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肝炎
  • 1篇血清
  • 1篇药物性
  • 1篇药物性肝损伤
  • 1篇乙型肝炎后
  • 1篇乙型肝炎后肝...
  • 1篇异甘草酸镁
  • 1篇受体
  • 1篇受体水平
  • 1篇疟疾
  • 1篇重症
  • 1篇重症乙型肝炎
  • 1篇氯喹
  • 1篇慢性
  • 1篇慢性重症乙型...
  • 1篇耐药

机构

  • 4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公安医...

作者

  • 4篇杨澍
  • 2篇王洪
  • 2篇徐强胜
  • 1篇徐秀英
  • 1篇饶宗华
  • 1篇石田
  • 1篇迟晶
  • 1篇田建华

传媒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深圳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2
  • 1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治疗意义。方法:将54例早、中期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与治疗组(28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不包括干扰素和(或)核苷(酸)类似物等抗病毒药物,治疗组采用综合治疗加恩替卡韦(0.5mg,qd)。均治疗6周,每2周检测1次肝功能、乙肝两对半标志及HBV-DNA,疗程结束时记录患者的好转率。结果:在6周观察期间,治疗组患者血清HBV-DNA和总胆红素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血浆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也明显下降,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好转率分别为89.3%、84.6%,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恩替卡韦可以迅速降低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促进胆红素的下降,改善肝脏功能,对患者的预后有帮助,可用于重症乙型肝炎治疗;但短期难以提高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
王洪杨澍曾秀忠徐强胜黄哲梅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重症乙型肝炎肝功能HBV-DNA定量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了解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炎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3 7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sIL 2R水平。结果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sIL 2R水平显著增高 (P <0 0 1) ,并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呈正相关 (r =0 3 8,P <0 0 5 )。结论 检测血清sIL
徐秀英迟晶石田杨澍张艳晨
关键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ELISA
疟疾耐药性的临床研究—附493例观察报告
1999年
本文报道自1992年以来对493例确诊的间日疟进行耐药性临床观察研究,应用氯喹3天疗程,伯氨喹啉7天疗程的联合根治方案,结果100%显效,7天内复查血中疟原虫无性体全部消失,未发现对氯喹有耐药性形成;但发现3例外院曾用3~4天和1例本院用足7天伯氨喹啉的患者5~7个月后复发入院,不能排除间日疟(深圳地区)对伯氨喹啉已形成耐药虫株,有待进一步检测研究。但作者认为氯喹、伯氨喹啉联合根治法仍是目前首选的根治方案。
杨澍罗尧都
关键词:氯喹伯氨喹啉间日疟耐药性疟疾
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DILI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5年5月~2008年10月因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等治疗;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程4周后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及肝功能恢复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疗效较好。
徐强胜杨澍王洪饶宗华田建华曾秀忠黄哲梅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物性肝损伤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