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琰
- 作品数:13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先天性肝脏纤维化伴先天性肾髓质囊肿病2例
- 2007年
- 龙行安程红岩王晓琰
- 关键词:先天性肝脏纤维化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肝内胆管乳头状肿瘤的MRI表现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乳头状肿瘤(IPNB)的MRI特征性表现,以提高对该肿瘤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IPNB的MRI表现。结果IPNB表现为胆管内有多发乳头状肿物,部分会分泌大量黏液阻塞胆管。根据肿块位置不同,可以引起肝内外胆管扩张、病变肝段胆管树权状扩张或胆管囊状扩张。9例MRI上表现为胆管囊状扩张,其中8例胆管内可见乳头状或不规则软组织信号影;7例表现为病变区域胆管树权状扩张伴低信号充盈缺损;3例肝右叶见块状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影。1例肝左叶胆管扩张,MRI未见明显肿块影。结论MRI检查对IPNB与肝脏其他肿瘤鉴别具有一定价值。
- 王晓琰程红岩
- 关键词:胆管肿瘤磁共振成像诊断显像
- 不同药物组合对不同类型肝癌介入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介入治疗中采用不同的药物组合对不同类型肝癌治疗效果和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407例5种类型(小肝癌、结节型、块状型、多发性型肝癌和肝癌术后复发)肝癌患者,患者Child-Pugh分级为A和B级,采用6种药物组合和3种碘化油剂量进行介入治疗。结果分别比较5种类型肝癌中6种药物组合的疗效,发现6组间疗效无差别(P<0.05);肿瘤内碘化油充填程度对效率的影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类型肝癌介入治疗中,采用不同药物组合以及不同剂量碘化油在疗效和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方面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 程红岩郭青王晓琰陈栋
- 关键词:肝肿瘤栓塞治疗性碘油
- 肝内胆管乳头状肿瘤的MRI表现
- 肝内胆管乳头状肿瘤(IPNB)是一种少见的累及胆道系统的乳头瘤样病变,可为单发或多发,可发生于肝内、外胆管或为多中心病变。在临床病理上与胰腺乳头状粘液性肿瘤相似。本文探讨肝内胆管乳头状肿瘤(IPNB)的MRI特征性表现,...
- 王晓琰程红岩
- 关键词:临床病理核磁共振
- 文献传递
- 肝脏微小占位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评价被引量:1
- 2006年
- 王晓琰程红岩
- 关键词:肝脏占位性病变微小占位病变影像学诊断微小肝癌影像学检查
- 原发性高血压肾脏血流的多层螺旋CT灌注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扫描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肾脏血流变化,探讨其在诊断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无早期肾损害组和早期肾损害组。应用MSCT灌注扫描检查,测量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等,并与核医学肾脏有效血浆流量(ERPF)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整肾、皮质和髓质的BF值均低于对照组,其中高血压有早期肾损害组下降明显,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病组整肾BV下降,与正常组比较,高血压有早期肾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无早期肾损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组MTT延长,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病组整肾BF与ERPF线性相关。结论MSCT可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组织血流变化进行动态观察,早期诊断和预测高血压病肾脏损害。
- 王晓琰陈克敏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 三维薄层动态增强MRI在原发性Budd-Chiari综合征诊断及其分型中的价值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三维薄层动态增强MRI检查对原发性Budd-Chiari综合征的显示和分型价值。方法:14例原发性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均行MRI检查,采用肝脏加速容积采集序列(LAVA),分析图像质量及其对下腔静脉、肝静脉和侧支循环的显示情况。结果:14例中下腔静脉阻塞型4例,其中膜型1例,节段性3例;肝静脉阻塞型5例;混合型阻塞5例。尾状叶增大9例,肝实质强化不均匀8例,5例显示有副肝静脉,7例可见肝内侧支血管,9例可见肝外侧支血管。结论:三维薄层动态增强MRI技术能清楚显示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的正常解剖和各种病变,对诊断原发性Budd-Chiari综合征的病变部位、程度、侧支分布及分型均具有较高价值。
- 王晓琰赵金李思婕程红岩
- 关键词:血管成像肝静脉下腔静脉
- 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疗效的系列研究
- 程红岩王晓琰贾宁阳韩志刚陈栋张桂敏
- 肝癌:“癌中之王”,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中国是肝癌高发国家。经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提高其疗效即可大幅度提高肝癌整体疗效。该项目是根据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TACE过程关键环节而设计和...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疗效
- 肝门部胆管癌术前钢圈门静脉栓塞的安全有效性评价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研究肝门胆管癌术前门静脉栓塞促进预保留肝增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7年4月至2008年5月收治肝门胆管癌50例,将预保留肝占全肝体积比<50%、且接受门静脉栓塞(PVE)者设为PVE组(8例),最终接受联合大部肝切除者为PVE肝切除组(6例),同期未行PVE接受大部肝切除者为非PVE肝切除组(17例)。PVE组男6例、女2例,年龄(51±7.8)(41~61)岁,均为BismuthⅣ型,2例合并乙肝后肝硬化。7例PVE前接受预保留肝的选择性胆道引流,PVE前血清总胆红素(TB)为(89.7±40.0)(12.4~140.5)μmol/L。PVE采用经皮经肝、同侧或对侧路径,放置多枚钢圈,栓塞门静脉左支1例、右支4例、左支+右前支3例。PVE前后CT测定肝体积。统计PVE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与PVE前后肝功能、肝体积指标,PVE肝切除组和非PVE肝切除组的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8例PVE均成功。发生PVE并发症的为:胆漏1例(1/8),腹腔引流后不影响肝切除术。有轻微不良反应者为1例少量栓塞物漂移(1/8),无需特殊处理。PVE后3d肝功能指标与PVE前无统计差异,PVE后2周非栓塞肝体积与PVE前[(824±211)cm3vs(770±205)cm3,P<0.01]、非栓塞肝占全肝体积比与PVE前[(46.2±9.1)%vs(43.1±8.6)%,P<0.05]有统计学差异。1例合并肝硬化,肝增生不全,未术。另1例肿瘤进展,姑息手术。6例于PVE后(17±4)(13~24)d接受肝切除术,术前为TB(47.6±26.6)(11.5~84.8)μmol/L(与PVE前比,P<0.05)。肝切除范围:扩大左半肝1例、左三叶2例、右半肝1例、扩大右半肝2例。PVE肝切除组和非PVE组的手术死亡率(0vs5.9%,P>0.05)、并发症发生率(50.0%vs52.9%,P>0.05)无统计学差异。非PVE组术后1例死于急性肝衰竭,另1例肝功能不全最终康复。PVE组1例(合并肝硬化)并发肝脓肿,术后4.2月死于肝衰竭。结论在施行右半肝或超半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术前,本研究所用的钢圈门静脉栓塞方法是安全的,并且能够有效诱导预�
- 易滨徐爱民于勇王晓琰刘晨罗祥基闫培宁程庆保姜小清张柏和程红岩
-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门静脉栓塞肝再生
- 肝门胆管癌术前门静脉栓塞的探索
- 目的研究肝门胆管癌术前选择性门静脉栓塞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对2007年4月~2008年5月完成的8例选择性门静脉栓塞(PVE)的肝门胆管癌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同期收治肝门胆管癌47例,经评估对其中8例需要联合大部肝切除或...
- 易滨于勇徐爱民王晓琰罗祥基刘晨谭蔚锋邱怡和姜小清张柏和程红岩
- 关键词:门静脉栓塞肝门胆管癌右半肝切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