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
-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L-27在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5
- 2015年
- 结核性胸腔积液(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TPE)是一种临床呼吸科常见症状,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和多种细胞参与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已有研究表明,与非TPE相比,TPE中腺苷脱氨酶、干扰素-γ、IL-27的含量显著增加。IL-27是最近发现的一种与IL-12相关的细胞因子,它由抗原提呈细胞产生,通过其对免疫反应的促炎和抗炎的双重作用调节各种免疫疾病。近年来,IL-27在TPE中的诊断价值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关注。本文就IL-27的生物作用及其在TPE中诊断价值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孙美玲王栋姜淑娟
- 关键词:结核性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干扰素-Γ
- 乳腺癌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2年
-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尽管以手术治疗为主,多种治疗为辅的临床综合治疗模式明显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晚期和复发性乳腺癌的治疗仍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随着乳腺癌相关基因研究的进展及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基因靶向治疗有望成为治疗晚期及复发性乳腺癌的有效手段。
- 杜力成王栋刘奇田兴松
- 关键词:乳腺癌基因治疗
- 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常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检查阴性的纵隔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常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C-TBNA)检查阴性的纵隔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4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呼吸内科、经胸部CT检查显示纵隔淋巴结肿大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病变的患者403例,其中淋巴结周围存在血管分布者共76例,行EBUS-TBNA检查(A组);余327例淋巴结周围未存在血管分布者行TBNA检查(B组),C-TBNA检查结果回报后未明确诊断者共62例,其中54例选择行EBUS-TBNA检查(C组).对各组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确诊71例(93.4%),其中恶性肿瘤57例、良性病变14例.B组确诊265例(81.0%),其中恶性肿瘤232例、良性病变33例.C组确诊49例(90.7%),其中恶性肿瘤42例、良性病变7例;A、B组诊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39,P=0.010).结论 对C-TBNA检查结果阴性的患者行EBUS-TBNA检查是必要的,并且可以获得满意的诊断结果.
- 王栋尚斌姜淑娟
-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针吸支气管镜检查纵隔疾病
- 肺鳞状细胞癌分子特征及治疗对策研究现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总结肺鳞状细胞癌分子特征改变的研究现状及相关临床试验结果,探讨肺鳞癌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方法:应用PubMed、CBM、CNKI和Medline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肺鳞状细胞癌、突变、过表达、扩增和临床试验"及相关因子名称为关键词,检索2000-01-2012-08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肺鳞癌细胞存在的分子生物学改变;2)相关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进展。符合分析的文献27篇。结果:肺鳞癌细胞的一组分子特征改变在肺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治疗靶点的不同,可分为膜受体、信号通路分子和转录因子3类,其中膜受体包括FGFR1、IGF-1R、EGFRvⅢ、PDGFRA、DDR2和MET;信号通路分子包括PIK3CA、AKT1、PTEN和B-RAF;转录因子包括SOX2和Nrf2;基于这些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陆续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结论:在肺鳞癌的诊治中,分子特征的检测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分子特征改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明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而且可以为患者选择更加合理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王栋刘相燕宋永明王洲
- 关键词:肺鳞状细胞癌
- 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纵隔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0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纵隔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呼吸内科,并经胸部CT检查显示纵隔淋巴结肿大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病变的患者264例,淋巴结长轴〉1.5cm者共222例,其中174例只行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BNA)检查(A组),48例只行EBUS-TBNA检查(B组)。另将42例淋巴结长轴〈1.5cm的患者作为C组,同时行TBNA(结果计为C1组)和EBUS-TBNA(结果计为C2组)检查。对各组患者的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确诊154例(88.5%),其中恶性肿瘤135例,良性病变19例,损伤血管5例;B组确诊45例(93.8%),其中恶性肿瘤33例,良性病变12例;C1组确诊31例(73.8%),其中恶性肿瘤23例,良性病变8例,损伤血管2例;C2组确诊39例(92.8%),其中恶性肿瘤30例,良性病变9例。A、B两组诊断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21,P=0.431);A组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C1组(X2=5.945,P=0.015);B、C2两组诊断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5,P=0.320);C1、C2两组诊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86,P=0.019)。结论EBUS-TBNA对纵隔较小淋巴结的诊断阳性率较高且较安全。
- 王栋马卫霞姜淑娟侯晓霞
- 关键词:针吸支气管镜检查纵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