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通林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理性的陷阱——现代物理学研究中哲学问题理性失误初探
- 2005年
- 伴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在经典物理向现代物理的转变过程中,对于一些新材料、新问题的哲学概括过程中,各种思潮纷杳而至,杂烩并存,泥沙俱下。文章从较具有代表性的月亮问题、有限无限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论问题等出发,侧重于从理性角度加以分析,指出这些观点的失误主要是受制于泡沫理性、异化理性、片面理性等惰性理性和傲慢与偏见等情绪的影响,是形而上学思维方法的再次泛滥。
- 杨通林
- 休谟情感理论述评
- 休谟作为近代经验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人的情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指出情感两个最基本的思想—观念对情感的作用以及“自我”在情感中的核心地位,把理性和非理性有机地统一在自己的情感理论之中。他研究观念,目的在于进一步...
- 杨通林
- 关键词:休谟情感理论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
- 文献传递
- 绝对自由主义批判被引量:1
- 2004年
- 自由是自我的无限制,它包含两个意思,首先,自我之作为自我,就是一种限制。其次,自由是一种无限制。 因此,它是限制和无限制的辩证统一,限制和无限制构成了自由的两个基本属性。绝对的、无限制的本体是一种 逻辑诡辩,以此为基础的本体意义上的、绝对的、无任何限制的自由是不存在的。绝对自由的本质就是绝对的限 制。自由是物的自由,而物的存在本身就限制于自己的本质和本质的联系,自由只能通过限制而实现自己。自 由的选择实际上也是一种限制。而绝对的意志自由本质上是一种更深的限制。
- 杨通林王显军邱晓万
- 关键词:自由意志
- 哲学的对象是逻辑吗?
- 2006年
- 哲学对象是世界的形而上存在,哲学史就是哲学追求自己对象的历史,它分别经历了物质、上帝、灵魂、存在、绝对理念等阶段,任何阶段都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哲学的对象,但是,任何阶段都无法诞生哲学的真正对象。逻辑作为客观世界规律的主观存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世界的形而上存在,因而成为哲学的对象。但是,逻辑仅仅是世界本质的部分体现,不能混同于世界本质,更不是世界本身,因而不能成为哲学的最终对象。也就是说,逻辑是哲学的对象,但哲学的对象不是逻辑。
- 杨通林
- 关键词:哲学对象形而上逻辑
- 哈奇森伦理思想研究
- 哈奇森生活的时代,欧洲社会意识形态在经历了中世纪宗教神学思想的衰落、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社会经济和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等阶段后,人性取代神性、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理性主义反抗蒙昧主义、个人自由反抗专制主义、平等观念反...
- 杨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