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洁
- 作品数:22 被引量:120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种用药方案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杨挺黄海峰浦洁施和建
- 关键词: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疗效观察用药方案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 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分析无锡市人民医院近3年来皮肤性病科、妇产科及泌尿科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8年1月-2010年12月Uu培养及药敏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42份标本培养阳性1366份,阳性率17.0%,最敏感的抗菌药物依次是普那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交沙霉素。结论多西环素和交沙霉素目前可作为无锡地区临床治疗Uu感染的首选药物。
- 杨挺浦洁毕鸣晔
- 关键词:解脲脲支原体支原体属感染
- 基因芯片对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和基因分型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患者皮损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状况。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检测和分型方法,对该市175例尖锐湿疣患者的皮损组织进行HPV检测和分型。结果 175例尖锐湿疣组织标本中HPV阳性为167例,总阳性检出率为95.4%。各HPV炎型检出率最高依次为HPV11、6、16型。56例患者存在多重感染,占感染总数的32.0%。结论 HPV11、6、16型感染是尖锐湿疣发病的主要基因型,且HPV感染趋于多重化。
- 杨挺浦洁谢平施和建
- 关键词: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16基因芯片分析技术
- 获得性指部纤维角化瘤1例
- 2009年
- 患者女,22岁。左手中指出现一增生物6年余。皮损初起米粒大,渐增大、突起,曾自行剥除,后又复发,渐增大。3年前曾经来我院就诊,当时拒绝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2008年8月16日再次来我院就诊,并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皮肤科检查:左手中指可见一米粒大增生物,略透明,基底有衣领状隆起皮损环绕(图1A)。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增宽,真皮胶原纤维增生,增生的胶原纤维与表皮垂直,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图1B)。根据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改变,诊断为获得性指部纤维角化瘤。
- 杜旭峰浦洁
- 关键词:纤维获得性
- 获得性指部纤维角化瘤1例被引量:1
- 2010年
- 患者女,22岁。左手中指出现一增生物6年余。皮损初起米粒大小,渐增大、突起,曾自行剥除,后又复发,渐增大。3年前曾经来我院就诊。当时拒绝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2008年8月16日再次来我院就诊,并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皮肤科检查:左手无名指可见一米粒大增生物,略透明,基底有衣领状表皮隆起环绕皮损。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增宽,真皮胶原纤维增生,增生的胶原纤维与表皮垂直,毛细血管增生、扩张。根据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改变,诊断为获得性指部纤维角化瘤。
- 杜旭峰浦洁
- 关键词:纤维获得性
- 丹参酮联合多西环素治疗炎症性痤疮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2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丹参酮短程联合多西环素治疗炎症性痤疮的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将15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50例。A组:口服多西环素100mg,2次/天,4周后改为1次/天;B组:口服丹参酮胶囊1g,3次/天;C组:口服多西环素100mg,2次/天,2周后停用,丹参酮胶囊1g,3次/天,8周为一个疗程。结果:B、C两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第1、2周C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B组,B、C两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A组。结论:丹参酮胶囊早期、短程联合多西环素治疗炎症性痤疮疗效优于单用多西环素,且起效比单用丹参酮快,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轻微。
- 浦洁杨挺邵敏华施和建
- 关键词:丹参酮多西环素痤疮
- 无锡地区532例婴幼儿皮肤念珠菌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对无锡地区婴幼儿念珠菌病的发病因素进行分析,对婴幼儿念珠菌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归纳和总结。方法分析无锡地区2014年全年于我院儿童皮肤科门诊就诊的532例皮肤念珠菌病的病例。考察季节、生活方式和患病部位等因素与念珠菌病的关系。患病部位皮肤取样进行镜鉴和真菌和细菌培养。结果念珠菌病主要发病于会阴处、腋下、颈部和腘窝等摩擦部位。真菌镜检发现菌丝312例,假菌丝71例,孢子149例。真菌培养结果发现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分别为363、10和2例,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混合者5例。其他细菌47例,培养阴性105例。所有婴幼儿患者在治疗后两周均康复。结论婴幼儿念珠菌病主要由白念珠菌引起,少数由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引起。
- 毕鸣晔黄海峰赵琪王涛杨挺浦洁
- 关键词:念珠菌病婴幼儿
- 有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合并腕骨发育不良1例报告
- 患者,男,8岁,因'出生时毛发稀少、掌跖角化2年'于2007年5月就诊于我科。患儿出生时全身毛发稀少,同时伴眉毛缺失,当时未引起家人重视,随年龄的增长,其症状未见任何改善。2年前双侧手掌皮肤增厚,随年龄增长双侧拇指屈侧明...
- 张国龙浦洁毕鸣晔施和建杜旭峰
- 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被引量:3
- 2009年
- 从微血管病变、免疫病理、葡萄糖转运以及癌基因表达、遗传等方面探讨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的发病机制。从作用原理来分,治疗药物主要分为改善皮肤血流学、抗炎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等)、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以及物理疗法、外科手术等。
- 浦洁张美华
- 关键词: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发病机制
- 地奈德乳膏联合三重滋润霜治疗婴幼儿面部干燥性湿疹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了解0.05%地奈德乳膏联合三重滋润霜治疗秋冬季节婴幼儿面部干燥性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治疗组给予地奈德乳膏和三重滋润霜外用,均为2次/天,错时使用,待皮疹痊愈后改用三重滋润霜2次/天维持;对照组仅给予0.05%地奈德乳膏外用,2次/天,待皮疹痊愈后地奈德乳膏改为1次/天,连用3天。于就诊的当日,用药的第3、5、7、10天,皮疹痊愈后7天复诊,记录皮疹变化,对红斑、丘疹、鳞屑及瘙痒的总积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的第3、5、7天的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的第10天显效率与对照组相当,在痊愈后7天复查时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三重滋润霜针对婴幼儿面部干燥性湿疹的皮损和瘙痒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在临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杨挺浦洁施和建
- 关键词:地奈德面部湿疹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