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剑萍
-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重组SARS-CoV S蛋白表位肽疫苗的研究
- 2002~2003 年爆发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共造成29 个国家的8098 例感染,774 例死亡,引起了广泛关注。SAR.S 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是SARS 的病原体。棘突蛋白(S 蛋白)是...
- 林剑萍
- 关键词:冠状病毒疫苗表位体液免疫
- 文献传递
- 褪黑素(MEL)对缰核内痛反应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 <正> 褪黑素(MEL)是由松果腺在光照的导引下和在视交叉上核(SCN)的控制下,节律性的合成和分泌的吲哚胺类激素,是生物节律形成的重要激素,也参与疼痛的调节。外侧缰核内侧部(LHbM)富含MEL受体,与昼夜节律系统有着...
- 林剑萍赵华
- 文献传递
- HIV-1Tat基因的融合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 在E.coliBL21(DE3)中高效表达Tat蛋白。方法: 用PCR方法构建HIV- 1Tat基因全序列, 同时将Tat基因进行定点突变(AAG28替换为CAG, AAG50替换为CAG),以消除天然Tat蛋白的转录活性。将突变的Tat基因与伴侣10(chap10)基因连接后, 共同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中,并在E.coli中表达, 表达产物用Westernblot进行鉴定。结果: 分别通过 3轮PCR, 成功地构建了Tat基因全序列。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 chap10 Tat在E.coliBL21(DE3)中得到高效表达。Westernblot分析表明, 在相对分子质量 (Mr)为24 000处有 1条特异性的带。结论: chap10基因与HIV- 1Tat全基因的融合构建, 使Tat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为其在爱滋病发病中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 林剑萍王华王玲卫红飞胡晓平王丽颖于永利
- 关键词:HIV-1TAT
- 利用褪黑素研究缰核在昼夜节律形成中的作用
- 该研究利用MEL进一步探讨Hb在SCN所调节的昼夜节律形成中的作用.该研究主要用电生理和核团微量注射法,观察MEL可影响LHb70.4﹪神经元的活动;Hb内微量注射MEL引起动脉血压的下降,并通过对神经元类型的进一步区分...
- 林剑萍
- 关键词:视交叉上核褪黑素
- 文献传递
- 外侧缰核参与褪黑素的中枢降压作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研究外侧缰核 (L Hb)是否参与到褪黑素 (MEL)中枢降压的过程中。方法 :用玻璃微电极记录 L Hb神经元自发放电 ,利用静脉快速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动脉血压快速短暂升高和 L Hb自发放电频率的改变 ,来鉴别心血管兴奋性神经元和心血管抑制性神经元。并采用分别腹腔注射 2 mg· kg- 1 及 L Hb核团内微量注射4 mg· kg- 1 MEL 的方法 ,观察 MEL 对大鼠 L Hb心血管神经元自发放电和动脉血压的影响。结果 :腹腔注射2 mg· kg- 1 MEL 影响大鼠 L Hb心血管神经元自发放电 ,MEL 可以减少心血管兴奋性神经元的放电频率 (平均减少 38.4 0 %± 6 .4 8% ) ,增加心血管抑制性神经元的放电频率 (平均增加 5 6 .30 %± 8.4 5 % )。 L Hb核团微量注射4 mg· kg- 1 MEL ,引起动脉血压的下降 (1.5 7k Pa± 0 .35 k Pa)。结论 :MEL作用于 L Hb并引起动脉血压降低 ,L Hb作为其靶点参与 MEL的中枢降压作用。
- 林剑萍于丽夏映红赵华
- 关键词:外侧缰核褪黑激素血压昼夜节律
- 褪黑色素对缰核痛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及可能机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通过观察褪黑色素对缰核痛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进一步证明褪黑色素的中枢镇痛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外神经元单位放电记录方法,记录缰核神经元痛相关神经元放电,并观察外侧缰核痛神经元在褪黑色素作用下电活动的改变,及对伤害性刺激痛敏感性的改变,在此基础上观察纳洛酮的翻转作用。结果:褪黑色素影响外侧缰核痛神经元的电活动,并使外侧缰核痛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敏感性降低,此种作用可被纳洛酮翻转。结论:褪黑色素可通过作用于外侧缰核的阿片受体而影响其痛相关神经元对痛刺激的反应,这可能是褪黑色素中枢镇痛机制之一。
- 林剑萍夏映红赵华
- 关键词:外侧缰核镇痛纳洛酮
- 针对SARS冠状病毒S蛋白的RNAi设计被引量:9
- 2004年
- 为研究SARS冠状病毒的RNA干涉,以S蛋白为目标选取16个RNA干涉的靶序列,并设计用于体内转录形成以U6为启动子的siRNA发夹结构的DNA,拟将设计的DNA瞬时转染靶细胞,用定量RT-PCR法确定目标RNA被干涉的程度,用Westernblot在蛋白质水平上进行监测。针对SARS冠状病毒的RNAi设计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工作的开展将在RNAi治疗、SARS冠状病毒基因功能研究、新药开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林剑萍于永利王丽颖
- 关键词:冠状病毒S蛋白RNAIRNA干涉小干扰RNA
- 细胞外HIV Tat蛋白的致病作用及其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5年
- HIV反式激活因子 (transactivator,Tat)作为HIV的调节蛋白 ,不但通过反式激活效应参与病毒基因的复制和表达 ,还可以分泌到胞外 ,抑制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诱导其凋亡 ,激活静止的CD4 + T细胞 ,利于HIV的感染和体内传播 ,同时还能促进卡波氏肉瘤肿瘤细胞的发生、生长 ,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皮质层和皮质下层区引起神经系统的损害。因此Tat作为爱滋病疫苗的靶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拟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 林剑萍于永利王丽颖
- 关键词:爱滋病TAT蛋白疫苗
- 褪黑素对缰核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 <正> 缰核(Hb)作为边缘前脑至脑干背侧下行通路的枢纽,在心血管活动的中枢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和季节周期性,包括血压、心率、心输出量的节律性。已经证明LHb神经元的电活动具有明显的昼...
- 林剑萍赵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