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
-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台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六西格玛方法提高首台择期手术开始的准时率被引量:24
- 2009年
- 何贤君黄月霞沈杰应丽丽王明仓陈丽君王银萍杨鹏兰柳娇
- 关键词:六西格玛择期手术
- 脓毒症诱导凝血功能障碍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评价脓毒症诱导凝血功能障碍(SIC)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住本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患者,根据SIC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IC组、非SIC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危重评分、总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及28 d生存等情况。采用K-M法分析两组脓毒症患者28 d生存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274例脓毒症患者纳入分析,其中SIC组139例,非SIC组135例。两组在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急性肾损伤(AKI)、使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M法分析SIC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32.4%)高于非SIC组(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SIC评分(HR:2.17,95%CI:1.15~3.91,P<0.05)、APACHEⅡ评分(HR:1.13,95%CI:1.09~1.17,P<0.05)及是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HR=3.66,95%CI:1.53~8.75,P<0.05)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脓毒症诱导凝血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者病情更加危重,死亡风险也增加;SIC评分可以较好的预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 朱为民黄丹红王巧红卞兵兵李萍杨鹏单仁飞张超徐颖鹤何遐遐蒋永泼
- 关键词:脓毒症血小板计数国际标准化比值
- 运用价值流分析实现急诊救治零跑动的实践与探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通过价值流分析来识别急诊诊疗过程中医患双方人力资源的隐性浪费,并利用信息等管理手段来提高急救时间的利用率。方法分析急诊抢救区非绿通患者、家属及医疗工作者的诊疗,确定时间浪费的爆发点,构建以急救区域为中心的信息、物流系统,并对比优化前后的结果。结果优化后患者用药时间、CT时间、检验时间、流程时间均较优化前缩短,时间有效率高于优化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流程PT、LT均较优化前缩短,时间有效率高于优化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跑动次数从6次降为0次;医护接触次数较优化前下降,患者满意度较优化前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价值流分析并构建的以急救区域为中心的信息、物流系统,减少医患双方劳动力的隐性浪费,提高急救时间的利用率。
- 李萍何贤君陈维敏杨鹏戴赢陈鹏
- 关键词:急危重症价值流分析
- 5G网络医联体联动模式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23年
- 严重创伤是45岁以下青壮年主要的死亡原因。基层医院严重创伤救治经验的匮乏、医联体间缺乏快速有效的转诊模式均导致严重创伤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增加。而5G网络信息高速率、低延时实现多学科会诊前置基层医院、诊疗早期共同决策,弥补了基层医院救治经验的不足。医联体间依托信息联动的精简诊疗流程,可缩短创伤急救时间。为此,笔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收治的128例基层医院转诊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初步分析5G网络医联体联动救治模式在严重创伤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 陈鹏顾卫军顾卫军戴赢李萍杨鹏
- 关键词:急救
- 应用5G技术优化基层医院STEMI患者转诊的实践
- 2023年
- 目的优化台州市康复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转诊流程,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通过5G技术对台州市康复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转运流程进行优化,评估临床效果。结果以台州市康复医院2020年8月一2022年8月期间转运至恩泽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D)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5G技术的应用,患者从台州市康复医院转至恩泽医院后,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DTB)由48.11土12.02分钟缩短至26.42±9.28分钟,治疗率由46.54%提高至72.18%,患者术后90天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程度由57.21±6.17%提高至59.69±6.33%。结论通过5G系统优化基层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转诊流程,能缩短DTB时间并改善预后。
- 陈灵涛陈鹏杨鹏王鑫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转诊
- 输注血小板治疗对成人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血小板减少是脓毒症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输注血小板常用于增加血小板计数,但对脓毒症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输注血小板治疗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入住台州医院ICU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输注血小板治疗,将患者分为输注血小板组(PT组)和未输注血小板组(NPT组)。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以减少组间不平衡。利用Cox回归模型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输注血小板治疗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274例脓毒症患者,其中57例患者接受输注血小板治疗,成功匹配了38对患者纳入分析。PT组与NPT组28 d死亡率[31.6%(12/38)vs. 36.8%(14/38),P>0.05]和90 d死亡率[36.8%(14/38)vs. 39.5%(15/3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PT组与NPT组患者的28 d和90 d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影响因素(HR=1.138,95%CI:1.066~1.215,P<0.05),输注血小板治疗不是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影响因素(HR=0.457,95%CI:0.182~1.146,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子,而输注血小板治疗不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 王巧红陈星星朱为民甘慧玲许仙仙卞兵兵李萍杨鹏单仁飞蒋永泼
- 关键词:脓毒症血小板减少症预后
- 5G信息平台医联体间急危重症救治模式初探被引量:2
- 2023年
- 区域性医联体急危重症急救平台是各个医共体急救网和“120”共同组成以时间轴为核心,体现区域性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力量[1-4]。该大平台依托网络平台,监测从呼叫到确切治疗的时间,要求救治流程同质化,“零通道”的理念,实现急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的共同提升[1,5]。但目前基层医院急危重症诊疗经验匮乏,医疗体之间缺乏高效的互通转诊及反馈机制,导致病死率及致残率增加[6-7]。5G网络信息“零”延迟的特点为区域性医联体急救平台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契机。
- 陈鹏陈鹏杨雲天李萍罗琳娜何贤君杨鹏
- 关键词:急危重症信息平台救治流程时间轴诊疗经验
- 应用价值流分析优化跨院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疗流程的实践与探讨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优化跨院区急诊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流程,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基于价值流对医联体跨院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进行优化,评估临床效果。结果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恩泽医院与东方医院完成跨院区转运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患者62例。通过优化,患者到东方医院急诊至恩泽医院静脉溶栓时间(DNT)由98.45±6.65分钟缩短至55.13±5.75分钟,预后良好率由15.67%提高至52.12%。结论优化后的跨院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流程缩短了DNT,并改善预后。
- 陈鹏杨鹏杨鹏陈姬雅李萍陈金华陈姬雅余玲丽江毅卿王仙伟郑邓飞
- 关键词:价值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