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素芳
- 作品数:49 被引量:466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 2003年
-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将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154例按UAER分为正常尿白蛋白排泄率组(A组)、微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组(B组)和大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组(C组)。3组分别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并测定UAER、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压。发现:C组GFR较A组及B组显著下降(P<0.01),UAER显著升高(P<0.01);C组及B组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也比A组显著升高(P<0.01)。GFR与UAER、年龄、血肌酐、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糖尿病病人GFR改变的主要因素,按其对GFR影响的大小依次为UAER、年龄、血肌酐、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提示:GFR与UAER联合测定能更全面地反映糖尿病肾病的病变程度,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的严格控制对延缓GFR下降及减少尿白蛋白排泄有一定意义,早期临床干预是必要的。
- 张雪莲傅汉菁潘素芳戴浩洁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排泄率糖尿病肾病
-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18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及其诊断阈值。设计 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 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中2642例20-80岁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2007例(76.0%)受试者(1199例女性)参与研究,平均年龄(64.1±9.0)岁。方法 全体参与医师经过专门培训,按照统一要求调查并填写调查表,同时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HbA1c用美国伯乐公司高压液相仪测定,并对所有患者用45°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机留取后极部眼底照片一张。DR的严重程度参照Airlie House分级法。采用 ROC 曲线分析HbA1c诊断DR的最佳阈值。主要指标 HbA1c在DR中的诊断阈值(敏感性、特异性、AUC)。结果 本人群中DR患病率为(24.7±1.0)%(95%CI,22.8-26.6)。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中,DR的出现与较高的HbA1c浓度(OR=1.23;95%CI,1.14-1.33)有关,随着HbA1c增高,DR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当HbA1c≥6.5%时,诊断DR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59.2%),且敏感性(75.1%)和特异性(43.4%)高。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中,DR还与其他方面有关:较轻的年龄(OR=0.97;95%CI,0.95-0.98)、较长的糖尿病病程(OR=1.10;95%CI,1.08-1.12)、较高的收缩压(OR=1.01;95%CI,1.01-1.02)、较低的体重指数(OR=0.95;95%CI,0.92-0.98)和升高的血尿素氮浓度(OR=1.01;95%CI,1.00-1.01)。结论 当糖化血红蛋白≥6.5%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显著相关,提示糖化血红蛋白为6.5%或许可以作为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阈值。(眼科,2016,25:321-325)
- 徐捷袁申元傅汉菁万钢朱良湘袁明霞杨光燃潘素芳卜祥雷张建东杜雪平李玉玲季宇谷晓宁李月崔学利白薇陈玉洁王自明程淑艳高迎柳德元王益品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化血红蛋白
- 溃疡病患者胃粘膜前列腺素、TXB[*v2*]含量的变化
- 袁申元刘诚仪潘素芳
- 关键词:前列腺素E类胃酸测定前列腺素胃粘膜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0
- 2006年
-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CH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42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72例、单支病变组60例、多支病变组110例,检测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高敏C反应蛋白,凝血因子Ⅰ、计算体质指数。结果:多支病变组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单支病变组(均P<0.0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CHD多支病变具有相关性(OR=2.250,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CHD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 周健常志文潘素芳
- 关键词: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冠状动脉疾病
- 随访5年的212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变化
- 目的:我们对北京地区21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5年随访以了解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及微血管病变患病情况.方法:对北京地区21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5年后随访,收集脑卒中病史,行体重指数(BMI)、血压、心电图、眼底检...
- 杨光燃袁申元潘素芳朱良湘
- 文献传递
- 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0201/0302基因型与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 an leucocyte antigen HL A ) - DQB1 * 0 2 0 1 / 0 30 2基因型与中国人群 2型糖尿病 (T2 DM)β细胞功能的关系。 方法 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对 1 84例T2 DM患者进行 HL A- DQB1 * 0 2 0 1、* 0 30 2基因检测 ,并同时测定 C肽等临床指标。 结果 HL A-DQB1 * 0 2 0 1 / 0 30 2组较 HL A- DQB1 * X/ X组 (X为非 * 0 2 0 1、* 0 30 2等位基因 )餐后 2 h C肽明显减低 (P=0 .0 0 5 ) ,用 L ogistic回归分析 ,校正了影响 C肽的其他因素后 ,HL A- DQB1 * 0 2 0 1 / 0 30 2基因型对胰岛功能的 OR值为 2 .88(P =0 .0 2 4 ,95 % CI为 1 .1 5~ 7.2 1 )。 结论 HL A- DQB1 * 0 2 0 1 /0 30 2基因型可能是中国人群中加速 T2
- 陈静谢荣荣于湄潘素芳王建军袁申元
-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Β细胞多聚酶链式反应胰岛功能
- 北京15个城区社区成人糖尿病人群伴发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特征分析: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2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 了解北京城区社区糖尿病人群伴发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008年参加北京三甲医院与15个城区社区联合开展糖尿病纵向管理项目的 3295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中华医学会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伴1项代谢异常组、糖尿病伴2项代谢异常组及糖尿病伴3项代谢异常组,行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结果 ①在本研究中,单纯糖尿病占4.7%(155/3295),95.3%(3140/3295)的患者有1项及以上其他的代谢异常,其中糖尿病伴1项代谢异常占32.6%(1075/3295),糖尿病伴2项代谢异常占42.1%(1386/3295),糖尿病伴3项代谢异常占20.6%(679/3295).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为62.7%(2065/3295).②糖尿病伴随代谢异常的组分越多,其体重指数(8MI)、腰围、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胰岛素水平、甘油三酯(TG)升高越显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越明显、胰岛素抵抗越严重(P〈0.01).③随着代谢异常的组分增多,女性比例从单纯糖尿病组的49.0%(76/155)增加到糖尿病伴3项代谢异常组的61.9%(420/679)(P〈0.01).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高血压史、HDL-C降低、高TG及血压控制不达标均是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北京城区社区糖尿病人群中,95.3%患者伴其他代谢异常,62.7%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对糖尿病管理不能只控制血糖,必须进行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的综合管理.
- 傅汉菁袁申元万钢朱良湘袁明霞杨光燃潘素芳卜祥雷张建东杜雪平李玉玲季宇谷晓宁李月崔学利白薇陈玉洁王自明朱庆生高迎柳德元姬云涛杨泽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X
- 罗格列酮钠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
- 李红兵杨金奎李毅斌石敬冯建萍潘素芳王光璐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多焦视网膜电图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44
- 2008年
- 目的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间因2型糖尿病住院的全部病人1 170例,除外临床、亚临床甲状腺疾病后剩余1 003例,按系统抽样方法选取其中200例作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明确诊断为SCH的127例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间糖代谢指标和胰岛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PoAb)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C肽释放试验显示观察组基础C肽、馒头餐后3 h C肽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相关分析发现FBG、PBG、HbA1c与TSH呈显著负相关,C肽释放试验各点C肽水平与TSH呈正相关。不同TSH水平的SCH患者人口学资料及代谢特点比较显示:TSH>10 mIU/L的SCH患者除BMI(体质量指数)水平显著高于10≥TSH>4 mIU/L者外,其余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C肽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发现FBG、PBG、HbA1c,C肽释放实验各点C肽水平与TSH均未达到显著相关。非SCH组与SCH组之间胰岛素治疗的比率分别为95.5%和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CH影响糖代谢,在年龄和病程匹配的情况下,合并SCH使2型糖尿病患者C肽水平升高,血糖水平降低,且随SCH病情加重而明显。
- 刘薇华琳于湄潘素芳谢荣荣杨金奎
- 关键词: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2型糖尿病糖代谢
- 北京地区糖尿病高风险人群代谢综合征的特点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糖尿病高风险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及特点。方法对1995~1996年北京地区年龄≥25岁城市农村各半的20682名居民进行标准馒头餐试验。对馒头餐后2h血糖≥120mg/dl者行OGTT检查,并行血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胰岛素、尿白蛋白、心电图、血压检查。结果(1)糖尿病高风险人群中根据CDS诊断标准诊断为代谢综合征(MS)者554人,占37.41%,北京地区MS患病率为3.13%;(2)大兴县MS患病占49.86%,各地区各检测指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年龄、BMI、血压、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是MS的独立影响因素;(4)MS的代谢异常存在增龄效应,年龄≥50岁者MS相关的代谢异常显著增加。结论北京地区的代谢综合征存在郊县患病率高于城市的地区性特点。当地MS的代谢异常存在增龄效应,对年龄≥50岁人群应加强MS的防治。
- 杨光燃袁明霞袁申元朱良湘潘素芳付汉菁郑全良贾伟平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