵思桥高战鳌马顺前张文清
关键词:拇外翻截骨术微创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