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禹基

作品数:27 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常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股骨
  • 9篇骨头
  • 9篇股骨头
  • 9篇关节
  • 8篇置换术
  • 7篇髋关节
  • 7篇疗效
  • 7篇表面置换术
  • 5篇全髋
  • 5篇骨折
  • 4篇坏死
  • 4篇假体
  • 4篇股骨近段
  • 3篇植入
  • 3篇头坏死
  • 3篇全髋关节
  • 3篇髋臼
  • 3篇骨头坏死
  • 3篇股骨头坏死
  • 3篇关节置换

机构

  • 15篇苏州大学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 7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北京蒙太因医...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7篇王禹基
  • 17篇孙俊英
  • 11篇董天华
  • 8篇徐南伟
  • 8篇瞿玉兴
  • 5篇孙荣彬
  • 3篇郑栋
  • 2篇孙奇
  • 2篇贾庆卫
  • 2篇朱瑞霞
  • 2篇吴锦春
  • 2篇宋斌
  • 2篇赵公吟
  • 2篇赵峰
  • 1篇刘宏伟
  • 1篇蒋涛
  • 1篇胡智勇
  • 1篇蒋羽清
  • 1篇高共鸣
  • 1篇王以进

传媒

  • 5篇江苏医药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医用生物力学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近期结果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对全髋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作一小结,了解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自2000年10月~2004年12月,对15例18髋FicatⅢ、Ⅳ期股骨头坏死进行了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平均年龄39岁(23~49岁).手术方法按照Amstutz和Nelson提出的标准方法进行,术后进行定期随访.结果平均随访3.5年(6~50个月),无股骨颈骨折、无脱位、无感染.1例髋臼假体周围发现有透亮带,1例因股骨头假体位置不佳已行翻修.术前平均Harris评分30分,术后为90分,最近一次随访平均评分93分(89~98分).评价:优16髋,良1髋,差1髋.结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是治疗FicatⅢ、Ⅳ期且年龄较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近期随访结果满意.
瞿玉兴王禹基孙俊英董天华
关键词:髋关节表面置换股骨头坏死表面置换术全髋关节HARRIS评分定期随访
股骨头表面置换后股骨近段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股骨头表面置换术对股骨近段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集8具青年正常新鲜髋关节标本,建立静止单腿站立位股骨头受力模型,WD-5生物力学测试机测试1000N载荷下股骨头表面置换前后的载荷-应变关系、近段股骨应力分布、刚度和扭转力学性能。结果载荷为1000N时,置换前后的平均应变、最大平均应力、最大平均位移、刚度等指标的测试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面置换前后最大扭矩值相差19%,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表面置换能有效维持近段股骨的正常应力传递,从而能有效保留近段股骨的骨量,为日后翻修提供良好条件。表面置换是适用于年轻患者的过渡性手术。
王禹基孙俊英瞿玉兴范文潮贾庆卫董天华
关键词:髋关节股骨头生物力学
早期预测股骨头坏死累及髋臼软骨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早期股骨头坏死(NFH)累及髋臼软骨的可能预测指标,为股骨头表面置换术(SRHA)治疗年轻NFH提供依据。方法13例15髋NFH均符合THA手术指征而接受了THA治疗。术中对每例患者的髋臼软骨进行大体观察,然后取材供组织学检查,并将结果与术前疼痛时间和NFH的ARCO分期、股骨头塌陷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前疼痛时间在平均7.4个月组的7髋中,ARCO分期为ⅡC和ⅢA期,髋臼软骨的大体和组织病理均呈Ⅰ级轻度损伤者5髋,仅Ⅰ级组织病理损伤者2髋。而术前疼痛时间在平均16.5个月的8髋中,ARCO分期为ⅡB和ⅢC期,大体和组织病理显示Ⅱ级中度损伤者6髋,Ⅲ级重度损伤者2髋。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学评分与疼痛持续时间及塌陷程度呈密切相关。结论NFH患者的髋臼软骨损伤远早于影像学改变。ARCO分期为ⅡC和ⅢA期,疼痛时间<1年者,应是SRHA的最佳手术指征。
王禹基孙俊英瞿玉兴董天华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髋臼软骨
小剂量地塞米松对老年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对老年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行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于手术前接受10 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实验组)或等量生理盐水组(安慰剂组)。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活动及休息时的疼痛程度,并统计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术后镇痛及止吐药物的使用量、髋关节运动范围(ROM)、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术后24、48、72 h CRP水平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安慰剂组相比,实验组术后24 h时活动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托烷司琼用量、按压自控镇痛泵次数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安慰剂组,髋关节屈曲及外展度均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PONV发生率(25.00%)高于实验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创面及假体周围未出现感染。结论小剂量地塞米松可有效降低炎症指标CRP水平,减轻术后活动性疼痛,降低PNOV发生率,增加髋部的运动范围,在不增加伤口问题和假体周围感染风险的情况下,可缩短前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住院时间。
蒋世杰王禹基赵公吟朱瑞霞徐南伟贾晓钧王亮亮
关键词:地塞米松疼痛炎症反应
多孔钽棒置入联合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中远期疗效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髓芯减压和多孔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19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髓芯减压和钽棒植入术治疗,19例患者平均随访24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手术前后的关节功能评价,根据ARCO分期系统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影像学坏死区骨硬化和囊性变亦无1例进展,18例出现股骨头出现骨重建迹象而外形及关节间隙仍未发生改变。Harris评分由术前62~84分(平均75分)增加到85~99分(平均92分),优良率100%。结论采用髓芯减压加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增加了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的机械支撑,可阻止影像学进展,缓解症状,促进骨长入,中远期疗效满意。
蒋羽清周栋王禹基农鲁明孙奇高共鸣徐南伟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钽棒髓芯减压中远期疗效
采用超大型臼杯生物学固定行臼杯翻修术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总结超大型臼杯无骨水泥翻修术治疗臼杯松动合并髋臼骨缺损的早期疗效.方法 11例11髋,均为首次臼杯翻修(RA)术患者.其中臼杯松动合并髋臼骨缺损(Tanzer标准)Ⅰ期者3例,Ⅱ期6例,ⅢA期2例.从全髋关节置换术(THR)至翻修术的时间最短3年,最长13年.全髋置换术的臼杯外径46~50 mm,翻修术的臼杯外径56~60 mm.假体选用AML(Depuy,USA)假体3例,Bi-Metric(Biomet,USA)2例,REF(Lima,Itali)3例,PF(UOC,Taiwan)3例.结果随访2~5年.髋关节功能(Harris标准)从翻修术前的平均30(16~54)分恢复至翻修术后的平均90(85~95)分,其中功能优9例(82%),良2例(18%),无一例需行再翻修.X线片显示:髋关节中心从术前的泪点间线近侧的平均30(17~67) mm改善至翻修术后的平均15(10~20) mm,髋关节旋转中心从泪点外侧的平均23 mm处改善至术后的33 mm,臼杯均表现骨性固定,无一例X线松动.结论对某些类型的臼杯松动骨缺损,采用超大型臼杯行无骨水泥翻修术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孙俊英蒋建农王禹基董天华
关键词:翻修术生物学固定髋臼骨缺损泪点超大型
全髋表面置换术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临床疗效,并对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2000年10月至2005年1月,对3l例37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髋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其中男15例,女16例;年龄23~65岁,平均42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有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按照Amstutz和Nelson提出的标准方法进行,术后进行定期随访。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51个月,平均42个月。患者术后无股骨颈骨折,无脱位,无感染。1例髋臼假体周围发现有透亮带,1例因股骨头假体位置不佳已行翻修。术前平均Harris评分30分,术后为90分,最近一次随访平均评分93分(89~98分)。评价:35髋优,1髋良,1髋差。结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是治疗年龄较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髋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有效方法,近期随访结果满意。
瞿玉兴王禹基孙俊英董天华
关键词:股骨头全髋表面置换术疗效
组配式髋表面置换股骨头假体植入后股骨近段应力变化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组配式髋表面置换股骨头假体植入后,股骨近段及假体周围骨质区应力分布的变化。方法建立正常股骨近段、传统表面髋置换假体(本实验选用Wright假体)、组配式表面髋假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关节加载后分析假体植入前后股骨近段应力分布变化,并对股骨近端假体周围区域骨质应力分布进行分区量化研究。结果传统假体沿着杆体周围骨质上有多处的应力集中区域,在股骨颈的下方(4、10区)应力明显增加,股骨头上方假体杯下缘(1、7区)应力遮挡;组配式假体螺钉周围骨质上虽有应力集中,但是数值相对较小,股骨颈下方(4、10区)应力分布接近正常股骨。结论与传统表面髋假体置换相比,组配式假体在股骨颈下方区域有较好的应力分布,接近正常股骨,降低了股骨颈骨折的危险。
徐南伟孙荣彬王禹基侯丽丽赵峰
关键词:髋关节
全髓表面置换术31例临床分析
<正>目的:介绍全髋关节表面置术并对其近期疗效作一小结, 了解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自2000年10月至2005年 1月,对31例37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髋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
瞿玉兴王禹基孙俊英董天华
文献传递
表面置换术治疗中青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探讨采用表面置换术治疗中青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1例(14髋)Ficat分期为Ⅲ期或早Ⅳ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股骨头表面置换术,并对假体的形状进行了改进,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5~49岁.对13例(16髋)Ficat分期为Ⅲ期或早Ⅳ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全髋表面置换术,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3~48岁. 结果股骨头表面置换术患者术后随访1~5年,髋关节Harris 评分从术前平均39分增至91分;X线片示假体无松动移位,近段股骨和髋臼无骨吸收和骨溶解,髋关节间隙除1例轻度狭窄外余均无磨损征象,无1例翻修.全髋表面置换术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3年4个月,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30分增至93分,有1例因技术原因术后半年假体松动而进行翻修,评为失败. 结论表面置换术是治疗中青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董天华孙俊英瞿玉兴王禹基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表面置换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