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玉娇

作品数:31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文学
  • 3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篇艾略特
  • 6篇诗学
  • 6篇T.S.艾略...
  • 5篇《荒原》
  • 3篇哲学
  • 3篇秩序理论
  • 3篇诗歌
  • 3篇情歌
  • 3篇文学
  • 2篇语用学
  • 2篇秩序
  • 2篇瑞德
  • 2篇神性
  • 2篇生命
  • 2篇诗化
  • 2篇诗性
  • 2篇普鲁弗洛克
  • 2篇中西
  • 2篇禅宗
  • 2篇玫瑰园

机构

  • 17篇浙江师范大学
  • 6篇湖南工业大学
  • 3篇株洲师范高等...
  • 3篇上海外国语大...
  • 2篇浙江越秀外国...
  • 1篇广州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邵阳市广播电...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北京第二实验...

作者

  • 31篇江玉娇
  • 4篇盛钰
  • 3篇李贵苍
  • 2篇邵秀芳
  • 2篇奚皓晖
  • 1篇崔淑丽
  • 1篇何丽慧
  • 1篇周又萍
  • 1篇朱超超
  • 1篇江雅丽
  • 1篇袁朝辉

传媒

  • 3篇株洲师范高等...
  • 3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外语与外语教...
  • 2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国外理论动态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外国文学
  • 1篇求索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郴州师范高等...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墓园挽歌》中的华兹华斯诗学思想被引量:1
2014年
华兹华斯曾在《抒情歌谣集》1800年版序言里,引用托马斯·格雷的诗作来说明18世纪的陈词滥调妨碍了诗歌表达真情实感。而基于对《墓园挽歌》的文本研究,认为《墓园挽歌》包含了华兹华斯诗学的三个哲学元素:(1)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思想;(2)超越理性的想象与情感论;(3)返璞归真的人性哲学。这表明《墓园挽歌》在从新古典主义文学过渡到浪漫主义文学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正是这位充满感伤情绪的古典主义者在18世纪中叶传达了后来华兹华斯、柯尔律治等人要大力宣扬的浪漫主义诗学思想。
江玉娇盛钰
关键词:《墓园挽歌》华兹华斯浪漫主义诗学新古典主义
《激进的艺术》:一部对后现代文化阐释的经典作品
2013年
"哲学的终结"、"批评的终结"、"艺术的终结",这是后现代主义批评家所关注的三个终极问题。大部分后现代主义学者用不同的方式认同这些观点,而玛乔瑞帕洛夫在著作《激进的艺术:媒体时代的诗歌创作》中,在梳理西方诗歌发展流变的同时,又借用诗歌的审美特性分析这些问题,认为它们并没有终结,而是"又一次先锋的激进艺术"的体现,其中就有诗歌创作对它们带来的积极影响:大众媒体诗性化、大众产品诗性化、诗学话语舞台化。
江玉娇江雅丽
关键词:后现代文化
横光利一与机械时代
2012年
在日本,1930年的横光利一以其短篇小说《机械》为契机,深入理解人类意识与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而昭和初期社会转型的不安成为这一"突变"的原因。现代的自我是分离的自我,分离的自我是自我与他我的重合。二者分离的现实延伸出第三人称"化学"与第一人称"分子"之间的必然联系。化学反应的机制遵循科学的法则,科学的法则塑造了机械运动的世界。一个部分与整体失去平衡的世界,一个真空的第四人称世界。现代文学的挑战存在于分子向人类还原的期待之中,透过这种期待最终将自我救赎的可能性还原于自身。
江玉娇奚皓晖
关键词:横光利一相对性
本我的放纵——评《蝇王》中的杰克与《崩溃》中的奥孔克沃被引量:1
2010年
认为小说《蝇王》和《崩溃》都反映了原有文明或文化在新环境下的瓦解和崩溃。比较分析两本小说的主人公杰克和奥孔克沃制造一系列血腥事件的缘由,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杰克与奥孔克沃的悲剧行为,都是由于没能走出其本能的支配,属于原始欲望放纵的结果。
何丽慧江玉娇
关键词:《蝇王》《崩溃》本我放纵
艾略特诗歌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意蕴
2009年
艾略特的诗歌始终以关注人的感性生命和审美生成的本真面目坚守着自己的领地。他的创作,既是他宗教情怀的载体,又是他那诗化哲思的呈现;既是他对艺术的观照,又是他对个体生命"死亡"意识的体验。此外,在他看来,个体生命的存在具有本我的孤独性,其孤独性存在于一种绝对的自由境域,自由存在与存在自觉保持着高度一致,以期体现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这正是艾略特创作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体现。
江玉娇李贵苍
关键词:个体生命
T.S.艾略特走出“荒原”被引量:1
2005年
艾略特的《荒原》是现代人精神颓废的重要象征形式,是人类被上帝遗弃命运的写照,它既具有社会历史意义,也暗含诗人个人悲切的痛楚。皈依英国国教是艾略特走出"荒原"的思想支柱,提倡复兴基督教文化是他消解"荒原"主题的思想基础,建立基督教式的"玫瑰园"是他用来取代"荒原"的理想的社会模式。
江玉娇周新颜
关键词:《荒原》玫瑰园艾略特评论家
艾略特“诗歌的非个性化理论”与《荒原》
艾略特是20世纪最具影响的诗人、批评家之一,是现代派诗歌的杰出代表.艾略特的'非个性化理论'实际上是建立在他独到的传统观之上的.他说'任何艺术家都不能单独有他自己的完全的意义.'他认为:'传统并不是墨守陈规的代名词,这个...
江玉娇
关键词:非个性化秩序荒原
文献传递
T.S.艾略特“秩序”理论批评研究
本论文《T. S.艾略特“秩序”理论批评研究——诗化哲学探究》主要探讨艾略特(1888-1965)的“秩序理论”,如何从哲学领域转化、运用、实践到其诗学、宗教、文化、社会与创作之中,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秩序理论”是...
江玉娇
关键词:秩序智性客体化
文献传递
《四个四重奏》:“玫瑰园”多层意象被引量:3
2005年
“玫瑰园”是《四个四重奏》中的主体意象,它链接四个四重奏,又把每一个四重奏的各个乐章连为一体,给《四个四重奏》构成了一个以它为中心的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框架结构和整体意象;同时又体现了T.S.艾略特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实现了宗教信仰的圆满宿愿,构建了多元宗教文化作支柱的“伊甸园”式的“天人合一”的完美的理想社会。
江玉娇
关键词:《四个四重奏》玫瑰园伊甸园
非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勒·索因卡在中国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作为首位黑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勒·索因卡(1934-)在其作品中融入了古老的神话、悠久的传统以及欧洲文化的文学遗产。为了深入考察和分析索因卡在中国的研究现状,文章首先梳理索因卡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和引入,然后将其文学作品按照诗歌、小说、戏剧3个题材在中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探讨国内在接受非洲异质文化时的规律与特征;最后,反思目前对该作家的研究中尚存的缺失与不足,并指出今后发展的研究方向和设想,希望以此为推进国内非洲本土文学和文化研究提供借鉴。
江玉娇盛钰
关键词:非洲文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