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艳艳

作品数:33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大连市医学卫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三氧
  • 8篇三氧化二砷
  • 7篇基因
  • 6篇职业病
  • 6篇职业病危害
  • 6篇小鼠
  • 4篇小脑
  • 4篇基因表达
  • 3篇职业病危害因...
  • 3篇砷暴露
  • 3篇细胞
  • 3篇相关基因
  • 3篇小鼠大脑
  • 3篇慢性
  • 3篇慢性砷暴露
  • 3篇脑组织
  • 3篇二甲苯
  • 3篇粉尘
  • 3篇大脑
  • 2篇代谢

机构

  • 22篇大连市疾病预...
  • 1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辽宁省疾病预...
  • 2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三重大学

作者

  • 33篇王艳艳
  • 12篇朴丰源
  • 10篇刘鹏
  • 10篇洪岩
  • 8篇安玉
  • 8篇姜红梅
  • 7篇邵小翠
  • 6篇田宏飞
  • 3篇刘爽
  • 3篇杜影
  • 3篇陈禹存
  • 3篇王洋
  • 2篇张毅
  • 2篇董毅
  • 2篇徐品良
  • 2篇徐振杰
  • 2篇王智勇
  • 2篇任时
  • 2篇王玉江
  • 2篇何作力

传媒

  • 6篇职业与健康
  • 4篇中国卫生工程...
  • 3篇工业卫生与职...
  • 3篇中国冶金工业...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空气分离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013年
目的对某空气分离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查阅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等,对该项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噪声是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尚未发现职业病病例。结论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该项目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尚需加强治理。
董毅徐丹王艳艳
关键词: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
某个体汽车喷漆店三苯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调查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调查某个体汽车喷漆店从业人员三苯的职业暴露情况,并评估其对该个体汽车喷漆店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个体喷漆行业三苯的职业卫生危害研究提供材料。方法选择某个体汽车喷漆店进行现场调查和采样,并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初步采用美国EPA风险评估模型对三苯进行风险评定。结果苯的短时接触浓度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符合国家限值要求,但苯导致该店内喷漆工一生得白血病的风险水平为(9.2~32.8)×10^(-6),风险仍较高。二甲苯第2次检测短时间接触浓度为143.1 mg/m3,高于国家关于二甲苯的短时间接触浓度限值要求,且致该个体汽车喷漆工运动失调的危害商数为16,为高风险。结论个体汽车喷漆从业人员是职业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职业卫生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并提高个体喷漆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意识。
王艳艳邢秀颖田宏飞
某精密零部件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与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识别、分析某精密零部件生产企业作业场所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并对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进行分析,为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进行识别、检测和分析。结果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中,除个别岗位的噪声超标外,其余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说明所有因素检测结果基本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控制措施基本有效,但应该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以保证工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水平在职业接触限值内。
安玉姜红梅王艳艳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毒理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代谢组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目前已成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生物体液,研究手段主要是核磁共振和质谱。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的概念、实验方法、分析方法以及在毒理学中的应用,并对当前代谢组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刘鹏朴丰源王艳艳洪岩
关键词:代谢组学核磁共振质谱毒理学
2012年大连市丙型肝炎监测分析报告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对2012年大连市丙型肝炎疫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大连市丙型肝炎的流行现状。方法收集整理2012年网络疫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连市2012年共报告丙型病毒性肝炎729例,丙型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10.90/10万,较2011年同期发病数上升了38.33%。丙型肝炎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且主要以中老年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6∶1),报告发病地区差异明显,县区发病率高于城区,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农民、离退休人员丙肝病例数构成比较高。结论目前,大连市丙型肝炎发病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应注重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控制丙型肝炎。
陈禹存王艳艳徐振杰
关键词:丙型肝炎疫情
造船企业电焊岗位呼出气冷凝液的检测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大连地区某造船企业电焊工呼吸系统的改变,并探讨其发病机制,为电焊工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电焊工为暴露组,以非电焊工为对照组,通过对2组工人进行呼出气冷凝液(EBC)的检测、肺功能状况的检测及慢性呼吸道症状发生率的比较分析来探讨电焊烟尘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结果电焊暴露组和对照组工人在年龄、身高、体重、BMI、工龄、吸烟史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工人的呼出气冷凝液pH值(8.35±0.17)低于对照组(8.40±0.14)(P>0.05)。EBC生化指标的比较中,暴露组的丙二醛(MDA)、活性氧(ROS)、白三烯B4(LTB4)浓度水平(5.14 nmol/ml、600.58 IU/ml、148.50 pg/ml)比对照组略高(4.78 nmol/ml、570.68 IU/ml、128.60 pg/ml),对照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水平(46.18 pg/ml、52.19 pg/ml)比暴露组略高(43.29 pg/ml、50.93 pg/ml)(P>0.05),但3-硝基酪氨酸(3-NT)浓度水平暴露组(4.54 nmol/L)高于对照组(3.43 nmol/L)(P<0.05)。结论电焊烟尘可能会过度激发呼吸系统的氧化应激反应,而氧化应激是呼吸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推测长时间接触电焊烟尘可能会进一步造成呼吸系统的损伤。
安玉张毅王艳艳
关键词:电焊烟尘呼出气冷凝液氧化性损伤
8-羟基脱氧鸟嘌呤在慢性砷暴露小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通过检测核酸损伤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在砷暴露小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为探讨砷的心脏毒性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1、2、4mg/L三氧化二砷染毒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自然饮水方式连续染毒60 d,取小鼠心脏组织固定,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和心肌细胞的8-OHdG表达。结果染砷组心肌细胞出现核肿胀、部分核质溶解等病理改变,且其心肌细胞出现明显的8-OHdG表达,并随着砷暴露剂量的增加呈现剂量-反应关系。结论砷可导致心肌细胞的核酸损伤和病理学改变,其损伤的程度与砷的暴露剂量有关。
王艳艳刘鹏洪岩刘爽朴丰源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心肌8-羟基脱氧鸟嘌呤免疫组化
应用巢式PCR评价低流行区疟疾诊断结果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初步评价大连市疾控人员对疟疾的诊断能力,为低流行区疟疾诊断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2年大连市上报的27例疟疾阳性病例的血液样本.应用巢式PCR(nest—PCR)方法对诊断结果进行复核:以复核结果为标准,比较镜检和快速诊断试剂盒(rapid diagnosistest.RDT)方法的检测敏感性及对虫种鉴定的正确率。结果27份样本的巢式PCR结果为恶性疟23份,间日疟2份,卵形疟l份,阴性1份,无混合感染。镜检对阳性样本的敏感度为76.9%(20/26),远低于RDT方法的96.2%(25/26);镜检和RDT联合使用,敏感度可达100%。对虫种的鉴别,镜检对阳性样本的正确检测率为50%(13/26):RDT方法仅能鉴别恶性疟和非恶性疟.对恶性疟阳性样本的正确检测率为100%(23/23)。结论采用镜检和RDT联合应用的方法,能够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建议在有条件的疾控单位建立人体疟原虫的分子检测体系.更有效地防止对疟疾病例的漏诊和误诊。
陈玉凤王艳艳姜杰李美
关键词:疟疾诊断恶性疟原虫巢式PCR消除疟疾
2010—2012年大连市部分企业噪声危害状况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2010—2012年大连市部分企业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污染情况,为企业防治噪声危害提供参考。方法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 189.8-2007)进行测点选择和噪声强度〔dB(A)〕测量。结果 2010—2012年累计噪声检测岗位2 288个,噪声的平均超标率为19.6%,各年之间生产性噪声超标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15,P>0.05)。2011和2012年稳态噪声超标率均高于20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和10.55,均P<0.01)。3年内非稳态噪声的超标率高于稳态噪声(χ2=21.91,P<0.01)。结论 2010—2012年,大连市部分企业应加强生产性噪声的防治工作,尤其对非稳态噪声的治理。
王艳艳陈禹存姜红梅
关键词:生产性噪声
三氧化二砷对小鼠小脑氧化还原相关酶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小鼠小脑组织氧化还原相关酶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低剂量组(1 mg/L As2O3染毒组)和高剂量组(4 mg/L As2O3染毒组),连续染毒60 d,断头法处死小鼠,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基因芯片筛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染砷组中差异表达2倍及以上的基因有18条,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有12条,表达下调的基因有6条。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及对照组比较,表达上调的基因有Ndufa4、Ndufa6、Gpx3、Adi1、Rrm2b,表达下调的基因有Spr、Hsd17b11、Ogfod1、Ndufab1。与对照组比较,染砷组中Cyp51、Phgdh、Dhrs4、Prdx4、Aldh1a、1810063B05Rik、Glrx表达上调,Prdx2、1110020P15 Rik表达下调。结论As2O3对小鼠小脑的氧化还原相关酶基因表达谱具有明显的影响,提示这些小脑氧化还原相关酶基因很可能是砷的神经毒作用的靶点。
洪岩朴丰源王艳艳刘鹏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小脑氧化还原酶差异表达基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