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彪

作品数:27 被引量:468H指数:12
供职机构:湖北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1篇气象
  • 4篇降水
  • 3篇气象观测
  • 3篇结冰
  • 2篇气象条件
  • 2篇气象站
  • 2篇强降水
  • 2篇自动气象站
  • 2篇自动站
  • 2篇下垫面
  • 2篇下垫面温度
  • 2篇积雪
  • 2篇雾霾
  • 1篇滴谱
  • 1篇地理
  • 1篇地面气象
  • 1篇地面气象观测
  • 1篇地面自动站
  • 1篇地形
  • 1篇地形效应

机构

  • 25篇湖北省气象局
  • 7篇南京信息工程...
  • 7篇湖北省气象信...
  • 5篇中国气象局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教育部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十堰市气象局

作者

  • 27篇杨志彪
  • 7篇牛生杰
  • 6篇柯怡明
  • 5篇王海军
  • 4篇吕晶晶
  • 3篇陈冬冬
  • 3篇李蕊
  • 3篇汪玲玲
  • 2篇杨代才
  • 2篇龚贤创
  • 2篇周悦
  • 2篇贾然
  • 2篇张峻
  • 2篇蒲晓勇
  • 2篇徐向明
  • 2篇李中华
  • 2篇严婧
  • 2篇杨军
  • 2篇孟蕾
  • 2篇施丽娟

传媒

  • 5篇气象科技
  • 4篇大气科学学报
  • 3篇气象
  • 3篇应用气象学报
  • 2篇气象水文海洋...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湖北气象
  • 1篇海洋预报
  • 1篇暴雨灾害
  • 1篇绿色科技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低纬山地气...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1999
  • 1篇199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下垫面温度及结冰预报模型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应用地表热量平衡方程,考虑太阳短波辐射、大气和地面的长波辐射、潜热、感热传输等能量之间的平衡,并考虑水汽、气溶胶、浮尘以及云等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和散射,建立了一种较实用的下垫面温度预报模型.应用湖北省恩施和金沙2009年冬季2月对土壤、水泥、沥青三种不同下垫面温度和自动气象站的常规气象要素观测进行模拟分析,并与该时段内所测到的三种下垫面温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地三种下垫面温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标准差均小于2,预报误差在±3℃以内的频率高达95.20%、96.41%、93.57%和91.19%、94.16%、88.18%,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水平,且对冬季不同天气条件下下垫面温度预报结果均较好,特别对于低于0℃时的预报准确性较高,可以运用于冬季高速公路路面结冰状况的实际预报中.
牛生杰李蕊吕晶晶孟蕾柯怡明杨志彪熊守权
关键词:下垫面温度热量平衡数值预报模式
湖北省地面观测报文及传输方式调整被引量:4
2014年
为提高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效率,完善业务流程,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求,根据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的要求,湖北省2011年成为承担地面气象观测报文及传输方式调整改革试点省份之一,经过前期部分台站试点工作后,国家级气象观测台站已全部进行了地面观测资料报文及传输方式的调整。其调整后业务工作正顺利开展。从业务调整后工作意义、部署及新数据文件格式、质量控制方法、修改后的业务软件功能来介绍湖北省在此次调整工作上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李鑫杨志彪徐向明杨金花
关键词:气象观测报文传输
极地冻雨环境下螺旋桨式风传感器改进技术初探
2020年
在平行轴螺旋桨式风传感器的基础上,制作一个安装于螺旋桨式风传感器风速轴组件上的防冻雨装置,通过这种技术改进,使得改造后的风传感器能在冻雨天气下正常观测,并在中国南极长城站开展了现场试验。通过数据检验分析,改造后的风传感器可有效提升数据可用率,提升了观测连续性,减少了人力劳动。本改进技术对极地地区、我国贵州省等冻雨灾害多发地区的气象观测具有重要意义。
文强梁曦丁明虎杨志彪王超然
关键词:南极长城站冻雨
RAWS异常强降水数据现场核验方法及应用
2018年
区域自动气象站记录到历史罕见、超历史或显著超过邻近站的异常强降水时,常规数据质量控制(QC)方法一般判为疑误数据。本文对这种情况提出了现场核验的方法,包括核验的启动,传感器误差核查,仪器性能和探测环境评估,其他资料辅助判别,以及作出核验结论、形成核验报告等步骤。并利用一次实例对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了检验。
毛成忠杨志彪肖刚李少明
新型自动气象站结构特点及其优越性被引量:52
2011年
新型自动气象站是根据当前国际先进的CAN总线技术进行设计的,可结合台站需要自由选择所需传感器,解决当前自动气象站系统无法扩展新要素的问题,其要素设计更为全面科学,对温湿度传感器也进行了改进,并增加称重雨量传感器和0.5mm翻斗雨量传感器。新型自动气象站提高了地面常规要素观测和灾害天气观测的准确度,在软件设计、硬件结构、防雷性能、处理存储能力等方面也比当前运行的自动气象站有较大提升。
陈冬冬杨志彪施丽娟张鑫韩承松
关键词:CAN总线
三峡坝区及近坝区地理气候的边际特征研究进展
2022年
通过文献调研,归纳综述了三峡坝区和近坝区在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等多维度的空间边际特征:(1)位于我国南北过渡带秦巴山地南麓,处在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交界区;(2)位于长江中上游过渡区和我国东西地形阶梯过渡区,具有东西部地理、气候“分水岭”特征和极端天气气候的坡(谷)地效应;(3)生态系统和天气系统的东西“廊道效应”;(4)地理、气候、生态的垂直分异显著;(5)局地气候变化和生态响应敏感区。
毛成忠杨志彪肖湛臻李芳覃金华孙文辉
关键词:地形效应三峡库区
湖北省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利用湖北省2001-2008年72个地面自动站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数据,选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压、最高气压、最低气压、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最大风速、雨量和10min风向等要素进行人工自动资料对比分析,...
张峻王海军杨志彪胡晓临周红焦俊芳陈亚平黄小吉
关键词:地面自动站
电导率加和性质及其在酸雨观测数据质量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45
2008年
大气降水中离子成分的电导率具有可加和性,国际上已经普遍应用该原理对大气降水离子成分观测的数据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即所谓的相对电导率差(conductance percent difference,CPD)方法。该文应用CPD方法对我国4个大气本底观测站的电导率和降水离子成分数据进行了数据质量分析,针对我国的降水电导率范围偏高等特点,对国外推荐的CPD统计检验指标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指出在我国应用CPD方法时宜采取pH值分组的方式,并根据这种分组方式的统计分析,估计4个大气本底观测站的部分pH值观测数据可能存在-0.05左右的测量误差。该文还依据降水中离子成分电导率的可加和性原理,提出K-pH不等式方法,可以用于中国气象局酸雨观测站网的pH值和电导率数据的现场校验和数据质量的分析评估。应用K-pH不等式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现场质量检验时,对pH值小于5.0范围的酸性降水效果尤其显著。应用K-pH不等式方法对1992—2005年间全国酸雨观测站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部分酸雨观测站的pH值测量数据可能存在-0.1^-0.3左右的系统性负偏差。
汤洁徐晓斌杨志彪巴金王淑凤
关键词:酸雨观测降水化学数据质量评估PH值电导率
湖北省气象综合自动监测服务系统研究
龚贤创项经魁罗坚杨志彪李中华谢从刚蔡宏杨代才王海军范宏飞秦建峰周若左希健蒲晓勇傅希德陈石定邢丽平甘少明唐俊王迎迎徐向明
通过中国气象局大气监测自动化、国债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配套和省财政“十五”《湖北省灾害性天气立体监测系统建设》、“十一五”《气象防灾减灾安全保障体系工程》以及省气象局自筹和各市(州)配套等项目的支持,以气象学、大气探测学等...
关键词:
关键词:气象通信数据共享
计算机技术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3年
从1983年以来的十年间,计算机技术已在湖北省各项气象业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资料的获取、收集、传输、存贮,到加工处理、分发服务等各业务环节,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计算机,改变了许多手工作业方式,逐步建立了新的业务流程,产生了巨大影响.纵观"六五"、"七五"、"八五"计划期间,我省气象业务的每一项进步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陈军张业际杨志彪
关键词:气象业务计算机技术报表制作暴雨落区月报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