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永林

作品数:11 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污泥
  • 5篇剩余污泥
  • 3篇厌氧
  • 3篇厌氧发酵
  • 3篇嗜热
  • 3篇嗜热菌
  • 3篇S-TE
  • 3篇产氢
  • 2篇底物
  • 2篇预处理
  • 2篇生物产氢
  • 2篇资源化
  • 2篇发酵产氢
  • 1篇电-FENT...
  • 1篇电池
  • 1篇电催化
  • 1篇电催化降解
  • 1篇延迟时间
  • 1篇厌氧发酵产氢
  • 1篇制氢

机构

  • 11篇湖南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榆林职业技术...

作者

  • 11篇杨永林
  • 10篇李小明
  • 8篇曾光明
  • 6篇郭亮
  • 6篇杨麒
  • 4篇贾斌
  • 3篇汤迎
  • 2篇刘精今
  • 2篇谢波
  • 2篇潘维
  • 2篇朱小峰
  • 2篇唐清畅
  • 1篇张昱
  • 1篇周屹
  • 1篇唐玉芳
  • 1篇刘志华
  • 1篇王娟
  • 1篇申婷婷
  • 1篇刘倩倩
  • 1篇郑施雯

传媒

  • 2篇四川环境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剩余污泥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特性研究被引量:37
2009年
利用厌氧污泥作为接种体在不加入任何营养元素的条件下,经过20 d成功地启动了单室无膜微生物燃料电池.启动成功后对剩余污泥作为燃料产电特性以及底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生的最大电压为495 mV(外电阻为1000Ω),最大功率密度达到44 mW.m^-2,稳定期间内阻约为300Ω.在1个运行周期中,污泥SS和VSS的去除率分别为27.3%和28.7%,pH值的变化范围为6.5-8.0,COD的起始浓度为617 mg.L^-1,浓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稳定在1150mg.L^-1左右,随后逐渐下降,糖的起始浓度为47 mg.L^-1,逐渐增大到60 mg.L^-1之后浓度逐渐下降.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将剩余污泥中的化学能转化为最清洁的电能,为污泥资源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贾斌刘志华李小明杨永林杨麒曾光明刘医刘倩倩郑施雯
关键词:剩余污泥底物污泥资源化
S-TE剩余污泥溶解过程中VSS的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从土壤中筛选出1株能分泌胞外酶、促进污泥溶解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AT07-1,将AT07-1培养液接种到不同浓度(TSS约为7.5、14.5、20.5 g/L)的剩余污泥中,于65℃进行嗜热菌溶解试验,并与未接种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接种嗜热菌AT07-1促进了污泥中悬浮固体的溶解。60h时接种试验VSS的溶解率分别为61.41%、53.79%、41.86%,比不接种试验同期分别提高了27.57%、25.24%、16.26%。试验条件下VSS溶解过程在初始阶段(t=3d)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接种后溶解速率常数Kd显著提高,从0.12 d-1、0.08 d-1、0.09 d-1分别增加到0.27 d-1、0.24 d-1、0.13 d-1。
杨永林李小明郭亮贾斌
关键词:S-TE剩余污泥嗜热菌
S-TE预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氢被引量:3
2010年
应用嗜热酶污泥溶解(S-TE)技术预处理剩余污泥,研究接种外在产氢菌(Enterococcus sp.LG1)和未接种外在产氢菌两种状况下,污泥发酵的产氢效果,并与相应温度(65℃)热预处理污泥的发酵产氢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污泥发酵产氢过程中底物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经S-TE预处理的污泥在未接种外在产氢菌时,产氢效果良好,最大产氢率(H_2/VS)高达16.3mL H_2/g,高出65℃热预处理污泥接种产氢菌15.6%,高出65℃热预处理污泥未接种产氢菌26.4%,发酵气体中只含有H_2和CO_2,不含CH_4,氢延迟时间短(3~4h),产氢率达最大值后能较稳定维持10h以上;S-TE预处理污泥接种产氢菌后,产氢效果不佳,最大产氢率仅为10.7mL/g。S-TE预处理污泥发酵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是产氢发酵的主要营养物质。
朱小峰郭亮李小明曾光明潘维周屹杨永林汤迎
关键词:厌氧发酵生物制氢剩余污泥S-TE
Pseudomonas sp.GL1利用不同预处理污泥产氢及其底物变化研究被引量:19
2008年
采用厌氧发酵的方法研究Pseudomonas sp.GL1利用灭菌、微波和超声波预处理污泥产氢效果,讨论3种预处理污泥产氢效果的差异,并对污泥发酵过程中底物性质变化(SCOD、可溶性蛋白质、总糖和pH值等)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显示,产氢菌Pseudomonas sp.GL1发酵各预处理污泥过程中均只有H2和CO2产生,无CH4产生.3种不同预处理污泥同等条件下发酵,灭菌污泥的产氢效果最佳,氢气含量高达81.45%,产氢率为30.07 mL.g-1.超声波处理污泥产氢延迟时间最短(3 h);灭菌污泥最长(15 h);微波预处理污泥为12 h.在预处理污泥发酵产氢过程中,各种污泥性质变化情况各不相同,尤其是灭菌污泥,这说明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影响Pseudomonas sp.GL1发酵过程对污泥中营养物质的利用.
谢波郭亮李小明杨麒张昱杨永林曾光明刘精今杨志强
关键词:生物产氢污泥厌氧发酵底物延迟时间
三种预处理方法对污泥的破解效果被引量:30
2008年
运用热水解、超声波和微波等3种方法预处理污水剩余污泥,通过测定污泥pH值、可溶性蛋白质、总糖和可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等指标考察其对污泥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种预处理中,污泥pH值变化不显著.污泥破解效果随处理强度的增加而增强.超声波ED=2W/L,t=10min条件时,污泥的破解效果最好,可溶解性蛋白质、总糖和SCOD浓度分别为1013.6,512.6,4184mg/L;SCOD/TCOD值较原始污泥升高了41.73%.从实际应用和运行成本考虑,长时间而低强度的处理都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破解效果,即热处理(t=75min,T=45℃),超声波处理(t=10min,ED=0.5W/L),微波处理(t=300s,p=70W).在能耗相同的条件下,破解效果为超声波>微波>热水解.
谢波郭亮李小明杨麒杨永林
关键词:预处理污泥破解微波超声波
剩余污泥嗜热酶溶解预处理的效果研究及其资源化
随着城市废水处理量的增加,下水道接管率的提高和活性污泥(AS)系统的扩建,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新生剩余污泥的减量化及资源化的研究成为国际新趋势。与目前国内外主要使用的超声波、臭氧氧化、氯氧化、热水解、热碱处理等污泥减量技...
杨永林
关键词:城市废水处理剩余污泥污泥处理
文献传递
嗜热菌株AT07-1的分离鉴定及其在污泥溶解预处理厌氧发酵产氢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从湖南大学花园土壤中采集样品,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和纯化适于污泥溶解的典型嗜热菌菌株,从中选出一株高效菌进行形态观察,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的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呈细杆状,产芽孢,为好氧或兼性需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65℃,最适生长pH值为6.8-7.5.通过16SrDNA碱基测序和对比证实,该菌株是目前尚未报道过的一株嗜热菌,GenBank中注册命名为Bacillus thermophilicbacteriaAT07-1(注册号:FJ231108).同时,将其纯种菌用于嗜热酶溶解(solubilization by thermophilic enzyme,S-TE)污泥稳定化处理,接种该嗜热菌可促进污泥中悬浮固体的溶解,2.5d时接种试验挥发性悬浮固体(volatile suspended solid,VSS)溶解率达到59.41%,比不接种试验同期提高了25.58%,达到了EPA规定的污泥稳定化要求.进一步对经AT07-1预处理的污泥厌氧产氢效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接种处理后污泥发酵产氢效果良好,高出未接种处理(65℃热处理)污泥26.4%,发酵气体中只含有H2和CO2.
汤迎李小明杨永林杨麒曾光明郭亮朱小峰李焕利潘维
关键词:嗜热菌污泥S-TE生物产氢
接种嗜热菌对剩余污泥的溶解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研究了在65℃、微曝气条件下接种嗜热菌对剩余污泥溶解和污泥中各种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T07-1的培养液接种到2种不同浓度(TSS分别为14、21 g/L)的剩余污泥中,并与不接种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接种嗜热菌AT07-1能够促进污泥中悬浮固体的溶解,2 d时TSS的溶解率分别为38.58%、31.98%,比不接种的分别提高了14.23%、10.14%,挥发性悬浮固体(VSS)的溶解率分别为53.83%、46.64%,比不接种的分别提高了21.99%、18.64%;微曝气条件下溶解性COD(SCOD)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得到累积,SCOD的最大累积量分别为5 459、7 838 mg/L,VFA的分别为4 285、5 578 mg/L,这有利于厌氧消化产气;污泥溶解产生的蛋白质被蛋白酶快速水解,蛋白质浓度先升高后降低;总糖浓度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H则是先升高后略微降低。
杨永林李小明郭亮贾斌曾光明唐清畅汤迎
关键词:剩余污泥嗜热菌微曝气
锰矿尾渣污染土壤商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被引量:5
2009年
对湘潭锰矿尾渣库地区商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的活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商陆根际土壤各种酶的活性显著大于非根际土壤。商陆根际环境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蔗糖酶>脲酶>脱氢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根际效应值(R/S)分别为:1.622、1.598、1.586、1.485和1.328。除过氧化氢酶活性外,土壤各种酶活性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程度显著负相关,表现出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抑制效应。商陆可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各种酶的活性,是锰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理想植物。
唐清畅李小明杨麒刘精今曾光明杨永林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商陆根际锰矿
Fe(Ⅱ)EDTA/H_2O_2电催化降解甲基橙模拟废水的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在无隔膜电解槽中,采用SPR(Ru-Ir-Ti02)为阳极,石墨为阴极,考察了Fe(Ⅱ)EDTA/H2O2电催化降解甲基橙(methyl orange)模拟废水的影响,发现EDTA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类电Fenton试剂对甲基橙模拟废水的降解。实验研究表明,在外加电压为5.0 V,EDTA∶Fe2+=2∶1(摩尔比,Fe2+=40 mmol/L),H2O2=48 mmol/L,电解质Na2SO4=40 mmol/L,废水pH值为(6.5±0.1)的条件下,降解260 mg/L的甲基橙模拟废水90 min,EDTA的加入可以使甲基橙模拟废水的脱色率由29.5%上升到78.4%,COD由571.429 mg/L降至80 mg/L,COD的降解率为86%,EDTA在此过程中既是催化剂又是反应物,可有效避免EDTA带来二次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王娟申婷婷李小明唐玉芳曾光明杨永林
关键词:EDTA催化降解甲基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