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腔内
  • 2篇腔内修复
  • 2篇主动脉
  • 2篇主动脉瘤
  • 2篇腹主动脉
  • 1篇修复术
  • 1篇修复术后
  • 1篇肾下腹主动脉...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后并发症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术后并发症
  • 1篇腔内修复治疗
  • 1篇中期疗效
  • 1篇疗效
  • 1篇瘤腔
  • 1篇瘤腔内
  • 1篇后并发症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篇符伟国
  • 2篇郭大乔
  • 2篇沈晟
  • 1篇竺挺
  • 1篇徐欣
  • 1篇蒋俊豪
  • 1篇史振宇
  • 1篇杨珏
  • 1篇施德兵
  • 1篇董智慧
  • 1篇王玉琦
  • 1篇陈斌

传媒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的并发症被引量:7
2007年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最早于1991年被报道,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成熟可行的技术,但在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及手术死亡率方面仍存在着相当高的风险。如果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欲在未来完全取代传统手术,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并提高长期疗效势在必行。以下将围绕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并发症的产生机制、发病率及其带来的问题进行讨论。
沈晟郭大乔符伟国
关键词:腔内修复手术后并发症
肾下腹主动脉瘤105例腔内修复治疗的早中期疗效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评估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2月105例肾下腹主动脉瘤行腔内修复治疗的经过、结果和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技术成功,82例(78.09%)获随访,随访时间1~73个月,平均(8.9±5.8)个月。围手术期死亡3例(2.86%),分别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1.21%)术后30个月死于肝癌。原发性内漏21例:Ⅰ型18例,其中10例行球囊扩张(9例)或延伸段植入(1例)后治愈,8例自愈;2例Ⅱ型内漏自愈;1例Ⅲ型内漏支架植入后治愈。1例于术后2周支架的一侧髂支血栓形成,急诊行股-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4例迟发性Ⅰ型内漏,随访观察。1例于术后6年支架向远心端移位,无明显内漏而随访观察。2例支架感染发生于术后1和3个月,行清创引流和抗感染治疗后痊愈。随访期间,9例股-股或髂-股动脉旁路和3例髂内动脉旁路通畅。结论腔内修复治疗肾下腹主动脉瘤安全、有效,早、中期疗效较好。
施德兵符伟国王玉琦沈晟郭大乔陈斌徐欣蒋俊豪杨珏史振宇董智慧竺挺
关键词: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