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松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棉铃
  • 2篇棉铃虫
  • 1篇地老虎
  • 1篇地膜
  • 1篇地膜覆盖
  • 1篇烟草
  • 1篇烟草花叶病
  • 1篇油菜
  • 1篇油菜种
  • 1篇油菜种子
  • 1篇越冬
  • 1篇越冬代
  • 1篇增产
  • 1篇增产效应
  • 1篇杀虫
  • 1篇杀虫剂
  • 1篇生长发育
  • 1篇套种
  • 1篇套作
  • 1篇种子

机构

  • 6篇河南省农业科...

作者

  • 6篇林松
  • 3篇郭小奇
  • 3篇高宗仁
  • 2篇李巧丝
  • 1篇周汝鸿
  • 1篇杨昭华
  • 1篇张振臣
  • 1篇罗景隆
  • 1篇邱锋
  • 1篇吴青

传媒

  • 5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棉花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1
  • 2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油菜种子大粒化技术和增产效应
1990年
油菜是我省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来双低油菜的推广,不仅增产显著,而且提高了营养价值。深受农民欢迎。在油菜生产中,由于种子小,播种质量不高,油菜田缺苗或幼苗过密现象严重,影响油菜单产的提高。油菜苗期生产的关键在于全苗壮苗。
林松
关键词:油菜种子大粒化增产效应
转Bt基因抗虫棉对小地老虎的抗性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转Bt基因抗虫棉是国内外近年来培育出的抗棉铃虫危害的棉花新品种(系),其通过棉株体内的苏云金杆菌(Bt)毒蛋白基因遏制棉铃虫的生长发育,达到减轻危害、减少使用化学农药、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1998年我们在调查研究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时,发现...
郭小奇林松高宗仁
关键词:抗虫棉转BT基因生长发育
麦烟套种防治烟草花叶病试验研究被引量:9
1991年
烟草花叶病是我省烟草的主要病害,给烟叶生产造成严重损失。1987年我们对该病防治方法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麦烟套种防病效果好。在此基础上,于1988—1989年对规范化麦烟套种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材料与方法1、1988年试验烟草以抗花叶病品种82—77与感花叶病品种G140为材料,小麦以西安8号为材料,对麦烟不同的共生期。
吴青张振臣林松周汝鸿
关键词:烟草花叶病小麦套作
棉田地膜覆盖与棉苗根病的研究
1990年
自我国在70年代后期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引用于棉田后,有关的栽培技术措施常见诸于报刊,而关于棉田地膜覆盖对病害影响的研究资料尚不多见。为此。
杨昭华罗景隆纪好勤林松
关键词:棉田地膜覆盖病害
河南越冬代棉铃虫的虫源性质及其对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采用系统调查、人工饲养等方法研究分析了河南棉区越冬代棉铃虫的虫源性质 ,结果表明 :长期以来 ,河南棉铃虫以当地虫源为主 ,地方发生规律明显。多数年份的越冬代成虫包含有少量外来虫源 ,但是 ,其发生早 ,在当地基本不能产卵 ,亦无幼虫生存 ,对当年第一、二代的发生无明显影响。河南北中部棉区是棉铃虫集中发生区。
高宗仁林松郭小奇李巧丝
关键词:棉铃虫越冬代虫源性质
化学杀虫剂诱发棉铃虫再猖獗的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通过对频繁使用化学杀虫剂和不用或少用化学杀虫剂棉田虫情的系统调查 ,结合河南省棉区应用化学杀虫剂防治棉铃虫的经历分析 ,认为化学杀虫剂有暂时控制棉铃虫种群密度和刺激其再猖獗、进而导致抗药性突增的双重作用。再猖獗伴随化学杀虫剂的应用随时发生 ,是抗药性突增的前奏。棉铃虫对主治农药产生抗性后 ,人为和自然控制的效果极差 ,在寄主和大气候适宜的条件下将暴发成灾。可为棉铃虫灾变的中、长期预测预报和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提供有益的参考。
高宗仁林松郭小奇李巧丝邱锋马光春余秀林
关键词:棉铃虫化学杀虫剂抗药性棉花害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