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英华

作品数:23 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护理学会护理科研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护理
  • 8篇强直
  • 8篇强直性
  • 8篇强直性脊柱炎
  • 8篇脊柱
  • 8篇脊柱炎
  • 7篇康复
  • 7篇病人
  • 5篇系统性红斑
  • 5篇系统性红斑狼...
  • 5篇狼疮
  • 5篇红斑
  • 5篇红斑狼疮
  • 3篇运动疗法
  • 3篇疗法
  • 3篇狼疮病人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康复护理
  • 2篇激素
  • 2篇红斑狼疮病

机构

  • 2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1篇潘英华
  • 16篇方蘅英
  • 6篇吴丹纯
  • 4篇李薇
  • 4篇戈兰
  • 3篇姚咏梅
  • 3篇谢园园
  • 2篇林育梅
  • 2篇黄东梅
  • 1篇李清
  • 1篇刘银艳
  • 1篇张美芬
  • 1篇黄蕾
  • 1篇古洁若
  • 1篇林金香
  • 1篇霍敏华

传媒

  • 6篇全科护理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第15次全国...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运动功能评估多用途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运动功能评估多用途尺,其包括量角器,所述量角器的一侧固定连接设有第一测量尺,所述第一测量尺的一端顶面固定连接设有水平尺,所述第一测量尺的外侧活动卡接设有评估卡;所述量角器的底面中部活动套接...
潘英华方蘅英古惠婷邓玉华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带状疱疹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带状疱疹病人的临床表现,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SLE合并带状疱疹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SLE病人并发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为18.6%,皮疹类型多为寻常型,其次为大疱型、出血型以及坏死型;皮损部位以腰腹部最常见,其次为胸背部、头面部、四肢以及会阴部;本组病人基本痊愈135例,遗留神经痛4例,由于SLE死亡2例。[结论]SLE病人易并发带状疱疹,以寻常型为主,并在腰腹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应了解病人的临床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潘英华方蘅英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带状疱疹神经痛护理
一种护理发药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理发药车,包括车架,在所述车架的顶部设有嵌接槽,在所述嵌接槽内设有药物托,在所述车架的任一侧壁顶部位置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车架的顶部盖合连接,并封闭所述嵌接槽;在所述药物托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
潘英华邓玉华刘穆林金香方蘅英
生物制剂治疗患者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方蘅英戈兰李薇潘英华林育梅
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湿免疫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23年
功能锻炼是改善风湿免疫病患者炎性疼痛、躯体障碍和关节畸形的重要非药物治疗措施。文章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湿免疫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重点围绕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方法、评价和优缺点进行综述,为探索符合我国风湿免疫病现状的虚拟现实技术康复流程提供参考。
潘英华方蘅英王瑞冲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风湿免疫病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在强直性脊柱炎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功能锻炼在强直性脊柱炎护理中的使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优良率为94.12%,对照组为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护理中应用功能锻炼,效果显著,提升患者康复优良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邓玉华黄东梅潘英华
关键词:功能锻炼强直性脊柱炎优良率
1例贝赫切特综合征患儿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脑卒中的护理被引量:5
2023年
总结1例贝赫切特综合征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脑卒中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重视心功能监测,警惕心脏并发症的发生;加强术后血栓形成、出血风险的监测及管理,预防相关并发症;进行分阶段康复训练,促进患儿肢体康复;开展营养评估,实施个性化营养支持;做好皮肤及黏膜护理,促进溃疡愈合;注重人文关怀及出院宣教,加强出院后随访。经过20 d精心的护理,患儿恢复良好,顺利出院。随访1年,患儿的生活和学习均恢复正常。
胡欣欣丁玥邓玉华方蘅英潘英华
关键词:贝赫切特综合征心脏瓣膜置换术卒中儿科护理学
标准化流程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探究
2025年
评价强直性脊柱炎运动功能标准化评估流程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4-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病区收治的31例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患者作为试验组,试验组使用强直性脊柱炎运动功能标准化评估流程。选取在2022年4-6月收治的3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评估流程。分别比较强直性脊柱炎运动功能标准化评估流程实施前后护士评估的专科理论知识、正确率、护理人员培训满意度以及护士自我评价。结果 试验组31例、对照组38例完成研究。经过强直性脊柱炎运动功能的标准化评估培训后的护士理论考试成绩达到97.5(90.0-100.0)分,评估的正确率达到83.3%,和对照组的80.0(75.0-90.0)分、59.6%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其中Z=2.965、P=0.003,X2=27.515、P<0.001;经过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运动功能标准化评估,使得护理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总均分从9.0 (7.0-9.0)提高到了 13.0 (12.0-14.5),其中Z=3.423,P<0.001;护士自我评价总均分由22.0(18.0-36.0)分提高到35.0(32.0-38.0)分,其中Z=3.572,P<0.001。结论 通过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功能标准化评估流程的实施,提高了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评估正确率、培训满意度以及自我评价。
古惠婷丁玥刘穆李昱瑶潘英华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护理
皮肌炎伴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进食训练的康复护理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报告了9例皮肌炎合并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进食训练的康复护理经验。针对患者吞咽障碍的特点,根据多维度评估结果,制订早期进食训练方案,包括精细化吞咽功能训练、摄食训练、体位管理、活动管理和呼吸功能训练及管理。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9例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全部康复并出院。
潘英华陈云邓玉华丁玥方蘅英
关键词:皮肌炎吞咽障碍护理
延续性护理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确诊的100例A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1例主动要求退出,49例完成试验;对照组2例出院后失访,2例由于身体其他疾病退出,46例完成试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随访6个月,采用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计量指数量表(BASM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性指数(BASFI)检测两组患者疾病缓解程度,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BASDAI和BASFI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 <0. 01),BASD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 <0. 01);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SF-36中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精神健康评分和总分显明显高于干预前(P <0. 01),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一般健康状况、情感智能和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P <0. 05,P <0. 01);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平均住院次数和平均住院天数优于干预前6个月(P <0. 01),平均门诊次数和平均急诊次数优于对照组同期(P <0. 05)。结论:在AS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针对性给予延续性护理,以缓解患者情绪,提升患者院外坚持系统康复训练和药物使用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急诊和再次入院,最终使AS患者得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潘英华方蘅英吴丹纯姚咏梅谢园园古洁若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强直性脊柱炎疾病康复生活质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