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攀文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结合
  • 2篇位点预测
  • 2篇白质
  • 1篇溶剂
  • 1篇接触面积
  • 1篇复合物
  • 1篇表面积

机构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2篇王攀文
  • 1篇王存新
  • 1篇陈慰祖
  • 1篇李春华
  • 1篇龚新奇

传媒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蛋白质结合位点预测方法研究及在复合物预测结构预测中的应用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而揭示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规律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是蛋...
王攀文
文献传递
蛋白质表面模块划分及其在结合位点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的结合位点预测是计算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难题.本文对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数据集Benchmark3.0中的双链蛋白质复合物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单体的残基溶剂可接近表面积和残基间的接触面积,并据此提出了蛋白质表面模块划分方法.发现模块的溶剂可接近表面积与其内部接触面积的乘积(PSAIA)值能够提供结合位点的信息.在78个双链蛋白质复合物中,有74个体系其受体或配体上具有最大或次大PSAIA值的模块是界面模块.将该方法获得的结合位点信息应用在CAPRI竞赛Target39的复合物结构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提出的基于模块的蛋白质结合位点预测方法不同于以残基为基础且仅考虑表面残基的传统预测方法,为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结合位点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王攀文龚新奇李春华陈慰祖王存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