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玲

作品数:17 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元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新生儿
  • 8篇儿童
  • 3篇蛋白
  • 3篇疗效
  • 2篇新生儿宫内感...
  • 2篇窒息
  • 2篇窒息新生儿
  • 2篇铁缺乏
  • 2篇微生物
  • 2篇吸入
  • 2篇哮喘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免疫
  • 2篇呼吸道感染
  • 2篇宫内
  • 2篇宫内感染
  • 2篇儿童反复呼吸...
  • 2篇儿童哮喘
  • 2篇反复呼吸道
  • 2篇反复呼吸道感...

机构

  • 10篇广元市人民医...
  • 7篇广元市中心医...

作者

  • 17篇王晓玲
  • 7篇陈华英
  • 7篇徐哲
  • 7篇葛昌玲
  • 4篇焦德清
  • 4篇赵智勇
  • 4篇侯晓华
  • 3篇刘燕
  • 3篇陈华英
  • 3篇贾淑华
  • 2篇徐玉华
  • 2篇户建华
  • 2篇谭芬华
  • 2篇赵智勇
  • 2篇徐玉华
  • 2篇徐哲
  • 1篇葛昌龄
  • 1篇文虹
  • 1篇伏攀
  • 1篇何重荣

传媒

  • 6篇四川医学
  • 3篇西部医学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西南军医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及纳洛酮治疗重型乙脑15例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王晓玲
关键词:重型乙型脑炎静脉丙种球蛋白纳洛酮儿童
小儿再发性腹痛58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小儿再发性腹痛的病因和治疗。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渗滤法测定抗幽门螺杆菌抗体,并对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者进行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结果:再发性腹痛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阳性率为87.69%,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后,再发性腹痛治愈率为95%,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4.48%。结论: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密切相关性,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再发性腹痛疗效可靠稳定。
刘燕徐哲王晓玲陈华英文虹
关键词:再发性腹痛儿童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
α-1b干扰素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feron a-1b on chra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Methods fifty-two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2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a-1b, 20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rednison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treated.Results The percentages of complete effect, partial effect and total effect were 37.50%(12/32),31.25%(10/32),68.75%(22/32) in the treatment group. but 5%(1/20),20%)(4/20),25%(5/2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n two groups of the complete effect and total effect (p<0.01). The treatment group has les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were treated easily.Conclusion Interferon a-1b is effective and safe for treating 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e, and deserved to be popularized.
赵智勇陈华英王晓玲徐哲徐玉华
关键词:Α-1B干扰素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9
2005年
目的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作为儿童哮喘预防性抗炎治疗的第一线药物,其效应性、安全性已成为 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但目前长期吸入治疗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和生长发育影响的国内研究为数不多,因此我 们进行一项对照研究以观察二丙酸倍氯米松(BDP)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50例哮喘儿童根据病 情严重程度,在快速缓解后给予不同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吸入,为期6月~2.5年。治疗期间定期随访,观察临床 疗效,监测最高呼气流速(PEFR)值,测量体重、身高及修改吸入剂量,并进行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含量测定。结 果 临床总有效率90%(45/50),与对照组[70%(21/3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吸入BDP后6个 月时PEFR值和初诊时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儿身高、体重与同龄正常值比较无异常(P> 0.05);24h尿游离皮质醇在正常范围。结论 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儿童哮喘,疗效好,而且 安全。
徐哲陈华英张绍义王晓玲何重荣乔玉香
关键词:哮喘二丙酸倍氯米松皮质醇儿童
铁缺乏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探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铁缺乏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将反复呼吸道感染98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随机选取52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均检测血清铁蛋白、血清铁和血红蛋白,同时测定IgGI、gAI、gM,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铁蛋白、血清铁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其血红蛋白较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观察组血清IgGI、gAI、gM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元素铁缺乏在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能与免疫功能的损害有关。
赵智勇徐玉华陈华英王晓玲伏攀
关键词:铁缺乏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
早产极低体重儿两种静脉营养方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比较两种静脉营养方法的效果。方法将35例不能耐受全肠道静脉营养的符合条件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早期静脉营养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营养法,记录两组患儿生后1周内营养摄入及2周内体重增长情况、过渡到全肠道喂养时间、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并于生后第1、7天采静脉血测血清前白蛋白。于生后6个月测量身长和体重。结果实验组生后1周内每日摄入的非蛋白热卡量、2周内平均每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同日龄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结果:第1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无差异,第7天实验组[(86±10.8)mg/L]高于对照组[(72±10.9)mg/L];实验组与对照组过渡到全肠道喂养时间无差异;两组均无静脉炎、血栓形成、氮质血症、高脂血症及胆汁淤积的发生,两组呼吸暂停、高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生后6个月的体重,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早期静脉营养比传统静脉营养摄入热卡多,体重增长快;可以避免早产儿早期营养不良的发生;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无明显作用;不会增加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葛昌玲陈华英王晓玲徐哲焦德清刘燕
关键词:静脉营养前白蛋白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价值初探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色谱法对80例新生儿于入院时和入院后48h进行PCT水平测定,并比较血清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对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价值。将患儿按出院诊断分为重症感染组、一般感染组、非感染组进行分析。结果:重症感染组患儿血清PCT和CRP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感染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一般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血清PCT、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0.5ng/mL为临界值,PCT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度为90.63%,特异度为64.58%;以2ng/mL为临界值,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89.50%。与CRP相比,PCT诊断感染特别是重症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更高。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血清PCT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血清CRP下降幅度。结论:监测新生儿感染患儿血清中PCT水平,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病情程度判断、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徐哲葛昌玲陈华英赵诤王晓玲刘亚军刘燕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新生儿特异度
新生儿宫内感染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宫内感染的病因及临床影响,提高对宫内感染的认识。方法对68例新生儿宫内感染病因及临床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新生儿宫内感染病因以巨细胞病毒最多见(26.47%),其他依次为乙肝病毒(19.11%)、人乳头瘤病毒(16.17%)、衣原体(11.76%)、支原体(8.82%)、单纯疱疹病毒(7.35%)、风疹病毒(4.41%)、淋球菌(2.94%)、梅毒(1.47%)、弓形虫(1.47%)。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引起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先天畸形,分娩异常,脑发育异常甚至死亡等危害。结论新生儿宫内感染病因复杂多样,以病毒感染为主,临床影响大,后果严重,应引起产、儿科医师的高度重视并加强防治工作。
王晓玲赵智勇葛昌玲贾淑华焦德清侯晓华母方户建华
关键词:宫内感染病原微生物新生儿
儿童癔症32例临床分析
2005年
王晓玲
关键词:儿童癔症暗示疗法心理疏导
窒息新生儿出凝血功能状态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出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窒息新生儿及16例正常新生儿的PT、APTT、Fg、PLT、AT-Ⅲ、PC、D-D。结果轻度窒息组PT、APTT、Fg、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PT、APTT、Fg、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现为PT、APTT延长,PLT、Fg降低;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APTT-Ⅲ、PC、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均表现为AT-Ⅲ、D-D增高,PC降低,重度窒息组较轻度窒息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窒息新生儿存在出凝血功能紊乱,表现为以高凝状态为主的Pred-DIC.
赵智勇徐玉华王晓玲贾淑华焦德清葛昌玲侯晓华谭芬华母方户建华
关键词:窒息蛋白CD-二聚体新生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