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勇军

作品数:38 被引量:443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红树
  • 12篇薇甘菊
  • 11篇红树林
  • 9篇植物
  • 5篇海桑
  • 5篇红树植物
  • 4篇群落
  • 4篇无瓣海桑
  • 3篇杂草
  • 3篇生态学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适应性
  • 3篇自然保护
  • 3篇自然保护区
  • 3篇防除
  • 3篇保护区
  • 2篇有机质
  • 2篇鱼塘
  • 2篇鱼塘改造
  • 2篇入侵

机构

  • 28篇广东内伶仃福...
  • 17篇中山大学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5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广东省昆虫研...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华南濒危动物...
  • 1篇上海生物信息...

作者

  • 38篇王勇军
  • 26篇昝启杰
  • 9篇徐华林
  • 9篇廖文波
  • 7篇廖宝文
  • 7篇李鸣光
  • 7篇王伯荪
  • 6篇郑松发
  • 6篇郑德璋
  • 5篇周先叶
  • 4篇陈玉军
  • 3篇李云
  • 3篇谢强
  • 3篇陈桂珠
  • 3篇韩诗畴
  • 3篇梁士楚
  • 2篇贾凤龙
  • 2篇黄东光
  • 2篇梁铭忠
  • 2篇李志刚

传媒

  • 6篇生态科学
  • 4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深圳特区科技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野生动物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台湾海峡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森林病虫通讯
  • 1篇深圳市科协2...
  • 1篇第七届全国系...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0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内伶仃岛的猕猴种群被引量:3
1999年
广东内伶仃岛是一个封闭性的岛屿.很适合猕猴的栖息。由于人为干扰较少,岛上的猕猴已从1984年的200只增加到1998年的550~600只.增长率为8.2%。如果保护措施得力,按现有的增长速度,预计5年后种群数量可能会达到900只。
常弘柯亚永王勇军袁喜才陈万成黄添仁
关键词:广东内伶仃岛珠江口种群数量动态野生动物保护站
香港郊野公园薇甘菊的化学防除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在香港郊野公园内选择薇甘菊危害较严重的草灌丛、灌木林和常绿阔叶林3种群落类型,设置样地5 000 m^2,用0.05-0.1 g·m^-2嘧磺隆对样地中的薇甘菊进行化学防除试验,并在施用除草剂后3、5和14个月跟踪调查施药对薇甘菊的杀灭效果以及对样地中其他植物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嘧磺隆对样地中薇甘菊有极好的杀灭效果.施药后3个月,样地中有45种植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占样地内所有种类的30%.受影响最大的是藤本和草本植物,其次是灌木,乔木受影响最小.施药后14个月,乔木和灌木生长正常,草本植物基本恢复.施药清除薇甘菊后,能大幅度地增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黄东光周先叶昝启杰王勇军廖文波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化学防除嘧磺隆
薇甘菊综合防治技术被引量:14
2006年
该文分析了薇甘菊的治理难度,概述了化学防除、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方面综合防治薇甘菊的技术方法,并提出了尚待解决的问题。
梁启英昝启杰王勇军李鸣光
关键词:薇甘菊
深圳湾红树植物木榄种源筛选早期试验被引量:14
2002年
分别从海南省的三亚、文昌、琼山,广西的防城,广东省的雷州、廉江和深圳采集木榄胚轴,同时种植在深圳湾作种源试验。通过4a的试验表明,7个种源间的成活率、树高、地径和单株生物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以琼山种源表现最佳,其成活率、树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为90.0%、1.54m、4.97cm、1.358kg,比表现最差的文昌种源分别提高17.8%、17.3%、12.2%、55.9%,比本地的深圳种源分别提高5.5%、18.2%、9.0%、6.1%。根据种源综合评定结果,各种源的优劣排列顺序为:琼山、廉江、深圳、三亚、防城、雷州、文昌。鉴于文昌、雷州种源在深圳湾适应性差,不宜在本地区种植推广。
廖宝文陈玉军郑松发郑德璋昝启杰王勇军
关键词:红树植物木榄种源生长量适应性
薇甘菊的危害与田野菟丝子的防除作用被引量:25
2003年
通过对东莞、深圳、汕尾、香港等地的 11个薇甘菊 (Mikaniamicrantha)危害并有田野菟丝子 (Cuscutacampestris)生长的野外样地的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薇甘菊的危害极其严重 ,对各样地的覆盖度高达 75 %~ 95 % ,样地共有 111种植物 ,其中属于重度危害 (III级 )和极重度危害 (IV级 )的植物达 4 0种之多 ,占总数的 36 % ,不受危害(0级 )或轻度危害的植物仅两种。田野菟丝子能寄生并致死薇甘菊 ,使样地群落中薇甘菊的盖度由 75 %~ 95 %降低到 15 %~ 2 5 % ,较好地控制了薇甘菊的危害 ,并使受害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 。
昝启杰王伯荪王勇军张军丽廖文波李鸣光
关键词:薇甘菊杂草
薇甘菊化防技术应用及生态防除技术研究
昝启杰王勇军廖文波韩诗畴李鸣光孙延军黄东光李志刚周先叶余萍罗莉芳徐华林郭强卢建文
该课题研究通过对前期成果中防除薇甘菊的有效除草剂森草净的进一步研究,从该药对薇甘菊的敏感性、有效性及其在土壤中有残留量、半衰期和对其它植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不同生境化防薇甘菊的用药量及施药方法,并结合示范和...
关键词:
关键词:薇甘菊化学防除生态防除
红树植物对不同海滩面高度的适应性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通过研究华南沿海珠江口深圳湾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海桑和秋茄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滩面中的生长适应性,揭示红树植物对海水淹浸的适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一定的滩面高度范围内,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滩面高度为-12~35.5 cm)、海桑(滩面高度为-1~24 cm)幼树的保存率和生长量随着滩面高度的降低(即海水淹浸程度的加强)而逐渐减低,秋茄(滩面高度为12~24 cm)的保存率和生长量则无明显差异.(2)随生长期的延长,各树种幼树的保存率逐渐减低.当生长期未超过1年时,幼树生长和成活极不稳定,保存率骤减;当生长期超过1年后,无瓣海桑和海桑保存率趋于相对稳定,秋茄保存率继续下降,极难长久保存和定居.(3)无瓣海桑能够忍耐海水淹浸的限度是滩面高度最低为10 cm,海桑是滩面高度最低为6.5 cm,秋茄是滩面高度至少在24 cm以上,在低于此海拔高度的滩面上各树种极难长期保存和定居.为了保证各树种正常生长发育,种植红树林要选择高于此滩面高度的泥滩区域.
陈玉军廖宝文郑松发王勇军昝启杰
关键词:红树植物适应性
薇甘菊对香港郊野公园植物群落危害的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从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对不同类型群落的危害,群落中各植物种类受薇甘菊危害的程度,以及薇甘菊与群落中主要乔木和灌木的种间联结性等方面,对香港郊野公园植物群落受薇甘菊危害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样地所在的植被受薇甘菊的危害严重,草灌丛中薇甘菊的平均覆盖率高达80%,灌木群落中薇甘菊的平均覆盖率为60%左右,常绿阔叶林中的薇甘菊覆盖率平均约为30%。对香港郊野公园受薇甘菊危害的植物种类分析表明:受薇甘菊危害最大的主要是乔木和灌木,草本和藤本的受害比例和受害程度相对较小。受薇甘菊危害的乔木有30种,占群落中乔木的62.50%;受薇甘菊危害的灌木有29种,占群落中灌木的70.73%;受薇甘菊危害的草本植物有10种,占群落中草本植物的33.33%。通过无样方法采用2×2列联表的χ2检验对薇甘菊与群落中主要乔木和灌木的种间联结性分析表明:与薇甘菊呈正联结的乔木有12种,占主要乔木(28种)的42.86%,这些种大多是阳生性乔木;与薇甘菊呈负联结的乔木有16种,占主要乔木的57.16%。与薇甘菊呈正联结的灌木有11种,占主要灌木(19种)的57.89%,多是阳生性灌木;与薇甘菊呈负联结的灌木有8种,占主要灌木的42.11%,这些种大多数也是阳生性灌木,仅九节是耐阴性灌木。
周先叶黄东光昝启杰王勇军廖文波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种间联结
深圳福田红树林潮滩奇异稚齿虫的富有机质效应
根据1999年1月至2002年10月在深圳湾福田潮滩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pinnata)和有机质数据,分析了深圳湾福田潮滩奇异稚齿虫对富有机质的效应特征.结果表明,深圳湾福田潮滩奇异...
徐华林昝启杰王勇军
关键词:红树林有机质
文献传递
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海桑种群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探讨了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海桑种群的高度结构、胸径结构、冠幅结构和空间点格局,采用分异指数(TH和TC)量化了种群个体间高度和胸围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海桑种群个体高度集中分布在6~14m;50%~60%个体的TH值低于其平均值.海桑种群个体胸径集中分布在5~20cm或15~30cm;46%~62%个体的TC值低于其平均值.海桑种群冠幅结构受密度、个体对空间竞争等的影响较大,冠幅直径与种群密度呈现较高程度的负相关.海桑种群属于增长型,其存活曲线呈凸型.通过自然扩散形成的海桑种群趋于集群分布.海桑人工种群已经出现某种程度的自然更新和扩散,这将有利于增加海桑人工种群的结构复杂性和稳定性.
梁士楚梁铭忠吴苑玲谢强昝启杰王勇军
关键词:海桑种群结构人工种群自然更新存活曲线增长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