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昕
- 作品数:18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辐射诱导促进AdCMV-p53转染前列腺癌细胞
- 2007年
- 用腺病毒重组体(AdCMV-p53/GFP)转染经0.5,1.0和2.0Gyγ射线辐射处理的前列腺癌细胞[PC-3(nullp53)],用克隆形成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腺病毒重组体转染率和外源性p53蛋白表达。结果提示,辐射诱导使腺病毒重组体转染PC-3细胞提高7%—39%。辐射联合AdCMV-p53转染组p53表达水平提高18.5%—35.4%。与单纯AdCMV-p53转染组和单纯辐射组相比,辐射联合AdCMV-p53转染组细胞存活率分别降低25%—64%和22%—65%。
- 张红刘兵高清祥谢漪郝冀方段昕周清明王燕玲
- 关键词:P53基因腺病毒载体前列腺癌
- γ射线诱导人卵巢癌细胞G2-染色单体断裂与修复被引量:1
- 2006年
- 应用早熟染色体凝集技术研究了γ-射线诱导人卵巢癌细胞G2-染色单体断裂畸变的剂量效应与畸变修复的时间效应。结果表明:G2-染色单体型断裂畸变(chromatid-type breaks)与辐射剂量呈线性关系;G2-等点染色单体型断裂畸变(iso-chromatid breaks)与辐射剂量呈线性平方关系。2Gyγ-射线诱导的G2染色单体断裂畸变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发生了明显的连接即修复,对G2-染色单体型断裂畸变,有近65%的断裂在辐射后24h内得以修复;对G2-等点染色单体型断裂,在辐射后24h内只有20%左右得以修复,两类断裂畸变的修复主要发生在辐射后2h内,在辐射后12-24h内染色体断裂量趋于稳定,表明修复基本完成。
- 王转子李文建苏旭邱嵘刘兵段昕
- 辐射基因治疗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研究低剂量辐射结合腺病毒(AdCMV)载体介导的p53基因转导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系基因转移效率和辐射敏感性的影响。用复制缺陷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p53)介导人p53基因转染1GyX-射线预辐照的A375细胞系,RT-PCR检测mRNA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阻滞及外源性P53蛋白表达情况,克隆形成率测定辐射后细胞存活率。用携带报道基因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GFP作为对照。实验结果表明,1GyX-射线辐照可较高地增加AdCMV-p53对A375细胞的基因转导效率,转导的外源性野生型p53可在A375(wtp53)细胞中高效表达,并诱导细胞周期G1期阻滞;单纯转导p53对A375细胞无明显诱导凋亡和生长抑制效应;而转导p53后给予X-射线辐射,当剂量达到4Gy及其以上时,48h后AdCMV-p53感染组细胞开始出现明显形态改变,克隆存活率明显低于AdCMV-GFP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显示存活曲线下移,4Gy时细胞存活率就减少了1个量级。小剂量辐射既可有效增加AdCMV-p53介导的p53转导,又不会对患者产生明显副作用;转导野生型p53的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系显示P53过表达;过表达的P53蛋白虽然对A375细胞无明显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但可明显增加其辐射敏感性。这表明p53是基因治疗黑色素瘤较好的侯选基因,也为临床上放疗联合基因治疗黑色素瘤提供了实验室依据,即减轻临床上对于辐射敏感性差的肿瘤单纯大剂量照射或单纯基因疗法中rAd-p53制品用量过大而给病人造成的毒副作用。
- 闵凤玲张红李文建高清祥刘兵周清明段昕周光明
- 关键词:P53基因腺病毒载体基因治疗黑色素瘤
- 辐射诱导增强p53重组腺病毒转染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的抑制被引量:3
- 2006年
- 探讨了辐射诱导对p53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p53突变型结直肠癌细胞(HT-29细胞系)的影响。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GFP)为对照,用复制缺陷型p53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p53)转染经0.5、1.0、2.0Gyγ射线照射的HT-29细胞,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细胞凋亡和p53蛋白表达,并用克隆形成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表明,0.5Gy辐射诱导明显提高了AdCMV-p53转染对HT-29细胞的抑制,促进细胞凋亡。0.5Gy辐射诱导对AdCMV-p53转染HT-29细胞的抑制杀伤的增强作用最强,0.5Gy辐射诱导及40MOI和80MOIAdCMV-p53转染对肿瘤的抑制率比同等剂量下单纯转染组分别提高约50%和20%,比0.5Gy单纯辐照组提高40%。因此,0.5Gy辐射诱导可有效增加低于80MOIAdCMV-p53转染对HT-29细胞的抑制作用。辐射诱导AdCMV-p53转染HT-29细胞以最大辐射剂量不超过1.0Gy及AdCMV-p53转染量低于80MOI为宜。
- 刘兵张红李文建高清祥闵凤玲谢漪郝冀芳周清明段昕周光明
- 关键词:P53基因腺病毒载体基因转染结直肠癌
- 一氧化氮增强X射线辐照的肝癌细胞(SMMC-7721)的辐射敏感性
- <正>一氧化氮被认为是多种细胞通过p53途径凋亡的触发器,而这一过程也涉及到了细胞辐射敏感性的改变.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一氧化氮(NO)在提高肿瘤细胞SMMC-7721 辐射敏感性,诱导凋亡的作用效果.
- 李小达张红高清祥段昕袁志刚周清明刘兵王小虎赵卫平
- 关键词:一氧化氮凋亡HEPG2细胞
- 文献传递
- 一氧化氮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辐射敏感性的增强效应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对肿瘤细胞SMMC-7721辐射敏感性的作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5-06/09在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辐射医学实验室进行。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肝癌细胞SMMC-7721,在用X射线照射前4h,换入含有0.1mmol/L硝普钠(一氧化氮的前体)的培养液,与对照组(不加硝普钠)一起,在200cGy/min的剂量率下,分别照射0,1,2,4,6,8Gy,换为正常培养液培养。用集落形成法计算细胞的存活率,用吖啶橙/溴乙啶双染法检测细胞的死亡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①存活曲线细胞存活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减少,硝普钠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低于对照组(2Gy时,P<0.01)。②细胞死亡百分率(坏死细胞与凋亡细胞总数/总细胞数):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硝普钠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从(9.95±3.53)%(0Gy)逐渐升至(58.74±3.46)%(6Gy),而硝普钠组则从(18.53±12.02)%(0Gy)迅速升至(61.57±9.53)%(2Gy)。③细胞周期检测结果:对照组细胞经过X射线照射后,出现了G2/M期阻滞[从0Gy时(12.50±5.76)%逐渐增加到8Gy(40.36±2.74)%],而硝普钠组细胞在低剂量时主要表现为G0/G1期阻滞[0Gy:(16.06±7.19)%;2Gy:(17.93±0.92)%],而G2/M期阻滞仅在高剂量时明显[8Gy时为(50.10±3.93)%,P<0.05]。结论:经硝普钠产生的一氧化氮,通过与X射线协同作用,减少了肝癌细胞SMMC-7721的细胞存活率,促进细胞死亡,阻止细胞被阻滞至G2/M期,是一种有效的辐射增敏剂。
- 李小达张红高清祥段昕袁志刚邱嵘王小虎赵卫平
- 关键词:一氧化氮克隆形成率
- 辐射诱导的DNA修复与细胞凋亡的ATP调控被引量:2
- 2005年
- 综述了DNA辐射损伤导致的细胞阻遏于G1期以及在该时期对DNA的修复活动,提出了较大剂量辐射诱导的三磷酸腺苷不足导致细胞凋亡的假说,并分析了细胞走向凋亡与修复的辨正关系。
- 周清明张红党秉荣李文建刘兵闵凤玲段昕谢漪
- 关键词:P53三磷酸腺苷凋亡
- 重离子辐射提高腺病毒介导小鼠黑色素瘤细胞转染率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探讨12C6+离子束辐射对用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缺陷性腺病毒(AdCMV-GFP)转染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细胞系)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的12C6+重离子束辐射经AdCMV-GFP转染的B16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腺病毒的转染率。结果表明,12C6+重离子束辐射能提高腺病毒对B16细胞的转染率,且具有量效关系。此外,先转染后辐射法比起先辐射后转染法能更显著地提高转染率。
- 段昕张红邱嵘高清祥闵凤玲郝冀芳刘兵周清明李小达王燕玲周光明
- 关键词: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效率小鼠黑色素瘤细胞
- P53及其相关蛋白对X射线照射肝癌细胞周期的调节被引量:4
- 2007年
- X射线照射人肝癌细胞HepG2,照射后细胞存活随照射剂量增大明显下降。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剂量组照射后24h均发生G2期阻滞。照射后不同时间组的细胞周期分布也有不同,照射后12h,有显著的S期延迟。Western Blot显示照射后24hP53,MDM2,P21蛋白表达上升,并有时间效应:P53在照射后24h之内始终维持较高表达,MDM2和P21分别在照射后6和12h的表达最高。X射线照射通过影响P53及其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细胞周期。
- 刘辉张红刘兵王小虎郝冀芳段昕
- 关键词:X射线照射HEPG2细胞周期P53
- 碳离子辐射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周期和P53、MDM2及P2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研究12C6+离子辐照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周期和P53、MDM2及P21表达的影响。采用0、1.0、2.0、4.0、6.0Gy12C6+离子束辐照细胞,用克隆形成法观察细胞存活情况;同时在辐照24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P53、MDM2及P2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发现,重离子辐照后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1.0Gy、4.0Gy和6.0Gy照射组发生G0/G1期阻滞,而2.0Gy照射组出现G2/M期阻滞;Western-blot结果显示细胞辐照后MDM2的57kD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而76kD蛋白表达水平随辐照剂量逐渐上升;P53和P21蛋白表达水平随辐照剂量增高。以上结果提示不同剂量的12C6+离子束照射可激活SMMC-7721细胞不同的细胞周期检测点,其中G0/G1期阻滞与P53和P21蛋白以及MDM2截短体76kD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 王燕玲张红段昕刘兵周清明李小达郝冀芳刘辉赵卫平
- 关键词:人肝癌细胞细胞周期P53MD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