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敏生
- 作品数:19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心肌梗塞172例急性期预后因素分析
- 1992年
- 目前,国内外对影响急性心肌梗塞(A-MI)急性期预后因素的研究甚少,为降低AMI急性期病死率,就我院1981年~1989年收治的AMI病例中,选出病历较完整的172例急性期预后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影响AMI急性期预后的因素。材料和方法病例选择:172例AMI均为1981年~1989年住院病人,年龄最大者82岁,最小者27岁。男149例,女23例。所选病例均为第一次发生AMI。诊断依据(1)临床症状出现典型AMI胸痛等;(2)心电图具有AMI的图形及演变;(3)血清酶(CK、LDH、SGOT)
- 游敏生曹茜
- 关键词:心肌梗塞预后
- 胺碘酮致甲状腺机能减退1例
- 2002年
- 游敏生
-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胺碘酮甲状腺机能减退
- 培哚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重塑影响的长期观察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重塑的阻抑作用。方法将83例患者分为高血压左室肥厚组41例和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42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查体者40例,高血压患者每天口服培哚普利4~8mg,疗程144周(3年)。于第1周和第14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结构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检测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1)在第1周,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比较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均明显增加(P<0.05),无左室肥厚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比较,左室收缩功能(LVEF、FS、PER)和舒张功能(PFR、13FF)均明显降低,无左室肥厚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第144周,左室肥厚组LVEDd、IVST、LVPWT和第1周比较均明显减低,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3)第144周,左室肥厚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与第1周比较有明显增加,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能明显减少心肌肥厚和阻抑左室重塑,随之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也得到改善。
- 游敏生陈淑霞薛华张至王立立张清芬史斌
-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重塑左室肥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
- 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核素心室造影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 游敏生宋光耀张至杜荣品陈淑霞吕妍琨王家枢
- 该项目运用放射性-时间变化曲线分析和计算依那普利对左室肥厚逆转前后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运用相位分析显示和准确评价左室肥厚治疗前后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协调性、室壁运动的强弱等某些生物学特性方面变化;放射性-时间变化曲线...
- 关键词:
- 关键词:依那普利高血压左室肥厚核素心室造影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运动心电图阳性的临床后果(摘要)
- 1997年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运动心电图阳性的临床后果(摘要)彭应心马淑平张志曾游敏生宋献国近年来,关于运动心电图阳性的预后意义在冠心病研究中已取得某些共识,但在老年高血压病中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对15例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但不伴有胸痛和25例心电图运动试验...
- 彭应心马淑平张志曾游敏生宋献国
-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人运动心电图
- 老年人洋地黄中毒2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7年
- 自1785年洋地黄用于临床以来,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到目前为止,仍是治疗心力衰竭最有效的药物之一。近年来,虽然对洋地黄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以及临床投药方法的研究有了重大进展,但洋地黄中毒的发生率仍然较高,本文我院1980~1995年期间收治的老年人洋地黄中毒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老年人洋地黄中毒的临床特点。 1 材料与方法 27例病人中,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64.5岁(60~74岁)。基础心脏病:冠心病10例,高心病5例,肺心病5例,风心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心功能(按NYHA分级)Ⅱ级2例,Ⅲ级10例,Ⅳ级15例,其中反复心衰16例。单用地戈辛维持量治疗22例,地高辛+西地兰治疗3例,顿服地戈辛7.5mgl例,不规则用药1例。
- 李绍冰游敏生杜荣品及治东
- 关键词:老年人洋地黄中毒
- 普罗帕酮引起呼吸心跳骤停1例被引量:3
- 2001年
- 游敏生孙洁静
- 关键词:药物呼吸骤停心脏骤停病例报告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纤溶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浆纤溶水平改变 ,并对二者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 32例老年健康对照者的空腹胰岛素 (FINS)水平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及其抑制物 - 1 (PAI- 1 )水平。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 FINS、t PA和 PAI- 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值分别 <0 .0 0 1 ,<0 .0 1 ,<0 .0 0 1 ) ,其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相应降低 (P <0 .0 5)。FINS与 t PA和 PAI- 1呈正相关 (P值分别 <0 .0 1 ,<0 .0 0 1 ) ,ISI与上述二指标呈负相关 (P值分别 <0 .0 5,<0 .0 1 )。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 (IR)和血浆纤溶水平下降 。
- 张清芬宋光耀游敏生曹东平崔秋英
- 关键词: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老年人放射免疫分析法
- 胺碘酮致甲亢1例
- 1996年
- 患者 男,64岁。主因发作性胸闷、心慌2年,加重10天于1996年3月26日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胸闷、心慌,每次发作历时2~48小时不等,自行缓解。查心电图示:“心房纤颤”、“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口服胺碘酮0.2g,1日4次,1个月后0.1g,1日1次,2个月后上述症状消失,心电图示“窦性心率”,改为0.1g,隔日1次,持续服药至入院后1周。10天前受凉后胸闷、心慌、乏力、不思饮食、声音嘶哑、大便秘结。
- 游敏生
- 关键词:胺碘酮甲状腺机能亢进药物副作用
- 通心络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炎性反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特别是左室心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ECM),在结构、功能、形态等方面而出现的适应性、增生性变化称为AMI后心室重塑。AMI后心室重塑是发生心力衰竭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也是影响AMI患者预后的主...
- 游敏生
- 关键词:心肌梗死转化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心室重塑聚合酶链反应通心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