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凌云

作品数:25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胚胎
  • 7篇妊娠
  • 6篇胰岛
  • 6篇胰岛素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6篇胚胎移植
  • 4篇妊娠率
  • 4篇受精
  • 4篇体外
  • 4篇体外受精
  • 4篇染色
  • 4篇卵裂
  • 4篇卵裂期
  • 4篇卵裂期胚胎
  • 3篇蛋白
  • 3篇胰岛素抵抗
  • 3篇体外受精-胚...
  • 3篇染色体
  • 3篇周期

机构

  • 24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安徽省妇幼保...
  • 1篇安徽医学高等...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25篇汪凌云
  • 13篇邹林兵
  • 12篇戴志俊
  • 12篇张芳芳
  • 9篇鲁云霞
  • 7篇洪名云
  • 7篇王静雅
  • 6篇季钢
  • 6篇孙玉秀
  • 5篇陈冠军
  • 5篇朱健生
  • 4篇章秋
  • 4篇陈兵
  • 4篇张奕
  • 3篇李丹丹
  • 2篇陈利春
  • 2篇张吕钊
  • 2篇唐志霞
  • 2篇李俊
  • 2篇陈莉

传媒

  • 8篇中国优生与遗...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性科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年龄女性冻融囊胚移植策略的探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女性冻融周期囊胚移植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进行解冻复苏周期助孕共移植囊胚1276个周期,按照女性年龄≤36岁和>36岁分为两组,分别比较两组内移植单囊胚和移植双囊胚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多胎妊娠率和异位妊娠率。结果女性年龄≤36岁和>36岁两组复苏周期移植双囊胚的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移植单囊胚的临床妊娠率(54.82%VS43.68%、54.76%VS24.44%、P<0.01);两组的异位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1.76%VS0.88%、4.35%VS0P>0.05);女性年龄>36岁组移植单囊胚和双囊胚的种植率、多胎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26.67%VS30.95%、9.09%VS13.04%P>0.05);女性年龄≤36岁组移植单囊胚的胚胎种植率略高于移植双囊胚(44.44%VS39.31%P<0.05),多胎妊娠率显著低于移植双囊胚(1.75%VS40.76%、P<0.01),差异极显著。结论女性年龄≤36岁行复苏周期囊胚移植可优先选择单囊胚移植,不影响胚胎种植率,可以有效地降低多胎妊娠率;女性年龄>36岁也可考虑选择单囊胚移植,但是选择双囊胚移植可以保证获得更好的临床妊娠率,并且不会增加多胎率的发生。
戴志俊戴志俊汪凌云王静雅邹林兵汪凌云朱健生张芳芳
关键词:囊胚移植年龄
重组人PTP1B的原核高效表达及TFLC的体外抑制剂实验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高效诱导表达并纯化具有活性的重组PTP1B融合蛋白(rhPTP1B),进行酶活性及抑制剂的实验。方法重组体pGEX-hPTP1B转化E.coliDH5α,诱导表达rhPTP1B并优化条件后,超声取细胞裂解上清液经GST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利用rhPTP1B水解特异性底物4-硝基苯基磷酸二钠盐(pNPP-Na2)的磷酸基团而产生颜色反应来测定rhPTP1B活性,并分析其与rhPTP1B浓度、底物浓度及反应温度的关系,钒酸钠(Na3VO4)抑制类型的研究,老鹰茶总黄酮(TFLC)对rhPTP1B的抑制性作用和浓度依赖关系。结果rhPTP1B表达的最适条件是在34℃和2.0mmol/LIPTG下诱导表达10h,可被GST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其活性随酶浓度及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5℃时rhPTP1B的活性最大;钒酸钠的作用机制可能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TFLC对rhPTP1B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诱导表达纯化的rhPTP1B融合蛋白可用于抑制剂的研究,TFLC对rhPTP1B的强抑制作用可能是其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的机制之一。
鲁云霞孙玉秀汪凌云张吕钊李丹丹李俊
关键词:胰岛素
人肝细胞核因子-1β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表达
2011年
目的构建人肝细胞核因子-1β(hHNF-1β)基因cD-NA全长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hHNF-1β]并在大肠杆菌(E.Coli)中高效表达。方法提取正常成人肝脏组织的总RNA,RT-PCR后的扩增产物回收,构建克隆载体pMD-HNF-1β,设计带酶切位点BamHⅠ和HindⅢ的引物,PCR后酶切连入pET-28a(+)中,转化DE3,测序后IPTG诱导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其特异表达,并对重组hHNF-1β(rhH-NF-1β)诱导表达时IPTG的浓度、时间和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测序证实所得的hHNF-1βcDNA序列与其在GenBank中的序列一致,重组质粒pET-28a(+)-hHNF-1β的双酶切结果与预期大小完全一致。IPTG诱导的最佳浓度是0.04 mmol/L,时间为6 h,温度为37℃。结论成功克隆和构建了hHNF-1β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对诱导表达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为进一步的功能分析奠定基础。
陈冠军汪凌云钱磊徐少聪杨坤常玲陈兵鲁云霞
关键词:包涵体
早补救ICSI新鲜周期与复苏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临床结局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行早补救ICSI助孕治疗患者新鲜周期与复苏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至2017年06月期间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治疗的患者,在短时受精失败行早补救ICSI助孕、并行冷冻卵裂期胚胎移植的患者共29个周期,为复苏周期组;与同期行早补救ICSI助孕而移植新鲜卵裂期胚胎的患者共16个周期,为新鲜周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复苏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41.38%(12/29),胚胎种植率为33.33%(18/54),流产率为16.67%(2/12);新鲜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43.75%(7/16),胚胎种植率为34.48%(10/29),流产率为14.28%(1/7),两组之间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及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补救ICSI助孕治疗患者行新鲜周期与复苏周期的卵裂期胚胎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妊娠结局,早补救ICSI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辅助生殖补救措施,改善了部分患者临床治疗结局。
邹林兵戴志俊汪凌云张芳芳王静雅洪名云
关键词:卵裂期胚胎
大规模平行测序在自然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分析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大规模平行测序方法在自然流产绒毛组织的染色体核型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8例妊娠后发生自然流产者的绒毛组织,进行绒毛组织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同时进行大规模平行测序检测,将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绒毛组织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成功率为96.4%(27/28),大规模平行测序成功率为96.4%(27/28)。两种方法均分析成功的26例样本中,22例分析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84.6%(22/26)。结论大规模平行测序方法与绒毛组织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相比,对染色体非整倍体和片段缺失/重复异常的检测,准确快捷、成功率高,是绒毛组织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的一种很好的补充和替代方法。
季钢何国平毕川汪凌云刘文
关键词:自然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分析
冻融囊胚行复苏周期胚胎移植策略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复苏周期移植不同发育天数与不同个数囊胚的临床妊娠结局,评估不同冻融囊胚移植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冻融囊胚行复苏周期优选胚胎移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且首次行复苏周期移植第5天(D5)或第6天(D6)冻融囊胚的患者共851个周期,根据选取囊胚的不同分为D5双囊胚组(263个周期)、D5单囊胚组(446个周期)、D6双囊胚组(48个周期)和D6单囊胚组(94个周期),对各组移植后的临床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四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内膜厚度及囊胚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6单囊胚组妊娠率、种植率显著低于D5单囊胚组、D5双囊胚组、D6双囊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5双囊胚组多胎妊娠率显著高于D5单囊胚组、D5双囊胚组、D6双囊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融囊胚首次行复苏周期移植时,应优先考虑D5单囊胚移植,从而保障母婴安全、减少多胎妊娠;对于冻融D6囊胚而言,可优先考虑移植两枚,以达到改善患者临床妊娠结局的目的。
邹林兵夏肖雪戴志俊张芳芳汪凌云王静雅朱健生洪名云
关键词:囊胚冻融妊娠率
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复制方法的改进及其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Ⅱ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并观察其胰岛及’肾脏的病理学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尾静脉注射0.1mol/L柠檬酸缓冲液,普通饲料喂养;(2)鸡蛋饲料组,尾静脉注射0.1mmol/L柠檬酸缓冲液,50%鸡蛋饲料喂养;(3)模型组,尾静脉一次性注射30mg/kg链脲佐菌素(STZ),50%鸡蛋饲料喂养。4周后所有大鼠进行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测定24h尿微量白蛋白(U-ALB)和尿肌酐(U-CREA)水平。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血脂(TG和TC、FFA)、SOD、MDA水平。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胰岛B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左肾称重并计算肾脏指数(KI),右肾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重增加(P〈0.05),FBG、Fins、TG、TC、FFA、MDA水平升高(P〈0.05),SOD水平、ISI显著降低(P〈0.05)。胰岛体积明显变小,散在分布。24h尿液、U—ALB、U—CREA和KI均增加(P〈0.05),光镜和电镜结果表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不均匀增厚,足突大部分增宽融合,说明该模型还伴有早期的肾脏损害。结论该方法成功地制备了T2DM大鼠模型,STZ用量少,饲料配制方便,时间短,成模率高,死亡率低,可用于T2DM及其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
汪凌云汪萍孙玉秀李丹丹刘嵩章秋鲁云霞
关键词:SD大鼠链脲佐菌素胰岛素抵抗
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12周高脂饮食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非诺贝特[100 mg/(kg·d)]灌胃治疗4周。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实验分析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检测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指标,油红染色分析肝脏脂质沉积,肝匀浆测定总SOD、GSH和T-AOC等氧化应激指标,Realtime RT-PCR、Western blot分析肝组织GRP78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高脂血症大鼠经非诺贝特治疗后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明显改善,空腹血胰岛素、TG、T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切片中脂滴的数目和大小均明显减少,T-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GSH和T-AOC水平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GRP78的mRNA、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非诺贝特具有明显的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调脂作用,可能与其减少氧化应激进而降低内质网应激有关。
周卫凤沈馨如汪凌云章秋鲁云霞
关键词:非诺贝特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
早期胎停育患者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胎停育绒毛标本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探讨早期胎停育的原因。方法对23例早期胎停育患者取无菌绒毛进行细胞培养和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结果 23例胚胎停育绒毛组织中培养成功22例(95.7%)。22例中异常的有11例(50%),异常核型以数目异常为主。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引起早期胚胎停育的重要原因,绒毛染色体的检查利于查明本次胚胎停育的原因。这给临床医生分析原因及合理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汪凌云邹林兵洪名云戴志俊张芳芳季钢
关键词: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分析
内质网应激和各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1型、2型、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伴随多种组织的并发症发生,其患病率在逐年升高。近年来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ERs)在各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重点阐述ERS在各型糖尿病中的地位。
钱磊陈冠军汪凌云鲁云霞陈莉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内质网应激代谢性疾病血糖水平患病率ERS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