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莹

作品数:41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塑料
  • 9篇水质
  • 9篇水质基准
  • 8篇海洋环境
  • 6篇毒性
  • 6篇生态风险
  • 5篇乙烯
  • 5篇污染
  • 5篇聚苯
  • 5篇聚苯乙烯
  • 5篇苯乙烯
  • 4篇生态风险评价
  • 4篇物种敏感度分...
  • 4篇浮游
  • 4篇浮游动物
  • 3篇毒性效应
  • 3篇摄入
  • 3篇污染物
  • 3篇物种敏感性分...
  • 2篇多环芳烃

机构

  • 39篇国家海洋环境...
  • 5篇大连海洋大学
  • 5篇大连海事大学
  • 5篇厦门大学
  • 4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国家海洋局
  • 2篇大连大学
  • 2篇闽江学院
  • 1篇辽宁省海洋水...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江苏海洋大学
  • 1篇中海油研究总...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41篇王莹
  • 30篇王菊英
  • 20篇穆景利
  • 10篇靳非
  • 9篇丛艺
  • 8篇姚子伟
  • 6篇张微微
  • 3篇丁光辉
  • 3篇葛林科
  • 3篇林忠胜
  • 2篇那广水
  • 2篇霍城
  • 2篇张晶
  • 1篇曲玲
  • 1篇柯东胜
  • 1篇任红蕾
  • 1篇张蓬
  • 1篇李凯
  • 1篇姜华
  • 1篇宋伦

传媒

  • 1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0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世界环境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环境监控与预...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5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陆源排海污水生物毒性控制限值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被引量:3
2020年
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对秦皇岛市15个典型入海排污口污水进行生物效应监测,选用发光细菌(费歇尔弧菌)、藻类(中肋骨条藻)、甲壳类(卤虫)、鱼类(海水青鳉幼鱼)4种不同的生物毒性测试生物对污水进行短期急性毒性测试。结果表明:排海污水的毒性大小易受雨水稀释影响;海水青鳉幼鱼对污水最为敏感,其次为卤虫和中肋骨条藻,费歇尔弧菌敏感性最低。对排海污水毒性评估结果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表明,仅仅依靠理化指标来评估污水的环境影响具有局限性。
陈梦云靳非王莹丛艺林忠胜穆景利
关键词:生物毒性
利用COMMPS和DYNAMEC方法开展我国海水环境优先关注污染物研究
2023年
为提升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管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本研究结合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充分借鉴欧盟基于监测和模型的联合优先排序方法(COMMPS)及动态选择和优先排序机制(DYNAMEC),推荐了我国海水环境优先关注污染物。以我国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和国际海洋保护组织优先关注的污染物为候选物质,从人类健康效应赋分角度对DYNAMEC和COMMPS方法进行改进,本研究建立了基于环境暴露指数、环境效应指数和优先级指数的海水环境优先关注污染物筛选方法,通过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毒性初筛和优先级排序二次筛选等过程合计推荐68种我国海水环境优先关注污染物,具体包括11种金属和类金属化合物、11种多环芳烃化合物、8种有机卤化物、24种农药、14种其他有机化合物,涵盖了双酚A、壬基酚和有机磷酸酯等新污染物。相关研究结果可为不同海洋环境中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问题识别、基准和标准制修订、风险评估、污染治理等提供重要的方法学支撑,为海洋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靳非王莹丛艺张明兴李昭川娄亚迪姚子伟王菊英
河口和近海水体分类分区国内外研究进展
2024年
水体分类分区是河口和近海营养物基准制定和水生态环境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对我国开展河口营养盐差异化精准管控以及陆海统筹的水质考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美国、欧盟与我国的河口和近海水体分类分区研究进展,结合典型案例介绍了国际上的代表性技术方法,剖析了地形地貌、盐度、水深、水动力因素和底质类型等关键分类分区指标的生态相关性考量,并根据现有工作基础以及我国河口和近海生态环境特征,就总体思路、水体类型划分、指标选取等方面初步提出我国河口和近海水体分类分区框架,以期服务于河口和近海的营养物基准标准的制修订以及水生态环境管理。
李昭川张明兴康贤炜娄亚迪王莹王菊英
关键词:营养物基准近海
重金属和聚苯乙烯微球对卤虫的复合毒性效应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微塑料是一类重要的海洋污染物,由于其性质稳定、难以降解,对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潜在的危害。微塑料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容易吸附海洋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产生二次危害,因此研究微塑料与重金属的复合毒性效应对于正确评价微塑料的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卤虫(Artemia parthenogenetica)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10μm聚苯乙烯微球与2种重金属(Cu^2+和Cd^2+)对卤虫无节幼体的单一及复合急性毒性。同时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卤虫体内Cu^2+和Cd^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比较分析了聚苯乙烯微球对重金属在卤虫体内富集的影响。研究发现,Cu^2+和Cd^2+单一暴露时对卤虫无节幼体的24h半数致死浓度(24h-LC50)分别为(1.26±0.15)mg·L^-1和(164.5±27.3)mg·L^-1,与聚苯乙烯微球共同作用时24h-LC50分别为(1.38±0.23)mg·L^-1和(178.3±36.4)mg·L^-1,聚苯乙烯微球的存在显著促进了卤虫对Cu^2+和Cd^2+的摄入和排出,但并未影响二者急性毒性。研究结果可为海洋环境中微塑料和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张明兴王莹王立军张微微王菊英
关键词:聚苯乙烯微球卤虫
计算毒理学在海洋溢油事故特征污染物甄选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鉴于溢油及其风化产物的组分复杂性,本文应用计算毒理学方法对溢油中的主要毒性特征污染物进行甄选。首先结合美国溢油事件中的主要污染物分类方法,针对溢油事故的潜在特征污染物进行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毒性判别,然后建立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子结构参数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模型,尝试筛选出海洋溢油事故的12种特征污染物,包括3种多环芳烃(PAHs)、8种烷基化PAHs及1种PAH的氧化衍生物。本文首次应用DFT方法进行溢油中特征污染物的甄选研究,研究结果可为海洋环境管理部门在溢油污染物监管和灾后处置等方面提供参考。
王莹王菊英穆景利
关键词:溢油特征污染物定量结构-活性相关密度泛函理论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定值的合理性浅析——以铅和甲基对硫磷为例被引量:6
2015年
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推导了铅和甲基对硫磷的海水水质基准低值和高值,并与《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中铅和甲基对硫磷的相关标准限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目前尚缺乏充分的科学证据说明我国现行的海水水质标准可以为我国海洋环境中大多数水生生物提供适当的保护,不同污染物的标准定值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欠保护"和"过保护"的问题。此外,结合我国近岸海水水质监测资料,在剖析了海水水质标准定值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对我国今后的海水水质基准和标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王菊英穆景利王莹
关键词:甲基对硫磷物种敏感度分布
我国硝基苯的海水水质基准及生态风险评估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以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硝基苯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筛选我国本土物种的硝基苯海水生物毒性数据,同时针对我国海区生物特点补充8种典型海洋受试生物的毒理学实验,应用物种敏感度分布(SSD)方法推导了用于保护水生生物的我国硝基苯海水水质基准值。在此基础上,尝试应用2种概率生态风险评估方法初步评估了硝基苯在我国东海椒江口水体中的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用于保护我国海水生物的硝基苯水质基准高值为1.42 mg·L-1,低值为0.037 mg·L-1,与应用SSD方法推导的硝基苯淡水水质基准差异不大。商值概率分布法和联合概率曲线法的风险表征结果表明,硝基苯对椒江口中的水生生物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需要管理部门采取一定的风险管控措施。研究结果有望为我国水质基准、生态风险研究及硝基苯的海水水质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王莹穆景利王菊英
关键词:硝基苯物种敏感性分布生态风险
微塑料在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体内的摄入、排出及对其摄食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微塑料的生态毒理学效应,是近年来国际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然而,由于生物体内的微塑料定量分析存在难度,导致其毒动力学过程和生物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受限。本研究以10μm荧光标记的聚苯乙烯(PS)为测试对象,考察了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对PS微粒的摄入及排出动力学,以及PS微粒对其摄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虎斑猛水蚤暴露于表观浓度为1×10^3个·mL^-1的PS微粒溶液,其体内检出的PS微粒的量随着暴露时间增加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暴露24 h后达到最大值,为(7.00±2.44)个·只^-1(n=3),48 h后降至(3.20±1.93)个·只^-1(n=3)。将暴露于表观浓度为1×10^3个·mL^-1的PS微粒溶液中48 h后的日本虎斑猛水蚤转移至清洁海水中后,体内检出的PS微粒的量呈现下降趋势,24 h后可排出体内96.33%±1.18%(n=3)的PS微粒,48 h后生物体内无PS微粒检出。日本虎斑猛水蚤暴露于表观浓度为1×10^3个·mL^-1的PS微粒溶液中24 h和48 h后,其对微藻的摄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估微塑料的生态风险提供依据。
刘全斌张明兴丁光辉李西山张典张微微王莹王菊英
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的保护海水水生生物的石油烃急性毒性基准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溢油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以及分散剂使用对原油毒性的影响一直是溢油应急响应及危害评估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收集筛选了基于标准测试方法的90组急性毒性数据(LC50/EC50),其中37组毒性数据来自15种油品的水容纳组分(water accommodated fraction,WAF),53组来自11种化学分散剂与15种油品的分散液(chemically dispersed water accommodated fraction,CEWAF),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方法推导了基于水生生物保护的石油烃总量(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TPH)的急性毒性基准值,同时还分析了分散剂和不同暴露方式对原油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以名义浓度(nominal concentrations)所表示的毒性结果可能高估分散剂对原油毒性的影响,基于CEWAF和WAF的LC50/EC50所推导的有害浓度(HC5s)差异较小,计算出的保护水生生物TPH急性毒性基准值为0.38 mg·L-1(TPH);鱼类对原油污染的响应明显敏感于甲壳类;同时证明了SSD方法在溢油毒性评估及风险阈值推导中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
穆景利靳非王菊英王莹丛艺
关键词:石油烃海洋溢油急性毒性环境基准物种敏感性分布
基于化学品风险评估的海洋环境POPs数据库的构建被引量:1
2013年
POPs的毒理学数据、环境行为和暴露浓度等数据是进行其风险评估的基础性资料,本文对化学品风险评估用美国、欧洲以及我国数据库的涵盖内容和提供的条目信息等资料进行了总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用于海洋环境风险评估的POPs数据库(MPOP-TOX)框架,包括化学品的物化性质、环境行为、环境暴露浓度、水生生物毒性、人体健康毒性五个方面,同时给出了拟收集的具体要素信息和数据收集原则。本研究工作可为我国POPs海洋环境领域风险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对提升我国海洋环境科学科研水平以及海洋环境管理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
王莹穆景利林忠胜姚子伟王菊英
关键词:POPS数据库风险评估海洋环境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