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沂新

作品数:40 被引量:215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蒙古栎
  • 6篇生态
  • 5篇落叶松
  • 4篇人工林
  • 4篇林分
  • 4篇落叶松人工
  • 4篇间伐
  • 4篇公益林
  • 3篇生态效益
  • 3篇树种
  • 3篇土壤
  • 3篇扦插
  • 3篇林分密度
  • 3篇落叶松人工林
  • 3篇混交
  • 3篇次生
  • 2篇氮沉降
  • 2篇育苗
  • 2篇森林碳汇
  • 2篇生长季

机构

  • 40篇辽宁省林业科...
  • 6篇辽宁省经济林...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0篇毛沂新
  • 27篇张慧东
  • 24篇颜廷武
  • 23篇王睿照
  • 22篇魏文俊
  • 12篇尤文忠
  • 6篇冯健
  • 6篇云丽丽
  • 5篇董莉莉
  • 4篇郭锦山
  • 4篇潘文利
  • 3篇赵刚
  • 3篇卜鹏图
  • 2篇于世河
  • 2篇王骞春
  • 2篇于大炮
  • 1篇李婷婷
  • 1篇黄夏
  • 1篇高英旭
  • 1篇代力民

传媒

  • 17篇辽宁林业科技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防护林科技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宁夏农林科技
  • 1篇吉林林业科技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质能源树种文冠果发展可行性探析被引量:3
2017年
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试图将能源消费结构从单一的化石能源向多元的可再生能源转变,以减轻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本文对文冠果作为生物质能源的可行性进行了探析,以期为我国能源战略需求与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毛沂新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退化特征及数量分类被引量:4
2020年
退化的天然林生态系统恢复与再建是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的认识和评价森林退化是指导退化天然林生态恢复和质量精准提升的基础。以区域地带性顶级群落为参照,分析了辽东山区典型天然次生林的群落和土壤养分特征,并利用森林群落特征和土壤养分指标对区域天然林进行了数量分类。结果表明:与区域顶级群落原始阔叶红松林相比,次生林在林分生产力、群落树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已发生明显的变化,次生林的林分蓄积量显著降低(P<0.05),尤其是林分中大径级林木蓄积量占比不到原始阔叶红松林的50%;次生林珍贵树种数量显著降低,原始阔叶红松林中红松、水曲柳、黄檗、胡桃楸等珍贵树种比例是次生林珍贵树种的14倍;次生林乔木层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原始阔叶红松林混交林,中度和重度干扰后形成的次生林乔木层生物多样性显著低于原始阔叶红松林(P<0.05);次生林0-20 cm土壤的全氮和速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不同地区次生林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和速磷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以区域地带性顶级群落为参照,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划分为轻度退化的次生阔叶混交林、中度退化的次生杂木林和重度退化的封育柞蚕林3种次生林类型,并提出区域次生林退化特征指标。研究结果可为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的生态恢复和分类经营提供技术支撑。
张慧东王睿照毛沂新颜廷武魏文俊尤文忠
关键词:次生林
抚育间伐对蒙古栎次生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1
2015年
科学合理的抚育间伐措施是实现天然次生林稳定、高效、可持续经营的必然要求。以辽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萌生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幼龄林(15年生)和中龄林(35年生)两组抚育间伐试验区,利用两组试验区伐后8a和26a的长期连续测定数据,比较分析了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栎次生林幼龄林阶段经轻度、中度、强度间伐8a后,林分平均胸径及定期生长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高2.1、1.3和2 cm;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蓄积增长量影响不大,轻度、中度和强度间伐12 cm以上径阶蓄积定期生长量累计分别是对照的0.97、1.03和1.21倍。中龄林阶段,轻度、中度、强度间伐26a后林分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高0.3、1.7和5.1 cm,强度间伐能显著提高林分平均胸径生长量;间伐能显著提高林分蓄积定期生长量累计及定期生长量,轻度、中度和强度间伐12 cm以上径阶蓄积定期生长量累计分别是对照的1.97、1.65和1.63倍;轻度、强度间伐林分胸径呈单峰右偏山状分布,大径阶树木占绝对优势,而中度间伐、对照林分胸径呈单峰左偏山状分布。综合分析不同林龄阶段不同强度抚育间伐措施对林分生长状况的影响,可以得出蒙古栎天然次生林高效经营技术为幼龄阶段时采用轻度、中度、强度间伐均可,在中龄林时宜采用强度间伐(保留密度1600株/hm2)。
尤文忠赵刚张慧东郭元涛颜廷武魏文俊毛沂新
关键词:间伐强度林分生长径阶
辽宁省森林碳汇功能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辽宁省森林碳汇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碳储量的估算上,而关于该区森林固碳功能还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辽宁省1995~2010年3期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估算了全省不同森林类型的固碳特征,全面揭示了全省森林碳汇功能的时空动态格局,以期为全国乃至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辽宁省森林年固碳量由1995年的13.02MtC·a^-1增加到2010年的16.21MtC·a^-1,森林固碳能力增加明显。各森林类型1995~2010年期间年固碳量均呈现增长的趋势,其中柞树林、落叶松林和油松林3种森林类型的固碳贡献在2005年和2010年均达到80%。全省森林年固碳量总体呈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森林年固碳量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辽宁省东部的丹东市、抚顺市和本溪市,1995年、2005的和2010年3个地市森林年固碳量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6.68%、56.01%和54.19%。随着林龄结构的改善和一系列林业工程的实施,辽宁省森林未来的碳汇功能潜力巨大。
魏文俊尤文忠王睿照王睿照张慧东颜廷武毛沂新
关键词:碳汇功能
辽东地区刺五加林下栽培与效益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解放和发展农林生产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通过增强林农经济意识,大力发展林下刺五加高效栽培技术,不仅能为刺五加原料产品供应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可促进农林业经济发展,增加林农收入。林下刺五加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加经济产出、提高林农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刺五加林下栽培技术,分析了刺五加林下栽培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旨在为推动刺五加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毛沂新
关键词:刺五加林下栽培技术生态效益
不同研究尺度下森林蒸腾观测技术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文章回顾了森林生态水文研究中森林蒸腾观测技术与方法的发展历程。从不同的研究尺度,介绍了各技术的基本原理与适用范围,并对其优势与不足做较为详细的分析。旨在为各地区进一步研究森林变化对区域水循环影响以及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面翔实的参考信息。
毛沂新
关键词:水分循环蒸腾森林水文
北方滨海地区平原水库盐土坝体护坡措施浅议
2018年
我国北方滨海地区的平原水库多是以本地区盐渍土为主要材料筑成的围堤。水库背水坡表面土壤大部分甚至完全裸露,其质地粘重,含盐量高,坝体及周边植被稀少、盖度低,坡面受水蚀影响较为严重,影响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该文分析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的优缺点,提出采取多种措施结合达到护坡降盐的目的,以实现水库坝体防护及其周边盐碱地治理与植被建设。
毛沂新
关键词:盐渍土堤坝护坡
模拟氮沉降对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树木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为探讨长期氮沉降增加对温带森林的影响,以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7个氮添加水平,进行为期5年的人工模拟氮沉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氮添加抑制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胸径生长,添加铵态氮肥和添加硝态氮肥对落叶松生长的影响并不相同,添加铵态氮肥加剧落叶松人工林胸径年生长速率的降低,添加硝态氮肥对年生长速率有一定促进作用。高铵态氮肥和高硝态氮肥均能够提高土壤表层和落叶松针叶中的全氮和有机碳含量。研究结果为揭示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温带森林生长和碳氮循环建模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王睿照毛沂新张慧东颜廷武魏文俊朱健黄夏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氮沉降
一种蒙古栎扦插用生根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蒙古栎扦插用生根剂及其应用,涉及扦插繁育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生根剂包括ABT生根粉、水、体积浓度为95%酒精和滑石粉;所述ABT生根粉:水:体积浓度为95%酒精:滑石粉的比例为1g:(30~100)mL:...
颜廷武冯健毛沂新王骞春王睿照由福军魏文俊张慧东于世河郭锦山尤文忠
文献传递
间伐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针阔混交林冠层结构及林下植被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为揭示不同间伐强度对冠层结构、林下光环境及林下植被生长和更新的影响,以红松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Winscanopy 2010a冠层分析仪对中度、强度间伐及对照林分的冠层结构及光学特性进行测定,同时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更新及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间伐后林分的冠层结构及光环境特征,运用相关分析法对冠层结构和林下植被多样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间伐显著改变了红松针阔混交林的冠层结构,改善了林下光环境,与对照相比,中度(38%)、强度(48%)间伐林分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对照的65.11%和71.7%,开阔度分别比对照增加205%和249%,林下总辐射分别为对照的2倍和5倍。冠层结构对林下光环境的影响较大,林冠开阔度与林下直射光、散射光和林下总辐射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面积指数与林下散射光、林下总辐射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负相关;间伐有利于林下阔叶树种更新,中、强度间伐林下幼苗的个体密度、基径、树高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表现为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强而增强的趋势;林下光环境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影响较大,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林下总辐射呈显著负相关(p<0.05),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与冠层开阔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间伐改善了红松针阔混交林的林下光环境,有利于林下阔叶树种的更新,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具有较大的影响。
董莉莉张慧东毛沂新魏文俊王睿照颜廷武尤文忠
关键词:冠层结构林下植被红松针阔混交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