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得志
- 作品数:31 被引量:16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科研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推拿手法使用不当问题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从推拿治疗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软组织损伤,综述了因推拿治疗手法不当导致的意外情况,指出加强推拿手法操作的规范,对推拿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24篇。
- 王得志丁全茂王轶稀
- 关键词:推拿手法晕厥骨折
- 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8年
- 中医推拿作为中医特色诊疗手段,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上有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报道。目前痛经的发生机制、痛经手法操作规范化阐述尚不明确。在腹部和腰骶部采用推拿手法,可以刺激骶丛或者盆腔的交感神经等相关神经,控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推拿手法同时刺激背部的膀胱经、督脉,腹部的任脉、肾经、胃经,并发挥行气活血镇痛作用。推拿手法可以代替药物治疗,在原发性痛经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推拿因其无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害和避免了按时服药的繁琐,被广大未婚青年女性所喜爱。
- 王得志谢琳王立军丁全茂
-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推拿交感神经盆腔穴位
- 定位旋转提抖扳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观察定位旋转提抖扳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盲法的原则分为试验组64例,对照组63例。试验组以定位旋转提抖扳法治疗,对照组以针灸+膏药治疗,治疗均以10次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第5次、第10次治疗后,试验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位旋转提抖扳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 王得志丁全茂
- 关键词:扳法脊髓型颈椎病膀胱功能肢体麻木推拿
- 二步六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析
- 目的:
1观察二步六法和第五版推拿学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在治疗后对主要症状及主述、临床检查、体征,日常功能活动指标的疗效分析。2研究总结二步六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独特之处。
方法:
...
- 王得志
- 关键词:温阳通络法扳法推拿点穴
- 文献传递
- 推拿结合中药外用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评估推拿联合中药外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所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17年11月27日。纳入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中药外用、对照组采用口服或外用非甾体抗炎药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单独进行资料提取,做出文献质量评价后选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涉及495例患者。异质性检验,X^2=17.22,P=0.04,df=5,I^2=71%,文献具有异质性,因此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RR=1.20,95%CI为(1.06~1.36);效应合并值的假设检验:Z=2.93,P=0.003。CI估计与假设检验的结果一致,均表明推拿结合中药外用治疗组与非甾体抗炎药对照组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具备显著性。结论据现有的资料分析,推拿结合中药外用治疗膝骨关节炎短期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或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 白杨谢利民丁全茂徐颖鹏王得志王莉苏
- 关键词:推拿中药外用膝骨关节炎
- 浅谈颈源性头痛手法操作及机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2年
- 从循经点揉法、扳法、颈部肌肉松解法、整脊手法等方面,综述了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手法操作的方式及手法操作的机理,从中探讨如何治疗这类疾病,指出如何加强推拿手法的操作方法与要领,对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起到指导性意义。
- 郭姜王得志
- 关键词:头痛整脊颈椎病
- 二步六法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观察二步六法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二步六法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学》教材中的推拿手法。每周2次,每次20min,15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临床检查、日常功能活动的各项指标评分。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临床检查、日常功能活动中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步六法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优于《推拿学》教材中的手法。
- 郭姜王得志丁全茂
- 关键词:推拿腰椎间盘突出症
- 中医推拿温经手法治疗痛经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中医温经推拿手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与机制。[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5例,试验组温经推拿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治疗,观察各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腹痛、腰骶痛、四肢冷、工作情况这4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控制、显效优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温经推拿手法治疗痛经疗效显著,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 郭姜王得志丁全茂
- 关键词:痛经推拿点穴腹痛
- 定位旋转提抖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定位旋转提抖法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6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以定位旋转提抖法为主的推拿手法治疗,分析治疗第5次、第10次以及末次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改善率.结果 治疗前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上肢感觉、下肢感觉、膀胱功能评分分别为(2.28 ±0.84)、(2.42±0.96)、(0.67±0.51)、(1.16±0.57)、(2.11±0.78)分,治疗第5次上述评分分别为(2.78±0.60、(2.97±0.67)、(1.16±0.51)、(1.45±0.53)、(2.52±0.53)分,治疗第10次上述评分分别为(3.44±0.74)、(3.60±0.64)、(1.68±0.47)、(1.86±0.35)、(2.94±0.25)分,治疗末次上述评分分别为(3.77±0.75)、(3.81±0.64)、(1.94±0.24)、(1.97±0.18)、(3.03±0.18)分.经过治疗后,治疗第5次与基线、第10次与第5次、末次与第10次5项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5次优6例,良20例,可19例,差19例,第10次优44例,良9例,可4例,差7例,末次优56例,良5例,可1例,差2例.第5次、10次、末次治疗后,疗效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位旋转提抖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良好.
- 丁全茂王得志王轶稀周骥石志勇闫明茹赵洪升郭姜王莉苏
- 关键词:颈椎病推拿
- 糖尿病胃轻瘫中西医结合研究概况被引量:3
- 2012年
- 从基础理论到临床治疗等多个方面对糖尿病胃轻瘫(DGP)进行了综述,认为该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症状无特异性,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参考文献21篇。
- 郭允王得志周强
-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中西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