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卿
-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从英汉文化空缺词看跨文化视角下的文化空缺现象
- 本文旨在通过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对比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文化空缺词汇揭示中西文化空缺现象,并探讨解决'空缺现象'的有效的方法.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回顾了文化空缺现象、文化负载词以及词汇空缺研究的国内外情况,并提出从跨文化交际...
- 杨卿
- 关键词:汉英语言文化空缺文化空缺词词汇空缺
- 文献传递
- 德里达语言哲学思想管窥被引量:1
- 2011年
- 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雅克.德里达批判了以逻各斯中心主义意义观为基础的结构主义传统语言学流派的哲学基础,并以其独特的书写语言学、符号学意义观、延异理论等建构了后现代语言哲学思想体系。其解构性和寄生性成为德里达颠覆以"逻各斯中心论"、"语音中心主义"为别名的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哲学和传统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德里达语言思想的实践为后现代主义者阐释后现代文化现象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并为后现代思维范式的到来和哲学思维的回归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使得自身成为后现代文化的一部分。
- 杨卿朱哲
-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性寄生性延异
-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初探被引量:22
- 2005年
- 文化差异特别是文化空缺现象对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如何处理中英文化中空缺现象,怎样采用可操作的翻译手段,在各种语境中解决文化差异造成的语义缺省,完成语言文化内涵功能的转换,成为翻译者的首要任务。本文探讨了导致文化空缺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对文化空缺现象的处理应本着文化平等的态度,适应文化交流的客观要求。本文作者揭示出在“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模式下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法。
- 魏万德杨卿
- 关键词:空缺现象汉英翻译翻译手段文化平等英文化
- 英汉文化差异和广告商标的翻译被引量:1
- 2017年
- 汉语商标英译不仅是产品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向广告受众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能否成功解决其中的文化差异,是商标英译是否成功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广告商标的英汉文化差异,探讨有效的处理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
- 刘雄友杨卿
- 关键词:商标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 解读汉英互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被引量:3
- 2007年
- 一、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一)文化空缺现象
空缺现象是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发现的,他在对比两种语言的语法模式中提出了random holes in patterns(偶然的缺口)的概念。前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在对比不同语言词汇时,采用了“无等值词汇”的术语.80年代末俄国学者索罗金等人在论述话语及其民族文化特点时提出了vacancy(空缺)理论。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反映的是该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形态,丰富多样的文化现象,一个民族与异民族文化间有着明显的非对应性,即相互间的文化差异性。
- 杨卿刘雄友
- 关键词:空缺现象文化特点汉英互译语言学家语言词汇
- 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测试反拨效应调查被引量:9
- 2007年
-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数据来探讨了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测试对写作教学产生反拨作用的潜在原因、特性及表现形式,呼吁对CET4写作测试的写作内容及评分标准应进行改革,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笔语输出能力。
- 杨卿谭颖
- 关键词:大学英语反拨效应
- 论德里达解构主义于哲学与文学间的延异
- 2016年
- 本研究从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哲学渊源入手,界定解构的概念及其实质并详细阐释文学本质、文学与哲学关系,同时,通过对其文学理论文本焦点的关注探讨了结构主义哲学与文学之间的延异。
- 于艳玲杨卿
- 关键词:散播哲学文学
- 德里达语言哲学思想渊源简论被引量:2
- 2009年
- 德里达一生中的理论创作可谓错综复杂,涉及哲学、社会学、语言学和历史文学等不同领域,是20世纪后期整个西方后结构主义思潮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语言观主要表现为他的书写学、"异延"符号意义理论,而精髓则是他的解构主义语言哲学观。它颠覆了以"逻各斯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为别名的西方理性主义结构主义语言哲学,从而引发了一场认识论的革命,为人们揭示出了一幅全新的世界景观。德里达从西方传统语言哲学理论开始,特别是对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和卢梭、胡塞尔等人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展开批判,并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海德格尔反对在场的形而上学的传统。
- 杨卿
- 关键词:德里达异延解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