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军
- 作品数:31 被引量:162H指数:8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大学王宽诚幸福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与开放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脾曲癌的长期结局比较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脾曲癌的长期结局,采用倾向评分配比法(PSM)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行结肠切除术治疗的124例结肠脾曲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依据患者所行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及开放组。对患者采用PSM法进行1∶1匹配,匹配变量包括性别、体质指数(BMI)、临床分期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最终两组各有48例患者纳入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及长期结局。结果与开放组比较,腹腔镜组具有术中失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及住院天数较短等特点。腹腔镜组与开放组的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放组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30 d内死亡率均为0。腹腔镜组与开放组患者的病理结果(TNM分期、肿瘤分化状态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5年总体生存率及5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脾曲癌与开放手术相比较,具有较好的短期结局及类似的长期结局。
- 齐长磊张一中帅勇锋王小军
- 关键词:腹腔镜结肠切除术预后微创外科
- 自制单孔装置Iconport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附30例报告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自制单孔装置Iconport在经脐单孔阑尾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绕脐弧形切口约2.5 cm,开放法进腹,使用单孔装置Iconport实现切口密封,常规直线型腹腔镜器械经操作孔置入施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毕标本在单孔装置保护下取出体外,切口分白线和皮肤两层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结果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0 min。术后住院2-4 d,平均3 d。术后1周切口视觉模拟评分( VAS)3分以下。30例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2个月,无出血、粪漏、肠梗阻、腹腔残余积液等并发症,恢复良好,患者对切口美观效果满意。结论自制单孔腹腔镜装置Iconport使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难度下降。
- 王小军张一中帅勇锋佘军军
-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 长链非编码RNA NEAT1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N EAT1(lncRNA NEAT1)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测定正常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及胃癌细胞株AGS、BSG823、Hs746T和MGC-803中lncRNAN EAT1的相对表达量。将AGS细胞株分为3组,下调表达组(si-NEAT1组)、阴性对照组(si-Ctrl组)及空白对照组(Blank组),细胞毒性活性检测(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测定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结果lncRNA NEAT1在胃癌细胞株AGS、BSG823、Hs746T及MGC-803中表达量高于GES-1(P=0.000)。在细胞培养72h及96h后,si-NEAT1组吸光度(A450nm)值低于si-Ctrl组和Blank组(P=0.001)。si-NEAT1组克隆形成率低于si-Ctrl组[(31.43±3.25)%比(67.27±5.81)%,P=0.000]。si-NEAT1组细胞凋亡率高于si-Ctrl组[(19.5±1.2)%比(3.7±0.3)%,P=0.000]。si-NEAT1组p-Akt及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结论lncRNA NEAT1在胃癌细胞株中高表达,lneRNA NEAT1沉默表达抑制胃癌增殖并诱导凋亡,可能与p-Akt、bel-2下调及bax上调有关。
- 帅勇锋王小军张一中占大钱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胃癌增殖凋亡
- 异体输血对围手术期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王小军何小鹏陈剑辉
- 关键词:肺肿瘤围手术期异体输血免疫功能
- 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1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选择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446例,Cox模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全组复发转移率为19.28%。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至手术的时间、术前CEA水平、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术前血清CEA水平是术后复发转移预后因素。[结论]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术前血清CEA水平是影响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预后因素。
- 汪路孟庆勇王小军郑榜祥
- 关键词:结肠肿瘤复发
- 贲门癌累及食管下段经腹经食管裂孔手术切除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术式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贲门癌累及食管下段经腹手术的可行性。[方法]25例贲门腺癌,累及食管下段<3cm,行经腹、经食管裂孔近端半胃切除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术式,与33例贲门癌明确累及食管下段经腹完成有困难行经左胸近端半胃切除食管残胃吻合术式者对比分析。[结果]全组病例病理切缘均阴性;两组术中出血量、肿瘤根治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经腹手术组术后吻合口瘘1例,不全肠梗阻2例,反流性食管炎1例;经左胸手术组肺部感染2例,乳糜胸1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例,反流性食管炎6例;经腹组心肺并发症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贲门腺癌累及食管下段<3cm行经腹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王小军金晓波陈永春
- 关键词:贲门肿瘤消化道重建
- 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Ⅰ期吻合手术57例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伴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65例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其中57例进行了选择性的术中结肠减压及灌洗,Ⅰ期肿瘤切除肠吻合;8例患者因一般情况不佳,行横结肠造瘘Ⅱ期手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6%(14例),Ⅰ期吻合手术成功率89.5%(51例)。结论左半结肠癌并梗阻术中结肠减压灌洗、肿瘤切除Ⅰ期吻合手术是安全的、有效的手术处理方式。
- 洪远疆王小军
- 关键词:结肠癌肠梗阻外科治疗
- 胃肠肿瘤病人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实践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FTS)治疗在胃肠癌手术病人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0例胃肠癌病人行根治切除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按FTS要求管理,主要措施包括缩短病人术前的禁食时间、术前口服含糖类的液体、术中高位硬膜外加全身麻醉、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加强术后止痛和尽早下床活动等。对照组62例围手术期按传统方法管理。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和术后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FTS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肠排气时间提前,停止静脉输液时间提前,手术后体重下降减少。FTS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未增加。结论:胃肠癌病人围手术期按FTS理念管理,治疗过程安全、有效,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加速病人的康复。
- 金晓波王小军陈永春卿艳平苏文敏
- 关键词:胃肠肿瘤加速康复外科早期肠内营养
- 胃癌RUNX3基因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临床意义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对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分析甲基化及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定量PCR检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RUNX3的甲基化状态。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UNX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62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RUNX3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77.8%(126/162)、38.9%(63/162)(P<0.001)。RUNX3蛋白表达下调/缺失率分别为81.5%(132/162)、12.3%(21/162)(P<0.001)。RUNX3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RUNX3蛋白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RUNX3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并且甲基化影响其蛋白表达。
- 赵枫孙一奎王峰王小军张海强璞玉琴
- 关键词:胃癌甲基化蛋白表达RUNX3
- 单孔多通道装置在腹腔镜胃肠手术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 2012年
- 腹腔镜手术普遍存在"小孔做手术,大孔取标本"的现象,尤其腹腔镜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由于标本较大同时要求整块取出,因此不可避免需3~5 cm的切口以取出标本。合理应用单孔装置可使腹腔镜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在微创方面得到进一步改进。现将单孔多通道装置在腹腔镜胃肠手术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王小军
- 关键词:胃肠疾病胃肠手术腹腔镜检查单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