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德飞

作品数:15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9篇电子电信
  • 4篇理学
  • 3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3篇激光
  • 4篇脉冲
  • 3篇热应力
  • 3篇脉冲激光
  • 3篇金属薄膜
  • 3篇大气湍流
  • 2篇短脉冲激光
  • 2篇信噪比
  • 2篇烟幕
  • 2篇照射
  • 2篇通信
  • 2篇透过率
  • 2篇热弹性
  • 2篇误码
  • 2篇误码率
  • 2篇系统结构
  • 2篇码率
  • 2篇激光波长
  • 2篇激光接收机
  • 2篇激光通信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四川大学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昆明冶金高等...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作者

  • 15篇王德飞
  • 7篇齐文宗
  • 5篇郭春凤
  • 4篇于继平
  • 3篇楚振锋
  • 2篇李广东
  • 2篇赵志刚
  • 2篇胡维星
  • 1篇王朴军
  • 1篇王则锋
  • 1篇彭阁鹏
  • 1篇吕嵩
  • 1篇楚振峰
  • 1篇张海庄
  • 1篇赵志刚
  • 1篇李瑞锋
  • 1篇刘志林
  • 1篇范婕
  • 1篇任正雷
  • 1篇闫俊成

传媒

  • 5篇激光与红外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电光与控制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光学与光电技...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09
  • 4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四波长自由切换激光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波长自由切换激光系统。该系统包括泵浦源,泵浦源发出的泵浦光可以受控三个切换单元分别由第一光路、第二光路、第三光路和第四光路自由切换输出。其中,第一和第二切换单元采用非机械式激光波长切换技术,通过改变激光...
赵志刚王德飞谢安宁胡维星吴志建王明才楚振锋
文献传递
超短脉冲激光辐照硅膜的热弹性被引量:2
2008年
考虑到热电子崩力的影响,在基于玻耳兹曼理论弛豫时间近似的非线性自相关模型基础上,将晶格温度与应变速率相耦合,建立了超短脉冲激光作用下半导体材料的超快热弹性模型。在单轴应变条件下,利用有限差分法模拟了500 fs脉冲激光作用下2μm厚硅膜内的载流子温度、晶格温度、载流子数密度、热应力和热电子崩力等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低能量密度激光条件下,热弹性效应对半导体材料的影响很小;载流子温度达到峰值的时间比激光强度达到峰值的时间早,随后载流子数密度达到峰值,以及激光脉冲作用5 ps以后硅膜趋于总体热平衡;在脉冲辐照早期,非热平衡阶段形成的热电子崩力在超快损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郭春凤于继平王德飞齐文宗
关键词:超短脉冲激光硅膜热弹性有限差分法
飞秒脉冲激光作用下金属薄膜的热弹性研究
2009年
利用双曲-双温两步热传导和热电子崩力模型,考虑到晶格温度与应变速率的耦合效应,得到了用于描述飞秒激光作用下金属薄膜热力效应的超快热弹性模型。以飞秒脉冲激光辐照金属铜薄膜为例,运用具有人工粘性和自适应步长的有限差分算法,对不同能量密度和脉冲宽度条件下薄膜体内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电子晶格耦合系数对超快加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飞秒脉冲激光辐照早期为明显的非平衡加热过程,电子温度迅速升高,而晶格温度的升高却相对较慢;激光辐照早期的热力耦合效应导致薄膜前表面附近的热应力表现为压应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热应力由压应力转变为张应力,为激光加工和激光对抗提供了理论参考。
王德飞齐文宗李瑞锋
关键词:飞秒脉冲激光金属薄膜热应力
大气湍流对激光通信系统误码率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基于Kolmogorov和Rytov的大气湍流理论模型,考虑到大气湍流引起的强度闪烁对激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得到了用于描述强、弱湍流条件下误码率的理论模型,数值模拟了湍流强弱和激光波长对通信系统误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强湍流区对信噪比的影响明显大于弱湍流区,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系统的误码率迅速增大并最终趋于饱和;当系统误码率低于10-9时,弱湍流区的有效通信距离远大于中强湍流区。同时,当湍流强度一定时,激光的波长越长对改善系误码率越有利,对工程上提高激光通信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德飞楚振峰任正雷李广东
关键词:激光通信大气湍流误码率信噪比
飞秒激光作用下硅材料的热力响应
2009年
为描述飞秒激光辐照半导体材料的热力响应过程,扩展了热电子崩力和自恰场两种模型,得到了完全耦合的非线性热弹方程组。在单轴应力条件下,利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了500 fs脉冲激光作用下硅膜内载流子温度、晶格温度、热应力和热电子崩力的变化情况,同时考虑了能量密度和薄膜厚度两个因素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能量密度越高达到热平衡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对于比较薄的硅膜,随着激光作用时间的增加,热应力的双峰逐渐增加并由前后表面同时向薄膜的中间移动。
郭春凤齐文宗王德飞于继平
关键词:飞秒激光硅膜热应力
基于阵列接收机的大气激光通信系统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在Rytov的激光大气湍流传输理论基础上,考虑到大气湍流引起的强度起伏、孔径平均效应和阵列接收机数量对激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描述基于阵列接收机系统的孔径平均因子、有效信噪比和误码率的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湍流强弱、孔径尺寸和接收机数量对系统通信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强湍流区对误码率和孔径平均因子的影响明显大于弱湍流区,大尺寸接收孔径可以有效减小强度起伏。当湍流强度一定时,增加接收机的数量可以大幅提高系统的信噪比和有效通信距离,对工程上提高激光通信的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德飞王朴军赵志刚王金峰彭阁鹏吕嵩
关键词:大气光通信误码率信噪比
一种四波长自由切换激光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波长自由切换激光系统。该系统包括泵浦源,泵浦源发出的泵浦光可以受控三个切换单元分别由第一光路、第二光路、第三光路和第四光路自由切换输出。其中,第一和第二切换单元采用非机械式激光波长切换技术,通过改变...
赵志刚王德飞谢安宁胡维星吴志建王明才楚振锋
文献传递
大气湍流对红外探测器光电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基于大气湍流受限的调制传递函数模型,研究了调制传递函数(MTF)和点扩展函数(PSF)对短波红外探测器(SWIR)、中波红外探测器(MWIR)及长波红外探测器(LWIR)光电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大气湍流强度对红外探测器的空间分辨率有明显影响。弱湍流对中波和长波红外探测器的光电性能影响较大,湍流受限的MIF超过衍射受限的MTF而占主要地位;探测器的空间分辨率随着其孔径及波长的增加而降低。
闫俊成王德飞齐文宗
关键词:大气湍流调制传递函数点扩展函数空间分辨率
烟幕对激光遮蔽效果的测量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幕对激光遮蔽效果的测量系统,其中,该测量系统包括至少两台激光发射器,以及用于接收激光发射器所发射的激光并探测激光的能量密度值的激光接收机,该测量系统还包括与激光接收机相连接的用于采集激光的能量密度值...
王德飞胡维星樊彩霞楚振锋刘洪亮王则锋李永鹏
文献传递
激光大气传输特性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8
2008年
介绍了激光信号通过大气时的湍流谱模型,分析了考虑湍流内尺度条件下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的光强闪烁效应和光束展宽效应。探讨了基于修正Rytov方法的光强闪烁理论,主要是考虑湍流内尺度效应的条件下湍流内尺度、传输激光的波长以及大气结构常数对光强闪烁的影响。用MATLAB对其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湍流内尺度对激光大气水平传输过程中的光强闪烁效应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闪烁指数还随着传输激光的波长和大气结构常数等的变化而变化。
于继平齐文宗郭春凤王德飞
关键词:激光传输大气湍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