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小茴香
  • 3篇挥发油
  • 3篇分子
  • 3篇包结
  • 2篇主体分子
  • 2篇化合物
  • 2篇分子识别
  • 2篇包结化合物
  • 1篇植物药
  • 1篇内醚
  • 1篇晶析
  • 1篇活性
  • 1篇活性成分
  • 1篇包结物
  • 1篇川椒

机构

  • 4篇辽宁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篇王秀梅
  • 3篇郭文生
  • 2篇吕扬
  • 1篇佟健
  • 1篇唐宪达
  • 1篇常怀春
  • 1篇徐赫男
  • 1篇王洪波
  • 1篇夏传海
  • 1篇郭放
  • 1篇苏长安
  • 1篇佟键
  • 1篇杨常春

传媒

  • 1篇药学学报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应用化学

年份

  • 2篇2003
  • 2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利用螯形主体分子的识别功能选择包结分离蒿本挥发油中的肉豆蔻醚被引量:8
2003年
采用螯型主体分子trans 1,2 二苯基 1,2 苊二醇 (A)作为主体分子 ,可以选择性地识别蒿本挥发油中的肉豆蔻醚 (B)并以包结物晶体 (A) +(B)形式析出 .利用Kugelrohr真空蒸馏技术将肉豆蔻醚从包结物晶体中分离出来。化学纯度接近 10 0 % ,产率为 4 .5 %。采用IR ,粉末XRD ,1HNMR等分析方法确定了包结物的形成 .采用IR ,1HNMR ,MS等分析方法 ,确定了被分离的化学组分的结构为肉豆蔻醚。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分离蒿本挥发油中的肉豆蔻醚组分有选择性高 ,速度快 ,方法简单等优点。
郭放徐赫男王秀梅郭文生
关键词:挥发油
包结结晶法选择分离小茴香和川椒、桉叶挥发油的活性成分
该文合成了轮轴型主体分子1,1,6,6-四苯基-2,4-己二炔-1,6-二醇,并将其应用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分离领域.中草药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复杂,分离出单一组分十分困难,并且操作冗长,浪费时间.该文利用主客体化学中的分...
王秀梅
关键词:分子识别包结化合物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包结物晶析法分离小茴香挥发油中茴香醚被引量:3
2001年
用 GC-MS方法测定了小茴香挥发油的全组分 ,以 1 ,1 ,6,6-四苯基 -2 ,4 -己二炔 -1 ,6-二醇作为主体分子 ,选择性地将小茴香挥发油中的茴香醚作为客体 ,与之形成超分子包结物晶体 .采用 IR,粉末 XRD,1H NMR确定了包结物的形成及其主客体分子摩尔比为 2∶ 1 ,利用 Kugelrohr真空蒸馏技术将茴香醚从包结物晶体中分离出来 .用 IR,1H NMR,MS等方法 ,确定了被分离出化学组分的结构为反式茴香醚 .用 GC方法测定了选择分离挥发油化学组分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分离挥发油化学组分选择性高 ,速度快 。
常怀春杨常春王秀梅王洪波佟键苏长安郭文生蔡云萍马明扬程光荣吕扬
关键词:小茴香挥发油植物药
用螯形主体分子的识别功能选择分离小茴香挥发油中的茴香醚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用主客体分子包结法选择分离小茴香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超分子化学的分子识别功能 ,采用螯形主体分子trans 1,2 二苯基 1,2 苊二醇作为主体分子 ,小茴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作为客体分子 ,螯形主体分子可与其中有互补性的化学成分形成包结化合物 ,以晶体形式析出。结果 选择性地识别小茴香挥发油中的茴香醚并形成包结物晶体 ,用Kugelrohr真空蒸馏技术将茴香醚从包结物晶体中分离出 ,产率 11 2 %。采用IR、粉末XRD分析方法确定了包结物的形成。采用IR ,1 HNMR和MS等分析方法 ,确定了被分离的化学组分的结构为反式茴香醚。结论 此法分离挥发油化学组分有选择性高、速度快、方法简单等优点。
夏传海郭文生唐宪达王秀梅佟健由键蔡云萍吕扬
关键词:分子识别包结化合物挥发油小茴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