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玲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危型HPV-DNA测定联合LP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评估高危型HPV-DNA测定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LPT)及两种方法联合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8例接触性出血患者常规进行高危型HPV-DNA测定和LPT,将HPV测定结果为阳性的192例患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 LPT阳性率为28.13%,两种联合测定阳性率为42.71%。结论高危型HPV-DNA测定联合LPT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检出率。
- 杨雨卿席彦东王晓玲
- 关键词: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宫颈病变
- ASCUS中高级别CIN病变检出的探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提高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中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检出率。方法对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3352例妇女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352例妇女中,177例宫颈液基细胞学ASCUS,125例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高级别CIN病变13例。125例中66例原位杂交法诊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阳性患者,高级别CIN者11例。HR-HPV检测阴性的ASCUS患者59例,其中CIN II级及以上的患者2例,HR-HPV阳性者较HR-HPV阴性者高级别CIN的发生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1,P<0.05)。结论在细胞学结果为ASCUS的患者中尚存在部分高级别CIN病变;HR-HPV DNA检测对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为ASCUS的患者的进一步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高级别CIN的诊断效率。
- 张平李娟王晓玲贾支红翁秀兰高秋菊
-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上皮内瘤变
-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微生态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研究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阴道分泌物的微生态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Nugent革兰氏染色评分法研究对健康组73例、中间菌群组61例和BV组154例阴道分泌物,并对其阴道微生态进行分级评价。结果 BV组乳杆菌少见,仅有11.69%集中于Ⅰ-Ⅱ级,0级占88.31%。阴道加特纳菌为优势菌(P〈0.05),75.97%集中于Ⅲ-Ⅳ级。菌群多样性有4-10种,炎性反应高于健康组及中间菌群组,以Ⅱ-Ⅲ级为主(71.43%)。结论 进行阴道菌群微生态评估,可以指导BV的治疗及复发。
- 张咏梅阿丽萍王晓玲张领花
-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微生态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病变治疗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检测在宫颈病变治疗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或宫颈浸润癌(I-IIa期)且已手术治疗的196例患者行高危型HPV检测及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LPT)并进行随访。结果针对不同级别的病变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后6、12个月HPV-DNA负荷量均有明显的降低,且HPV有明显的转阴率;术后切缘阳性与阴性组出现病变残留或复发率分别为57.89%、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术后HR-HPV持续阳性出现病变残留或复发率为38.7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术后出现病变残留或复发者均有HR-HPV持续感染(22/22),而HR-HPV转阴者无1例出现病变残留或复发(0/134)。结论 HR-HPV检测对于判断疗效和监测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不同手术方式对HR-HPV有明显的清除作用,而术后HR-HPV持续阳性为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高危人群,应严密随访。
- 张平翁秀兰李娟王晓玲
-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病变
-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微生态情况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研究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阴道分泌物的微生态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Nugent革兰氏染色评分法研究,将健康女性(健康对照组)73例、中间菌群组61例和BV组154例阴道分泌物,并对其阴道微生态进行分级评价。结果 BV组乳杆菌少见,仅有11.69%集中于Ⅰ~Ⅱ级,0级占88.31%;阴道加特纳菌为优势菌(P<0.05),75.97%集中于Ⅲ~Ⅳ级;菌群多样性为4~10种,炎性反应高于健康对照组及中间菌群组,以Ⅱ~Ⅲ级为主(71.43%)。结论客观进行阴道菌群微生态评估,可以指导BV的治疗及复发。
- 张咏梅阿丽萍王晓玲张领花
-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微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