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世锋 作品数:12 被引量:73 H指数:6 供职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80例,两组均给予营养支持、糖皮质激素治疗、吸氧、止咳、化痰、平喘以及抗感染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72 h动脉血气以及生命指征。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24 h、72 h后的动脉血气以及生命指征都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以很好地改善呼吸情况、提升呼吸的舒适度,延缓病情发展,同时还具有快捷方便、无创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庞宗东 梁世锋关键词:无创呼吸机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COPD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OPD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NAC辅助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患者hs-CRP浓度及PaO2、PaCO2水平和肺功能水平在治疗前后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功能改善较明显。结论 NAC能明显降低患者hs-CRP浓度,改善PaO2、PaCO2和肺功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戴诗敏 向永红 梁世锋 廖立新关键词:乙酰半胱氨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合并血管栓塞患者凝血因子、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吉非替尼疗效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凝血因子、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吉非替尼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肺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疾病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66例作为健康组。对比分析疾病组和健康组的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及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IL-1β]水平差异;对疾病组患者采用吉非替尼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38)和无效组(n=26),对比分析有效组和无效组的凝血指标(APTT、PT、Fib、D-D、PLT)及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IL-10、IL-1β)水平差异。结果疾病组的APTT和PLT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的Fib、D-D浓度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的hs-CRP、TNF-α、IL-6、IL-10、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的APTT和PLT水平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的Fib、D-D浓度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的hs-CRP、TNF-α、IL-6、IL-10、IL-1β水平均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合并血管栓塞性疾病的患者的APTT缩短,凝血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呈高表达,应结合凝血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来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庞宗东 向永红 梁世锋关键词:肺癌 血栓栓塞性疾病 凝血指标 吉非替尼 Fractalkine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性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Fractalkine(FKN)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方法 64例AECOPD住院患者按是否合并肺心病、是否使用乙酰半胱氨酸(NAC)、COPD严重程度以及心功能分为8组,8例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住院次日、治疗后第10天血清各项指标,并检查心脏彩超、肺功能、CAT评分。结果血清FKN、NF-κB、OX-LDL及hs CRP水平在AECOPD的各组患者中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重症组及失代偿组升高明显(P<0.05),肺心病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均高于COPD组(P<0.05),在COPD轻症干预组及肺心病代偿干预组治疗后下降明显(P<0.05),SOD则相反。FEV1在肺心病代偿干预组及COPD轻症干预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0.05)。肺动脉压在肺心病代偿干预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肺心病失代偿组较代偿组明显升高(P<0.05),肺心病组与COP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AT评分除在肺心病失代偿组外其它各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肺心病组与COPD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8组患者血清FKN与CAT评分及NF-κB、OX-LDL、hs CRP、肺动脉压呈正相关(r=0.417,0.521,0.401,0.456,0.395,P<0.05),与SOD负相关(r=-0.387,P<0.05),与FEV1无明显相关性(r=0.215,P>0.05)。结论 COPD并肺源性心脏病存在的氧化应激,与FKN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系COPD持续低氧引起的氧化应激产物增多,激活NF-κB而促进FKN的生成和释放,NAC可能通过NF-κB途径降低FKN的生成,对早期肺心病的预防有一定作用。 向永红 张云 农智新 梁世锋 戴诗敏 张润娟 庞宗东 雷艳梅 潘海燕关键词:FRACTALKINE 氧化应激 C反应蛋白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78例肺脓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支镜灌洗与只用常规治疗的36例作对照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95.24%高于对照组77.78%,治疗组患者胸部X片、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血象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支镜灌洗治疗肺脓肿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明确值得推广的方法。 戴诗敏 梁世锋 向永红 邝良鉴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 疗效观察 肺脓肿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 经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灌洗 老年支原体肺炎6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支原体肺炎的老年患者随机分对照组(n=32)给予阿奇霉素静脉输液治疗,研究组(n=32)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热毒宁,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支原体肺炎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在治疗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梁世锋 庞宗东关键词: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联合检测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肺癌组、良性肺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患者血中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 21-1)的含量。结果肺癌组血清CEA、CA125、CA199、NSE、CYFRA 21-1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良性肺疾病组,P<0.05;在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中,5种标志物联合检测CEA+CA125+CYFRA21-1+CA199+NSE的敏感性最高(93.26%),3种标志物联合检测中CEA+CA125+CYFRA 21-1的敏感性最高(87.64%),其次为CEA+CA125+NSE(76.40%),两种标志物检测中CEA+CA125的敏感性最高(74.16%)。结论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有利价值。 戴诗敏 梁世锋 谢少娟 文明智关键词:血清肿瘤标志物 肺癌诊断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 电化学发光法 糖链抗原 Fractalkine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中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不规则趋化因子(FKN)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中的动态变化,以及与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AECOPD的住院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及CAT评分分值随机分为普通组和重症组,每组各20例,两组分别按治疗后第10天病情再分为普通缓解组(17例)、普通未缓解组(3例)、重症缓解组(14例)、重症未缓解组(6例),另选20例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抽取正常对照组及AECOPD患者住院次日、治疗后第10天清早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 CRP、IL-6和FKN的水平,并检查肺功能、CAT评分。结果血清FKN及hs CRP、IL-6在两组AECOPD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缓解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在两组未缓解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重症组较普通组治疗前高(P<0.05);FEV1在普通缓解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CAT评分在普通组与重症组,以及两组的缓解组患者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FKN与CAT评分及hs CRP、IL-6水平呈正相关(r=0.397、0.421、0.459,P<0.05),与FEV1无明显相关性(r=0.224,P>0.05)。结论 FKN在AECOPD患者血清中呈动态变化,提示FKN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与hs CRP、IL-6一样可作为一项监测COPD急性发作和病情发展的炎性指标。 向永红 张云 农智新 梁世锋 戴诗敏 张润娟 廖立新 谢少娟 庞宗东关键词:趋化因子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肺炎并发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用于评价肺炎并发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选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炎并发脓毒血症的患者90例,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成一般组、严重组与休克组,再按照脓毒血症患者在半个月中的死亡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另选取非脓毒症肺炎患者60例为对照组.结果 一般组、严重组与休克组的患者的PCT、hsCRP指标与APACHEⅡ分值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般组、严重组与休克组的患者的PCT、hsCRP指标与APACHEⅡ分值依次增加,组间差异显著(P〈0.05).死亡组患者的PCT、hsCRP指标与APACHEⅡ分值均较生存组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hsCRP与APACHEⅡ分值情况的诊断截点为≥2 ng/mL、≥75 mg/L以及≥11分.结论 PCT与hsCRP指标浓度的改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炎并发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状况,P C T与h s C R P浓度可用于判断患者预后. 庞宗东 向永红 梁世锋 戴诗敏 廖立新 谢少娟 张润娟 唐海雄关键词: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肺炎 脓毒血症 预后 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辅助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72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NAC口服,疗程均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呼气峰流量(PEF)]、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血管活性因子[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随访2年生存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FEV_1、FEV_1/FVC及PEF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IL-8、TNF-α及血浆ET、AngⅡ水平则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及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NAC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肺功能和炎症反应,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梁世锋 戴诗敏 庞宗东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 炎症因子 血管活性因子 生存率 N-乙酰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