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恒
- 作品数:97 被引量:404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分离科学新动向
- 1998年
- 第22届国际高效液相色谱和相关技术会议于1998年5月2~8日在美国圣路易斯市举行。会议涉及分离科学的以下方面:①理论与机理,②高效液相色谱,③固定相,④毛细管电泳,⑤毛细管电色谱,⑥假固定相分离,⑦微色谱,⑧检测技术,⑨LC/MS或CE/MS,⑩微制造和集成技术,(11)连接或多维分离技术,(12)样品制备,(13)手性分离,(14)生物聚合物分离,(15)药物分析,(16)食品和饮料分析,(17)环境分析,(18)制备分离,(19)管理和认证分析。
- 梁恒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
- 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山茱萸总皂苷被引量:37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并优化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山茱萸总皂苷 .方法 :70 0mL·L-1乙醇提取后 ,上HPD 3 0 0型大孔吸附树脂 ,水洗后分别用 3 0 0mL·L-1,5 0 0mL·L-1,70 0mL·L-1乙醇洗脱 ,考察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山茱萸总皂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 ,并与常规溶剂提取法相对照 .结果 :山茱萸总皂苷富集于 5 0 0mL·L-1乙醇洗脱液部分 ,洗脱剂用量为上柱样品液的 8倍 ,洗脱率达 81 8% .大孔树脂法与常规溶剂法提取山茱萸总皂苷的得率分别为 2 4 9% ,2 19% .结论
- 吴红梁恒吴道澄袁忠海
- 关键词:山茱萸皂苷类大孔吸附树脂
- 模拟移动床制备色谱过程控制优化的基础研究——非平衡热力学分离理论
- :综述对非平衡热力学分离理论的相关研究进展。 方法:采用非平衡热力学、流体力学和现代控制论等交叉学科的相关方法。 结果:提出和发展了非平衡热力学分离理论,通过科学软件的形式应用于模拟移动床制备色谱过程控制优化...
- 梁恒贾振斌石玉华李芳欧阳良飞时军威尹晓光田利静李楠周祖云廖涛于永会
- 关键词:色谱分离模拟移动床优化控制
- 二维微流控电泳芯片的电源控制
- 本文研究了玻璃二维芯片的电阻特性,测量了充液通道的等效电阻,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将芯片通道简化为等效电阻模型,通过对此模型的计算,分析了最佳分离电场下的各通道端电压取值范围和组合方式的可选范围.
- 沈燕范军梁恒
-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电源控制毛细管电泳
- 文献传递
- 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中溶质基本迁移方程的研究
- 梁恒顾俊岭
- 关键词:电泳溶质毛细管色谱
- 蛋白质在毛细管筛分电泳中的迁移方程被引量:2
- 1998年
- 把电泳力学迁移模型(EMMM)扩展到了毛细管筛分电泳,并采用多组文献实验数据验证了EMMM.进一步阐明了EMMM中构象参数Rc的物理含义,并确定了Rc的取值范围.通过与文献经验关系式相比,EMMM能够更精确地符合实验事实.
- 梁恒王世驹王素琴林炳承
- 关键词:蛋白质
- 人血清蛋白质组学方法的比较和优化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对人未做处理的血清以及去除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的蛋白质组学方法进行比较和优化。方法:应用双向电泳(2-DE)方法分离了未做处理的以及去除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IgG)的血清,比较优化了高温变性、水化液成份组成及泡胀方式等影响血清2-DE分离效果的因素,并用质谱分析鉴定未做处理和已处理血清的2-DE谱图中部分差异蛋白点。结果:得到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2-DE谱图,未做处理的血清、去除白蛋白及IgG血清的平均蛋白质点分别为(482±18)个和(523±29)个,质谱分析了9个差异蛋白点,鉴定为8种蛋白质,其中7种为功能蛋白质。仅出现在未做处理血清中的蛋白有4种,分别是维生素A结合蛋白、可溶性尿激酶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受体、蛋白激酶1抗原、血清白蛋白。4种蛋白仅出现在去除白蛋白和IgG的血清中,分别是NADH脱氢酶辅酶β亚基、肌动蛋白结合蛋白M1、T细胞活性受体β链、血小板生长因子C。结论:去除高丰度蛋白可增加一些低丰度蛋白质的检出,但非特异性吸附会导致部分功能蛋白质的丢失。
- 刘希成田真梁恒张霖陈阳
- 关键词:双向电泳蛋白质组学血清
- 非平衡热力学分离理论与单分子微制备
- @@在当前几个活跃研究领域(如药物制备、蛋白质组和微流控芯片等),色谱理论均渗透其中,并为理解、优化和设计的其中分离单元发挥着重要作用。规模较大的手性药物一模拟移动床(SMB)色谱制各分离、蛋白质组研究中从众多蛋白质中高...
- 梁恒
- 关键词:蛋白质组
- 黄芪、山茱萸对肾炎小鼠尿蛋白谱的影响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研究黄芪、山茱萸对肾炎小鼠尿蛋白谱的影响,旨在探讨中药治疗肾炎的分子学机制。方法:给小鼠注射右旋糖苷,造成慢性肾炎模型。动物随机分为黄芪组(灌胃,20 g.kg-1.d-1)、山茱萸组(灌胃,10 g.kg-1.d-1)、模型对照组(灌胃饮用水),另设正常对照组。造模同时给药,每天1次,连续12周。末次给药后,收集各组动物24 h尿液,分别用非浓缩尿液和冷冻干燥尿液作为样本,采用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对各实验组小鼠的尿样蛋白质进行分离、分析,比较各组动物尿样蛋白谱的差异。结果:模型对照组动物尿样中的蛋白质种类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43×103的蛋白种类和相对含量均明显增加;给予黄芪、山茱萸治疗的动物尿蛋白种类明显减少,尤其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103的蛋白质明显减少,尿蛋白谱有明显改变,趋近于正常对照组的图谱。同时发现非浓缩尿样蛋白质以相对分子质量29,32,43,52,68,76×103为主,而浓缩尿样蛋白质主要为相对分子质量22,24,32,46×103的蛋白质,后者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103的蛋白质明显减少。结论:黄芪和山茱萸具有降低肾炎小鼠尿中蛋白含量和种类的作用,提示两药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 黄黎明石晓强梁恒
-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尿蛋白山茱萸肾炎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耐药性的双向电泳分析
- 2006年
- 目的: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敏感和耐药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在蛋白质组水平上的差异。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对敏感和耐药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蛋白质组差异分析。结果:ATRA敏感和耐药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2-DE平均蛋白质点分别为(746±57)和(617±41),敏感与耐药患者的2-DE相比,有16个蛋白点表达明显上调,22个明显下调。另有4个蛋白点(Mr/pI:24.6kD/8.05,32.3kD/5.17,22.3kD/6.51,25.1kD/7.09)在敏感患者中特异表达,5个蛋白点(Mr/pI:21.9kD/5.45,23.4kD/6.27,22.9kD/6.65,23.9kD/7.39,24.7kD/7.65)在耐药患者中特异表达。结论:结果提示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与APL对ATRA耐药的机制有关,该研究有助于揭示APL对ATRA耐药机理和发现新的临床分子标志物。
- 刘希成梁恒田真邢建宇
- 关键词:双向电泳蛋白质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