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松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航天支撑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建筑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篇多目标优化
  • 4篇阻尼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复合材
  • 2篇遗传算法
  • 2篇粘弹性
  • 2篇结构阻尼
  • 2篇工字梁
  • 2篇共固化
  • 2篇材料阻尼
  • 1篇多目标
  • 1篇多目标进化
  • 1篇多目标遗传算...
  • 1篇多目标优化设...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有限元
  • 1篇增强复合材料
  • 1篇粘弹性复合材...
  • 1篇振动
  • 1篇振动梁

机构

  • 6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航天材料及工...

作者

  • 6篇林松
  • 5篇徐超
  • 3篇吴斌
  • 1篇王建月
  • 1篇王立峰
  • 1篇李瑞杰

传媒

  • 1篇宇航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宇航材料工艺
  • 1篇计算机辅助工...
  • 1篇中国力学大会...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粘弹阻尼复合材料结构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针对传统的混合单元法在分析和优化粘弹性阻尼复合材料结构时存在困难的问题,应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和基于分层理论的有限元单元模型对粘弹性阻尼复合材料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分析模型采用基于分层理论的四节点有限元板单元,位移场基于...
林松张振军徐超
关键词:复合材料结构阻尼多目标遗传算法
文献传递
基于Layerwise理论的共固化粘弹阻尼复合材料动特性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共固化粘弹性复合材料兼具结构承载和阻尼减振功能。针对传统的混合单元法在应用于粘弹性夹层复合材料结构阻尼性能分析时存在着前处理困难、计算规模大、精度低以及难以考虑正交各向异性铺层自身损耗能力的缺点,推导了一种基于Layerwise离散层理论的四节点四边形复合材料层合板单元,并利用直接复特征值解法建立了共固化粘弹性复合材料结构的阻尼性能分析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不同的阻尼结构,分析结果与文献中已公开结果和混合单元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离散层理论的层合板单元具有计算精度高、前处理建模简单和计算规模小的优点,可有效应用于复杂共固化粘弹性复合材料结构的阻尼性能分析和设计。
徐超林松王立峰王建月
关键词:粘弹性复合材料有限元
嵌入多层黏弹性胶膜复合材料阻尼工字梁的多目标设计优化被引量:4
2010年
针对嵌入多层黏弹性胶膜的复合材料阻尼工字梁,传统的混合单元法在进行结构动态分析与设计优化时存在很大困难的问题,采用基于离散层理论的多层梁单元建模分析复合材料阻尼工字梁.通过对正交各向异性铺层和腹板进行等效处理的方法,对工字梁凸缘嵌入单层阻尼层模型进行参数化分析;分别对嵌入多层或单层阻尼层的模型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优化目标为模态损耗因子和固有频率最大化,设计变量为阻尼层层数(厚度)及其嵌入位置;应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基于离散层理论的阻尼梁单元计算精度好且易于优化,对于嵌入单层较厚阻尼和嵌入多层较薄阻尼的复合材料工字梁,获得的阻尼效果与动刚度损失基本相当,但对于高阻尼的方案,前者比后者的动刚度损失更大.
林松徐超吴斌
关键词:工字梁阻尼多目标优化
共固化粘弹性复合材料的结构多目标进化优化设计被引量:11
2010年
共固化粘弹性复合材料结构兼具结构承载和阻尼减振能力,设计时需同时考虑强度、刚度、质量和阻尼性能等指标要求,且设计变量众多,因此传统的设计方法难以实现结构的优化设计。本文建立了共固化粘弹性复合材料结构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优化目标为结构质量最小化和模态损耗因子最大化,设计变量包括铺层厚度、方向角和阻尼层厚度,并考虑结构动刚度的约束条件。阻尼结构的分析采用基于有限元法的模态应变能法,进化优化采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最后的优化算例表明将多目标遗传算法应用于共固化粘弹性复合材料结构阻尼/结构一体化设计的可行性。
林松徐超吴斌
关键词:共固化粘弹性复合材料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NSGA-II
复合材料阻尼工字梁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针对嵌入多层粘弹性胶膜的复合材料阻尼工字梁,传统的混合单元法在用于结构动态分析与优化设计时存在很大困难。本文采用基于离散层理论的多层梁单元对复合材料阻尼薄壁工字梁进行了建模和动态分析,并建立了以模态损耗因子和固有频率最大...
林松徐超吴斌
关键词:薄壁梁阻尼多目标优化
文献传递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阻尼性能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对所应用结构的动态承载能力、可靠性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复合材料阻尼机理复杂,很难采用理论方法研究。本文基于瞬态激励法原理,设计了悬臂梁振动试验,利用有理分式多项式法提取试样的模态频率和模态损耗因子。分别对603和603A两种树脂基体,各三种T300纤维铺层方向的复合材料试样进行了振动测试,获得了材料1 kHz以内的动刚度和阻尼特性。结果表明,基体材料组分和纤维铺层方向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结构刚度和阻尼性能有重要影响;603A基体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较603基体材料更好的损耗因子。铺层方向对结构阻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结构刚度的影响而体现出来的,不同纤维铺层方向的复合材料试样刚度差别很大。
李瑞杰何安荣徐超林松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阻尼损耗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