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斌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急性
  • 3篇动脉
  • 3篇溶栓
  • 3篇溶栓治疗
  • 3篇缺血
  • 2篇动脉溶栓
  • 2篇动脉溶栓治疗
  • 2篇预后
  • 2篇缺血半暗带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灌注
  • 2篇半暗带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内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颤动患者

机构

  • 8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厦门大学附属...

作者

  • 9篇江斌
  • 8篇童绥君
  • 7篇马琪林
  • 7篇毕敏
  • 7篇陈汉水
  • 4篇张艺丹
  • 3篇刘祺
  • 1篇李剑鹏
  • 1篇肖乃安
  • 1篇郑坤木
  • 1篇王菁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AOP脑梗死临床分析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Percheron动脉(AOP)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和预后,同时与单侧旁正中丘脑梗死进行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AOP脑梗死患者20例作为A组,另择单侧旁正中丘脑梗死患者24例作为B组,通过临床资料及磁共振明确诊断,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治疗90 d后预后情况。结果:AOP梗死特征性表现为双侧旁正中丘脑梗死伴或不伴中脑旁正中区梗死,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遗忘及眼肌麻痹;A组心房纤颤发生率高于B组,两组24 h、3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OP脑梗死是特殊类型的丘脑梗死,临床表现较单侧旁正中丘脑梗死严重,预后差。
江斌毕敏李剑鹏陈汉水张艺丹童绥君
关键词:预后
TREM2基因与中国福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相关性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TREM2基因与中国福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的关联性。方法:纳入中国福建地区106例AD患者(AD组)和12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提取其外周血白细胞DNA和RNA,运用Sanger测序方法检测TREM2基因R47H变异,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 RNA表达水平,分析TREM2基因与AD的相关性。结果:AD组与健康对照组TREM2基因R47H变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人群TREM2基因m RNA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EM2基因可能与中国福建AD患者无明显相关性。
江斌毕敏马琪林童绥君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高血压病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全程关照计划中的研究
<正>目的探讨利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施高血压病全程关照计划。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7月,对莲花、前埔、中华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943例高血压病患者,年龄48~72岁,平均60.5岁,男405人,女538...
江斌刘祺陈汉水毕敏马琪林童绥君
文献传递
r—tPA动脉溶栓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研究cT灌注指导下r—tPA动脉溶栓治疗6~9h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前瞻对照研究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将63例发病6~9h内CT灌注成像提示存在缺血半暗带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A、B两组,A组给予r—tPA动脉接触溶栓,B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等治疗。各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4h和7d行NIHSS评分,90d行mRS及BI评分以评定临床预后;A组患者术前、术后行脑血管DSA检查,判定闭塞血管再通情况;两组患者24h内均复查颅脑CT,观察是否合并脑出血。结果A组30例,B组33例;治疗前后比较,NIHSS评分差异24h时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时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问比较显示A组较B组在治疗后24h、7d时NIHSS评分下降更显著(P〈0.01);治疗后90d良好预后者A组明显多于B组(P〈0.05);A组溶栓治疗后成功再通20例(66.67%),24h内有2例并发脑出血,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指导下r-tPA动脉溶栓是治疗6~9h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毕敏童绥君张艺丹江斌陈汉水马琪林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缺血半暗带血管再通
Percheron动脉闭塞引起脑梗死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目的 Percheron动脉为单一主干动脉起源于一侧大脑后动脉P1段并分支供应两侧旁正中丘脑,是一种少见的解剖学上的变异。Percheron动脉闭塞引起脑梗死(Artery of Percheron Infarction...
江斌刘祺陈汉水毕敏马琪林童绥君
三七通舒胶囊通过增加TRPC6表达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2021年
目的探究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机制。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间选取54只250~300 g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手术后3天组及7天组),每组再分成3个亚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三七通舒胶囊治疗组),每组9只进行造模。对7天组大鼠每日评估神经功能。术后第3天和第7天终止实验,进行相对脑梗死体积测定,并通过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检测缺血神经元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6,TRPC6)的表达水平。结果三七通舒胶囊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在术后第4天开始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大鼠显著改善(P<0.05,P<0.001),术后第3天及第7天相对脑梗死体积缩小(P<0.001),术后第7天TRPC6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结论三七通舒胶囊可以降低大鼠脑缺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其中可能的机制之一是其可以提高损伤神经元中的TRPC6表达水平。
王菁王菁江斌江斌郑坤木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三七通舒胶囊三七三醇皂苷TRPC6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CT灌注指导下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6-9h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探讨CT灌注指导下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6-9h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人住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52例CT灌注成像提示存在缺血半暗带的发病6-9h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27)和对照组(n=25)。治疗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DSA),闭塞部位输注尿激酶行接触溶栓治疗,术后评价闭塞血管再通情况;对照组患者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后24h内复查CT以观察是否合并脑出血,治疗前及治疗后24h、7d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治疗后90d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Barthel指数(BI)评价临床预后。结果治疗组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成功再通15例[心肌梗塞溶栓评判标准(TIMI)3级9例,TIMI2级6例],不成功再通12例(TIMI1级和0级各6例1。治疗后24h内2组脑出血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7d时治疗组NIHS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d时良好预后(mRS分级0~I级或BI≥95分)比例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指导下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发病6-9h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其可以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临床预后。
马琪林童绥君张艺丹陈汉水江斌毕敏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尿激酶缺血半暗带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一例
<正>目的卟啉病是血红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由于特异酶缺乏导致的卟啉代谢紊乱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综合征,腹部综合征和皮肤综合征。本文报道一例临床确诊以神经系统损害表现首次就诊的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方法临床确诊急性间歇性卟啉...
刘祺陈汉水江斌童绥君马琪林
文献传递
不同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伴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伴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4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发病4.5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的前循环脑梗死伴心房颤动患者61例,按rt-PA使用量分2组,足量组19例,使用0.9 mg/kg rt-PA静脉溶栓治疗;低剂量组42例,使用0.6 mg/kg rt-PA静脉溶栓治疗。分别于溶栓前、溶栓后1、7、30 d不同时间行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比较溶栓前、溶栓后1、7 d凝血功能指标;观察溶栓前、溶栓后1、7、14 d头颅CT;比较溶栓后90 d改良Rankin(MRS)评分。结果 2组溶栓后1、7、30 d 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2组溶栓后各时间点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足量组溶栓后1、7 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明显增加,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明显降低,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临床转归、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皮肤黏膜出血率低于足量组(P〈0.05)。结论低剂量组rt-PA静脉溶栓治疗伴心房颤动的前循环梗死安全性更高,可以降低出血风险,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张艺丹毕敏童绥君马琪林陈汉水江斌
关键词:前循环脑梗死心房颤动RT-PA静脉溶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