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红波

作品数:68 被引量:5,295H指数:2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5篇企业
  • 13篇并购
  • 12篇民营
  • 11篇民营企业
  • 9篇银行
  • 9篇政治
  • 9篇绩效
  • 9篇股东
  • 9篇高管
  • 7篇政治关系
  • 7篇产权
  • 6篇政府
  • 6篇融资
  • 6篇融资约束
  • 6篇薪酬
  • 6篇国有企业
  • 5篇代理
  • 5篇贷款
  • 5篇政治关
  • 5篇实证

机构

  • 58篇武汉大学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浙江财经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浙江财经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66篇潘红波
  • 26篇余明桂
  • 7篇夏新平
  • 6篇周颖
  • 4篇陈世来
  • 3篇杨海霞
  • 3篇张哲
  • 2篇张睿
  • 2篇李文贵
  • 2篇回雅甫
  • 1篇汪宜霞
  • 1篇汪涛
  • 1篇邓婷
  • 1篇邹朝辉
  • 1篇唐建新
  • 1篇陈汉文
  • 1篇刘慧玲
  • 1篇杨道广
  • 1篇韩芳芳
  • 1篇章涛

传媒

  • 5篇经济研究
  • 5篇会计研究
  • 5篇金融研究
  • 4篇经济管理
  • 4篇财会月刊
  • 3篇山西财经大学...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管理学报
  • 3篇郑州航空工业...
  • 3篇财会通讯(下...
  • 3篇珞珈管理评论
  • 2篇南开管理评论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管理世界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投资研究
  • 1篇管理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5
2022年
本文以2008—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定义企业竞争关系,借助WW指数构建竞争者融资约束指标,探讨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并购概率、并购频次及并购规模均随竞争者融资约束的增加而增加,且“去杠杆”政策引发的竞争者融资约束会促进企业并购行为。考虑企业自身的融资约束情况,发现当企业自身融资约束较小、资产规模较大、产权性质为国有时,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竞争效应是竞争者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并购行为的主要机制,具体表现为: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促进效应随着同行竞争效应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受企业委托代理成本的影响;竞争者融资约束增加企业技术并购倾向,但未增加企业关联并购倾向与无关多元化并购倾向;竞争者融资约束增加企业并购绩效。理论上,本文从企业并购视角丰富了竞争者融资约束的经济后果研究,同时从竞争者融资约束视角扩展了行业环境影响企业并购行为的相关研究;实践上,本文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参考。
潘红波杨海霞
关键词:企业并购融资约束
不同并购动机下的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9
2007年
夏新平邹朝辉潘红波
关键词:并购绩效并购动机实证研究上市公司并购
政治关系、银行业开放与银行治理
已有研究表明,在市场化条件下,银行对控股股东掏空具有治理作用(简称银行治理)。本文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政治关系对银行治理的影响,以及银行业开放对该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银行治理效应在非政治关系公司中会发生作用,...
潘红波余明桂
关键词:政治关系银行业开放银行治理民营企业
文献传递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承担被引量:809
2013年
本文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否影响企业的风险承担,以及风险承担的经济后果。我们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1~2010年的数据作为样本,研究结果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显著正相关。对风险承担经济后果的检验发现,更高的风险承担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和企业价值。以上研究结论意味着,管理者过度自信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作用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同时,我们也为风险承担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本文丰富和拓展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风险承担的相关研究,对企业的管理者聘任决策以及对企业应重视风险性项目的投资都有一定的现实启示意义。
余明桂李文贵潘红波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资本配置效率
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文献综述被引量:21
2021年
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术领域的热点。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融资约束不利于企业创新的结论已基本达成一致观点。此外,本研究系统性地将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分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从融资约束视角分别梳理宏、微观因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提供借鉴,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潘红波杨海霞
关键词:融资约束
地方官员任期考核与企业盈余管理被引量:6
2018年
文章利用2007—2015年中国31个省份省委书记(1)任期资料,运用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省委书记任期考核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发现,在省委书记任期考核年,企业盈余管理显著增加。进一步分组检验发现,任期考核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省委书记干预能力或干预动机强的情况下。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企业盈余管理的认识,同时也为完善中国官员考核和企业监管制度提供了政策启示。
潘红波周颖陈世来
关键词:省委书记盈余管理
所有权性质、商业信用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被引量:46
2010年
商业信用的再分配理论认为,易于获得银行信用的企业会将这些信用以商业信用的形式再分配给难以获得银行信用的下游企业。本文以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检验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信用再分配功能,结果发现,尽管国有企业获得的银行信用显著多于私有企业,但提供的商业信用净额却显著少于私有企业。而且,国有企业获得的银行信用与提供的商业信用不相关,而私有企业获得的银行信用与提供的商业信用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说明,国有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信用但并没有发挥信用再分配功能,而私有企业尽管只获得少量的银行信用却较好地发挥了信用再分配功能。这些结果意味着,如果银行体系适当增加对私有企业的信用配置,同时减少对国有企业的信用配置,可以充分发挥私有企业的信用再分配功能,提高银行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
余明桂潘红波
关键词:所有权性质商业信用
政府规制、商业信用制度与国有企业竞争力——基于“清欠工作”的准自然实验被引量:3
2024年
借助于“清欠工作”的准自然实验,本文研究政府规制的商业信用制度对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规制的国有企业商业信用按期付款促进了其竞争力的提升。机制检验表明,政府规制的商业信用制度不仅能够重塑国有企业商业信用的秩序,减少国有企业的账款拖欠,保障供应商的有效回款,而且能够增强供应商对于国有企业商业信用按期还款的信任,减少供应商回收账款的资源耗散。这强化了国有企业对于供应商的吸引力,增加了供应商对国有企业客户的争夺,进而增强了国有企业的原材料议价能力,最终促进了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异质性检验表明,“清欠工作”的执行强度越大、供应商转换客户去参与争夺国有企业客户的机会越大,政府规制的商业信用制度对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作用越强,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逻辑。本文在理论上扩展了商业信用的相关研究,为中国企业在竞争中使用信用条款和价格条款的替代效应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在实践上验证了治理账款拖欠政策的实施效果。
潘红波李丹玉
关键词:政府规制商业信用制度企业竞争力清欠工作
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被引量:664
2008年
本文以2001—2005年间发生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的事件为样本,研究地方政府干预、政治关联对地方国有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干预对盈利样本公司的并购绩效有负面影响,而对亏损样本公司的并购绩效有正面影响。这说明,出于自身的政策性负担或政治晋升目标,地方政府会损害或支持当地国有上市公司,这为政府"掠夺之手理论"和"支持之手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我们还发现,盈利样本公司的并购绩效与政治关联正相关。这表明,政治关联可以作为法律保护的替代机制来保护企业产权免受政府损害。
潘红波夏新平余明桂
关键词:政府干预掠夺之手政治关联并购
预算软约束与控股股东利益输送:来自我国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以2002年至2006年深沪所有民营企业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预算软约束对控股股东利益输送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公司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更可能获得政府的财政补贴,但大公司更可能出现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的偏离、控股股东资金占用,其市场价值较低。而且这些效应在财政赤字比较严重的区域更为明显。这表明预算软约束能缓解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成本,进而增加控股股东利益输送。
潘红波余明桂
关键词:预算软约束财政赤字银行贷款财政补贴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