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国旗

作品数:33 被引量:111H指数:7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经济管理
  • 14篇历史地理
  • 5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公债
  • 9篇财政
  • 3篇战时
  • 3篇战争
  • 3篇政府
  • 3篇政治
  • 3篇述论
  • 3篇内债
  • 3篇外债
  • 3篇民国
  • 3篇民国时期
  • 3篇抗日
  • 3篇抗日战争
  • 3篇抗战
  • 3篇国民政府
  • 3篇国内公债
  • 3篇国债
  • 3篇北洋
  • 3篇北洋政府
  • 2篇地方公债

机构

  • 29篇杭州师范大学
  • 3篇财政部财政科...
  • 3篇哈尔滨师范大...
  • 3篇浙江大学
  • 3篇黑龙江省社会...
  • 3篇中共江山市委...
  • 2篇安徽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吉林省社会科...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33篇潘国旗
  • 3篇金普森
  • 2篇江沛
  • 2篇王续添
  • 2篇张生
  • 2篇刘大伟
  • 2篇许毅
  • 2篇陆发春
  • 2篇刘萍
  • 2篇徐志民
  • 2篇翁有为
  • 2篇袁成毅
  • 2篇丁贤勇
  • 2篇荣维木
  • 2篇高晓燕
  • 2篇李淑娟
  • 1篇裘平军
  • 1篇张连红
  • 1篇柳文
  • 1篇赵天鹏

传媒

  • 6篇抗日战争研究
  • 4篇民国档案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福州党校学报
  • 3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杭州师范学院...
  • 1篇近代史研究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历史研究
  • 1篇观察与思考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学院...
  • 1篇义乌工商职业...
  • 1篇江南(诗)

年份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地方性公共产品偏好显示与传递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开始关注如何提供居民满意的公共产品,但地方性公共产品偏好显示目前存在一定的困难,现就此作一简单探讨,并提出完善居民对地方性公共产品偏好的显示与传递机制的几点建设:(1)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主渠道"作用来显示与传递居民偏好;(2)培育非政府组织,增加居民偏好显示与传递途径;(3)降低媒体、信访等渠道的呼吁成本;(4)改革户籍制度,逐步扩展非户籍人口对公共产品的分享;(5)完善省以下分税制,多样化提供公共产品。
潘国旗杨丹妮
关键词:公共产品偏好显示
北洋政府时期的地方公债探析被引量:7
2018年
北洋政府时期,大小军阀各霸一方,连年混战,财源枯竭,地方财政陷于困境。为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各地方政府除截留国税、增加苛捐杂税外,还募债以资挹注。这一时期江西、浙江等17省(区、市)发行的14 579.96万元地方公债中超过66%被用于军政费用,弥补财政不敷;其余债款则用于兴办实业、筑路修桥、赈灾善后和整理金融,对发展地方事业、稳定地方金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潘国旗
关键词:北洋政府地方公债军费地方金融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中西部的崛起
2004年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向中西部倾斜。财政要充当规划、发动、调节中西部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力量;要在构建中西部大的产业结构框架(如"西气东引""西电东输"等工程)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大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支持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同时,要探寻财政资金运作的新方式,引导其他投资及时跟进,最终实现中西部地区的崛起和全国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
许毅潘国旗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西部大开发协调发展
第三次全国财政会议与抗战后期国民政府财政经济政策的调整被引量:9
2004年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 ,国统区粮食奇缺 ,物价飞涨 ,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 ,地方政府的战时财政也窘态尽现 ,苛捐杂税因此死灰复燃 ,中央政府统率地方出现困难。为谋对策 ,国民政府于 1 941年召开第三次全国财政会议 ,其主要议题有二 :改订财政收支系统 ,全国财政分为国家财政与自治财政两大系统 ;田赋收归中央并改征实物。国统区财政收支系统的重新划分不仅从经济上而且从政治上加强了国民政府的中央集权 ,田赋征实政策则基本解决了抗战后期的粮食问题。上述政策的显著特点是配合军事性 ,即都是当时战争环境下的特殊措施 ,从财政在平时自身所固有的独立性来观察 ,具有一定的消极性。
潘国旗
关键词:国民政府国统区支系抗战后期军事性
笔谈“抗日战争与中日关系史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2009年1月11日,由本刊编辑部与海南大学历史文化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的"抗日战争研究与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海口召开。会议就抗日战争与中日关系史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讨论。论者从不同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了评析,同时也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这些意见对推动研究的深入,当有启发意义。因此,特邀请参加会议的部分学者笔谈如下(以发言先后为序)。
步平荣维木徐勇江沛高晓燕李淑娟王希亮张连红张生刘萍徐志民张朔人陶水木潘国旗
关键词:中日关系史留日学生浙东抗日根据地日本军队
中国国债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展望被引量:1
2013年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底中国实施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持续攀升,财政风险开始显现。今后我国国债政策的取向应是:继续确保国债为保增长、调结构等发挥重要作用,坚持国债市场化发展大方向不动摇。同时,要吸取欧债危机的教训,把控制赤字和国债规模目标纳入中长期财政发展规划;优化国债结构,减轻债务负担;有效管理和控制隐性债务及或有债务;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监控机制,实现国债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潘国旗
关键词:国债债务危机积极财政政策
国民政府1927—1937年的市公债述论被引量:3
2019年
国民政府前期,中国的现代市制基本确立。为筹措市政建设资金,本期内上海、南京、青岛等10市发行了约3563.4万元的市地方公债,其中80%多用于与筑路修桥、兴办自来水、电话、学校、图书馆等相关的市政建设,为当时的城市现代化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同时,由于公债的消纳方式欠妥、市政建设计划不够翔实等原因,导致本期内有限的公债资金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潘国旗
关键词:市政建设
论近代中国内外债的相互演变
2010年
内债演变为外债,又以外债为担保发行内债,这种内外债的相互演变是近代中国公债的一大特征。内外债的起因是战争耗费和战争赔款。列强的侵略、掠夺和破坏造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严重危机,导致历届政府的财政困难达到极点,出现巨额的财政赤字,不得不仰内外债的发行来弥补。而弥补财政赤字的内外债掩盖了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导致了债务上的恶性循环。内外债的相互演变就是这种恶性循环中的一环。
金普森潘国旗
关键词:外债内债
论近代中国内外债的相互演变
2010年
内债演变为外债,又以外债为担保发行内债,这种内外债的相互演变,是近代中国公债的特征。内外债的起因是战争耗费和战争赔款。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掠夺和破坏。造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严重危机,导致历届政府的财政困难到了极点,出现巨额的财政赤字,仰内外债的发行来弥补。弥补财政赤字的内外债掩盖了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出现了债务上的恶性循环。内外债的相互演变就是这种恶性循环中的一环。
金普森潘国旗
关键词:外债内债
论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路径选择被引量:13
2005年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主要体现在:1.旅游产业的产业关联度不断增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日渐显著;2.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可以有效地增加就业人口;3.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缩小不同地区间发展差距;4.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旅游业是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的重要途径。但是,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还很不充分,突出的问题是旅游的产业化特征与目前行业环节分散的局面形成了矛盾。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政府部门要发挥好旅游产业化过程中的宏观引导与组织作用;第二,成立行业大协会,促进旅游产业的规范与协调发展;第三,应当特别重视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许毅潘国旗柳文
关键词:旅游业增加就业可持续发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