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霞

作品数:50 被引量:149H指数:6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连云港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江苏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细胞
  • 16篇淋巴
  • 15篇病理
  • 14篇免疫
  • 13篇临床病理
  • 13篇淋巴瘤
  • 12篇肿瘤
  • 9篇血管
  • 6篇淋巴瘤患者
  • 5篇蛋白
  • 5篇乳腺
  • 5篇组织化学
  • 5篇免疫组织
  • 5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病理特征
  • 4篇血小板
  • 4篇上皮
  • 4篇凝血
  • 4篇粒细胞
  • 4篇临床病理分析

机构

  • 42篇连云港市第一...
  • 17篇连云港市第二...
  • 5篇徐州医学院
  • 5篇扬州大学
  • 4篇蚌埠医学院附...
  • 3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上海市嘉定区...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江都市人民医...
  • 1篇吉林市妇产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灌南县第一人...
  • 1篇海军军医大学...

作者

  • 50篇王红霞
  • 35篇陈昊
  • 22篇江亚军
  • 19篇张昶
  • 11篇杨聪颖
  • 9篇聂艳红
  • 8篇张春芳
  • 8篇李秀梅
  • 8篇闫蓉
  • 7篇庄万传
  • 6篇朱贵华
  • 5篇白玲
  • 3篇何耀
  • 3篇孟健
  • 3篇赵文海
  • 3篇陈乃玲
  • 3篇李国利
  • 3篇吉亚君
  • 3篇刘毅
  • 2篇康丽莉

传媒

  • 12篇临床与实验病...
  • 4篇白血病.淋巴...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 4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ALToma Ig重链蛋白、IgH基因重排/断裂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Ig重链蛋白、IgH基因重排/断裂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om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MALToma作为实验组,15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RLH)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PCR、FISH技术分别检测两组中Ig重链蛋白、IgH基因重排、IgH基因断裂情况。结果(1)Ig重链蛋白表达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可分为三种模式:单种Ig重链蛋白表达(模式Ⅰ)、Ig重链蛋白全阴性(模式Ⅱ)、多种Ig重链蛋白表达(模式Ⅲ)。实验组模式Ⅰ/Ⅱ的阳性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0)(P<0.01)。(2)实验组IgH基因重排、IgH基因断裂的阳性率分别为72.5%(29/40)、32.5%(13/40),而对照组未检出IgH基因重排、IgH基因断裂(P<0.01,P<0.05)。(3)Ig重链蛋白模式Ⅰ/Ⅱ和IgH基因重排联合检测以及Ig重链蛋白模式Ⅰ/Ⅱ、IgH基因重排和IgH基因断裂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达97.5%。(4)在Ig重链蛋白模式Ⅱ中,有9例检出IgH基因断裂(90%);在模式Ⅰ/Ⅲ中,仅有4例检出IgH基因断裂(1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重链蛋白表达和IgH基因断裂呈正相关(r s=0.323,P<0.05)。结论联合检测Ig重链蛋白表达模式和IgH基因重排可有效辅助鉴别MALToma和RLH;IgH基因断裂可能与Ig重链蛋白表达缺失高度相关。
王红霞陈昊陈昊聂艳红聂艳红江亚军
关键词:淋巴瘤IGH基因重排
CD21及CD43对黏膜相关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和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探讨CD21、CD43蛋白表达对黏膜相关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oma)和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5例良性淋巴组织增生(对照组)及25例MALToma(病例组)组织CD21、CD4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病例组100%(25/25)显示出CD21+的异常滤泡树突细胞网,多数稀疏破碎,少数扩大增生或融合成片;对照组100%(25/25)显示出CD21+的完整滤泡树突细胞网,未显示异常滤泡树突细胞网.两组异常滤泡树突细胞网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80,P=0.000).病例组CD20+细胞中CD43+表达率为24%(6/25),对照组CD20+细胞中CD43均阴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5,P=0.030).结论 CD21+异常滤泡树突细胞网以及CD20+细胞中CD43+表达对MALToma和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有鉴别诊断意义.在少数情况下,MALToma组织中异常的滤泡树突细胞网扩大增生或融合成片.
江亚军陈昊闫蓉杨聪颖王红霞
关键词:CD21CD43
涎腺癌组织中EGFR和HER-2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和腺泡细胞癌中EGFR和HER-2基因/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80例涎腺癌(黏液表皮样癌30例、腺样囊性癌30例、腺泡细胞癌20例)和30例良性多形性腺瘤中EGFR和HER-2蛋白表达;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涎腺癌中EGFR和HER-2基因扩增。结果 (1)涎腺癌中EGFR和HER-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1.25%和32.5%,高于良性多形性腺瘤组(P均<0.05),其中以黏液表皮样癌中EGFR和HER-2蛋白阳性率最高,EGFR蛋白的表达强度最高(P均<0.05)。(2)EGFR和HER-2蛋白表达与涎腺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程度、组织学亚型无关(P均>0.05);涎腺癌中EGFR和HER-2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s=0.166,P>0.05)。(3)涎腺癌中EGFR基因高多体扩增的总阳性率为18.75%(15/80),其中黏液表皮样癌13例,腺样囊性癌2例,阳性率分别为43.3%和6.7%,相应蛋白表达强度均为()或(),表达强度和基因扩增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s=0.491,P<0.01);涎腺癌中未检测到HER-2基因扩增及17号染色体多体。(4)EGFR蛋白(/)组和基因扩增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蛋白(-/+)组和无基因扩增组均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黏液表皮样癌高频率、高强度表达EGFR,并发生高多体基因扩增,可作为其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和腺泡细胞癌中HER-2蛋白弱表达,未检测到基因扩增。
王红霞陈昊闫蓉张昶徐宏志
关键词:涎腺肿瘤EGFRHER-2分子靶向治疗
双嘧达莫对淋巴瘤患者外周血PAC-1和CD62p影响的初步观察
2010年
目的:研究双嘧达莫对淋巴瘤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PAC-1和CD62p表达水平及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单纯组)和化疗+双嘧达莫组(联合组)。联合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应用双嘧达莫100 mg/d;另选择1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于化疗d0、d3、d7及d14检测淋巴瘤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AC-1和CD62p的表达水平。结果:1)淋巴瘤患者外周血PAC-1和CD62p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2)单纯组在化疗d0、d3的PAC-1表达较化疗d14明显升高,P<0.05和0.01;化疗d3的CD62p表达较化疗d0、d14明显增高,P<0.01。联合组在化疗d14的PAC-1表达水平较化疗d0、d3明显降低,P<0.01;化疗d14的CD62p表达较化疗d0、d3降低,P<0.05和0.01。3)联合组在化疗d7、d14的PAC-1以及化疗d3、d7、d14的CD62p与单纯组比较表达下降,P<0.05和0.01。4)治疗4个周期后单纯组和联合组总缓解率(CR+PR)分别为78.95%(15/19)和82.35%(14/17),两组间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4,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常出现外周血小板活化,双嘧达莫能有效地抑制患者外周血PAC-1和CD62p表达,从而抑制血小板的活化。
江亚军李秀梅王红霞韩秀华朱贵华庄万传何耀
关键词:淋巴瘤血小板活化PAC-1CD62P双嘧达莫流式细胞术
卵巢上皮性肿瘤相关凋亡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卵巢上皮性肿瘤为常见的妇科肿瘤,其发生、发展是由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凋亡调控机制的紊乱等多步骤参与的复杂过程,其中凋亡调控机制的紊乱是很重要且被密切关注的一个环节。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和过度增殖加速了肿瘤的恶性进展。因此,文章选择了Bcl-2、Bax、Survivin、Smac、Fas这5个具有代表性、关键性的凋亡调控基因来描述它们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演变规律。
王红霞陈钢李国利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肿瘤BCL-2/BAXSMAC
C-myc及上皮膜蛋白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C-myc及上皮膜蛋白1(EMP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胶质细胞瘤65例为观察组,术前未做其他治疗,并以尸检标本正常脑组织15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myc和EMP1蛋白在两组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不同组织学级别脑胶质瘤的相关性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C-myc和EMP1在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C-myc和EMP1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组织学分级相关,且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上升而增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胶质瘤组织中C-myc与EMP1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57,P=0.043)。结论 C-myc与EMP1在人脑胶质瘤中显著高表达,两者表达呈明显正相关,并且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杨聪颖刘新丽陈昊王红霞张春芳孙维烨刘毅齐冬雪刘华李爱民
关键词:胶质瘤C-MYC免疫组织化学
孤立性髓外浆细胞瘤15例临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孤立性髓外浆细胞瘤(SEP)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5例SE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等资料。结果15例SEP患者发病部位:鼻腔和鼻窦各3例,肺、胃、直肠、乳腺、膀胱、睾丸、胸膜、肝脏、皮肤各1例。12例行血清免疫固定电泳:阴性9例,阳性3例。组织形态:正常组织结构破坏,瘤细胞弥漫性分布,高分化肿瘤细胞似正常浆细胞,细胞异型性小;低分化肿瘤细胞似中心母细胞,细胞异型明显,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CD38、MUMl、CDl38、CD79α,不表达CD3、CD20、CD30和MPO,κ或λ轻链限制性表达。5例在SEP诊断后5~58个月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结论SEP具有特征性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高分化者需与反应性浆细胞增生、淋巴浆细胞淋巴瘤等相鉴别,低分化者需与大细胞淋巴瘤、粒细胞肉瘤、低分化癌等相鉴别。
王松陈昊江亚军张昶王红霞
关键词:浆细胞瘤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癌组织中ABCG2及CD44^+/CD24^-细胞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2011年
目的:观察ABCG2以及CD44+/CD24-细胞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双染技术检测60例乳腺癌、癌旁及30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中CD44+/CD24-细胞的表达并应用单染技术检测ABCG2。结果:ABCG2在乳腺癌、癌旁和增生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0%、16.67%和60.00%,乳腺癌及增生组织表达均高于癌旁(P<0.01);CD44+/CD24-细胞在3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3.33%和26.67%;增生组织表达高于乳腺癌及癌旁(P<0.01)。两者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复发与否、间质有无淋巴反应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G2表达与无瘤生存期相关(P<0.05),CD44+/CD24-细胞表达与无瘤生存期不相关(P>0.05)。ABCG2表达与CD44+/CD24-细胞无相关性(P>0.05)。结论:ABCG2阴性患者无瘤生存期长;CD44+/CD24-细胞并非只存在于乳腺癌组织中。
白玲张昶王红霞吉亚君孟健陈昊
关键词:ABCG2预后
Ⅲ、Ⅳ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意义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分析Ⅲ、Ⅳ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62例NHL患者与20名健康对照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NHL患者APTT、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Ⅲ与Ⅳ期患者APTT、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Ⅱ期患者(P〈0.05、P〈0.01);ⅢB、ⅣA和ⅣB患者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ⅢA患者(P〈0.01),但ⅢB、ⅣA和ⅣB患者之间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L患者尤其是ⅢB-ⅣB期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紊乱,表现为高凝状态,需要监测凝血功能。
江亚军顾健汪中强沈连军王红霞康丽莉
关键词:淋巴瘤非霍奇金凝血功能
细胞色素C、caspase-8及caspase-9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细胞色素C(CytC)及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8和caspase-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探讨线粒体凋亡途径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对45例原发性肝癌及30例正常肝组织中CytC、caspase-8和caspase-9mRNA进行了检测。结果 CytC、caspase-8在正常组与肝癌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33%(19/30)、88.36%(38/44)和60.00%(18/30)、84.10%(37/44),均呈升高趋势,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spase-9基因在正常组及肝癌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00%(24/30)和75.00%(33/44),均呈高表达,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癌组caspase-8及caspase-9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因素无关。肝癌组CytC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远处转移等因素无关;但随着分化程度的升高,阳性表达率也逐渐升高,高、中和低分化者阳性率分别为100%(7/7)、91.18%(31/34)和25%(1/4),高、中分化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中分化与低分化者相比,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组织中凋亡基因CytC、caspase-8、caspase-9的高表达表明,线粒体内源性凋亡途径在原发性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肿瘤分化程度越好,CytC表达率也越高,提示CytC表达程度有可能成为判断肝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并成为通过内源性凋亡途径靶向治疗的主要靶点。
陈昊张春芳张昶王红霞赵文海陈乃玲
关键词:细胞色素C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