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棠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炎
  • 5篇病毒
  • 4篇肝炎病毒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丁型
  • 1篇丁型肝炎
  • 1篇丁型肝炎病毒
  • 1篇毒性肝炎
  • 1篇脂质
  • 1篇脂质过氧化
  • 1篇脂质过氧化反...
  • 1篇致病
  • 1篇致病作用
  • 1篇乳汁
  • 1篇逆转
  • 1篇逆转录
  • 1篇片段
  • 1篇前S/S基因

机构

  • 6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王国棠
  • 4篇田庚善
  • 3篇傅希贤
  • 3篇张国庆
  • 1篇沈宝铨
  • 1篇孙新婷
  • 1篇任贵方
  • 1篇陈梅龄
  • 1篇孟庆珍
  • 1篇侯凤琴
  • 1篇刘文军
  • 1篇薛海鹏
  • 1篇贺昕红
  • 1篇郑欣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实用医学进修...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年份

  • 2篇1997
  • 4篇199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前S/S基因变异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2
1994年
乙型肝炎病毒前S/S基因变异及临床意义王国棠,田庚善近年来,随着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序列分析技术的发展,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的多种临床表现不仅与宿主的免疫反应有关,而且与病毒自身的基因变异关系密切。HBV变异率每年约为2/10...
王国棠田庚善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弯曲菌分离中膜过滤法的应用被引量:3
1997年
弯曲菌分离中膜过滤法的应用沈宝铨孙新婷侯凤琴王国棠弯曲菌是人类散发性腹泻及食物中毒的最重要病原菌之一。我国自1981年分离成功以后,许多地区对该菌的培养、分型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1,2],但缺乏提高检出率的研究。我们最近在常规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增加膜过...
沈宝铨孙新婷侯凤琴王国棠
关键词:弯曲菌膜过滤法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乳汁中乙型肝炎病毒被引量:1
1994年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乳汁中乙型肝炎病毒王国棠,孟庆珍,贺昕红,张国庆,傅希贤,田庚善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途径较为复杂,除宫内感染和分娩过程中感染外,产后母婴密切接触也可传播HBV,其中母乳喂养途径不可忽视。以往国内外学者对母乳中乙型...
王国棠孟庆珍贺昕红张国庆傅希贤田庚善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乙型肝炎病毒乳汁
中国湖南株丁型肝炎病毒cDNA(443-870)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1994年
取1例湖南丁型肝炎病毒(HDV)RNA阳性血清,经强变性剂法抽提HDV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扩增的HDVCDNA片段重组到pUC18质粒中,获得了中国湖南株HDVCDNA(433-870)片段克隆,DNA测序结果显示,该片段(438hp长,包括一端PCR引物25hp)与已知的美国、意大利、法国、诺鲁和中国台湾5株HDVcDNA相同片段比较,同源性分别为91.3%,94.5%,91.3%,84.5%和89.3%,其中与HDVRNA复制密切相关的第一个高度保守区与美国株、意大利株和法国株完全同源。
王国棠陈梅龄田庚善傅希贤张国庆刘文军任贵方郑欣薛海鹏
关键词:丁型肝炎病毒逆转录CDNA克隆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逃避株表面抗原决定簇编码区的序列分析被引量:3
1994年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直接测序,在国内首次发现1例持续高滴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抗一HBs共存者携带的乙型肝炎病毒DNA第532位碱基A被G取代,推导其“a”决定簇中第126位苏氨酸被丙氨酸取代,提示该株“a”决定簇第一个结构环疏水性增加,由此可能导致其抗原性改变,而诱发免疫逃避株形成。
王国棠田庚善张国庆傅希贤王玉勤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结构
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对病毒性肝炎的致病作用及防治措施
1997年
王国棠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自由基致病作用脂质过氧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