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艳如
- 作品数:37 被引量:146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高频电凝术治疗老年人胃出血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 比较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高频电凝术治疗老年人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89例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8例给予氩离子电凝术为氩离子组,41例行高频电凝术为高频电组.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氩离子组止血率为93.75%(45/48),高频电组为87.80%(36/41);氩离子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2.50%(6/48),高频电组为39.02%(16/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老年人胃出血安全可行,与高频电凝术相比,其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 孙妍卢艳如
- 关键词:内镜氩离子凝固术高频电凝术胃出血
- 肝病患者血清蛋白质等电点聚焦电泳分析
- 1994年
- 本文首次运用敏感性较高的聚丙烯酰胺等电点聚焦(isoelectricfocusing,IEF)电泳技术对肝病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常人及各型肝病患者血清中含有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38~43种,以肝硬化患者为最少。蛋白质成分中以酸性蛋白(PI<6.5)占优势(55.00%~61.90%)。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清蛋白质谱接近正常人,二者与各型肝病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原发性肝癌患者与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谱差异率(7.14%),显著低于(P<0.05)其与肝硬化患者之间的差异率(12.50%),亦显著低于(P<0.01)其与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的差异率(17.07%),此结果提示慢性活动性肝炎与原发性肝癌的蛋白质谱比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的蛋白质谱更为接近。在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了等电点(isoelectricpoint,PI)7.30的特征性蛋白质,这一蛋白质的确切成分及其在慢性活动性肝炎诊断上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 卢艳如褚燕君鲁德松
- 关键词:肝病血清蛋白
- 老年人药物相关性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药物相关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措施。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108例发生消化道出血的60岁及以上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住院前2周服药史、临床症状、出血量、出血时间及胃镜检查结果 Forrest分级做出诊断并进行治疗。依据临床用药指南治疗8周后,对其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8位药物相关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中NSAIDs 70例(64.8%)、糖皮质激素19例(17.6%)、抗菌药12例(11.1%)、抗肿瘤药7例(6.5%),A组治愈率为60.4%、B组治愈率为75%、C组治愈率为79.2%。结论 NSAIDs是引起老年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药物,阿司匹林在引起老年消化道出血中占重要因素,老年人联合应用NSAIDs(A组)更易出现消化道出血且治疗效果欠佳。
- 孙妍卢艳如
- 关键词:药物消化道出血老年人合理用药
- 胃病患者血清及活检组织中蛋白质和酯酶分析
- 1994年
-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点聚焦(IEF)电泳技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吻合口溃疡、胃癌及正常人的血清蛋白、活检组织蛋白及酯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型胃病患者血清中含有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31~37种,组织蛋白20~31种,酯酶19~20种。以上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各型胃病间的联系,并为各型胃病病理组织定性提供了一定依据。
- 褚燕君卢艳如鲁德松李继昌
- 关键词:胃疾病蛋白质酯酶电泳
- 综合医院消化门诊以躯体症状为首发的抑郁症调查5754例被引量:19
- 2010年
-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消化门诊以躯体症状为首发的抑郁症患者就诊状况和误诊分析.方法: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中国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调查我院消化门诊5754例以躯体症状为首发的抑郁症患者.结果:只有少部分(5.3%)患者直接就诊于心理精神科,大部分就诊于其他临床科室,且表现的躯体症状多种多样,其中仅7.2%被临床科室医师识别,大部分被漏诊误治.结论:综合医院消化门诊就诊者以躯体症状为首发的抑郁症识别率很低.临床科室医师应提高对躯体疾病伴有抑郁症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 王涛陈玉龙卢艳如
- 关键词:躯体症状抑郁症消化门诊误诊
- 抗抑郁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水负荷及皮质醇变化的影响
- 目的探讨精神因素、胃容受性舒张功能、皮质醇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关系。方法将伴有抑郁焦虑状态的 FD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实验组,治疗前进行症状积分评定,抑郁自评量表评定, 水负荷试验比较并抽血监测血清皮质醇浓度,治...
- 梁慧敏卢艳如陈玉龙
- 关键词:水负荷试验功能性消化不良抗抑郁治疗皮质醇
- 文献传递
- 川芎嗪对慢性肝病病人血清TNF-a,IL-8,PC-Ⅲ,HA,SOD,LPO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1年
- 目的 :观察川芎嗪治疗前后对慢性肝病病人血清TNF a ,IL 8,PC Ⅲ ,HA ,SOD ,LPO的影响。方法 :4 3例慢性肝病病人给予川芎嗪注射液 12 0~2 4 0mg·d- 1,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或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50~ 50 0mL中静脉滴注 ,14d为一个疗程 ,用 3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血清TNF a ,IL 8,PC Ⅲ ,HA ,SOD ,LPO和肝功能等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 卢艳如褚燕君车立芝
- 关键词:川芎嗪慢性肝病TNF-2IL-8
- 抗抑郁药对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伴抑郁的疗效
- 目的探讨抗抑郁疗法对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伴抑郁的疗效。方法对30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行帕罗西汀治疗8周(治疗组)、15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行常规疗法8周(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 HAMD(17项)量表减分率及消化道症状...
- 蒋红梅陈玉龙卢艳如
-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帕罗西汀抗抑郁药
- 文献传递
- 功能性消化不良抗抑郁治疗早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机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抗抑郁治疗初期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机制,评价抗抑郁药物在FD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将57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前者给予SSRIs治疗,后者给予噻奈普汀治疗,于治疗后统计两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发生率,并了解两种药物胃肠道不良反应与疗程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多发生于治疗早期,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症状逐渐减轻。结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胃肠道内环境的5-羟色胺浓度骤然增加有关,后者作用于胃肠道5-羟色胺受体亚型,引起各种胃肠道不良反应。
- 李淑芳卢艳如陈玉龙
- 关键词:抗抑郁药胃肠道不良反应5-羟色胺
- 肝硬化患者肠道去污、调整肠道微环境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及IL-6水平的变化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观察晚期肝硬化患者肠道去污、调整肠道微环境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IL - 6水平的变化以及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的发生率 ,寻找一种能够更有效降低SBP发生率的方法。方法 A组 :给予保肝、补充人体白蛋白、利尿等常规治疗 ;B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 2周给予氟哌酸 (FPA) 0 2g ,tid ,po,连服 3d ;C组 :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 ,停用FPA后给予肠复康 0 5g,tid ,po ,肠泰口服液 10ml,tid ,po 乳果糖 10ml,tid ,po。共 8周。结果 A组治疗前后血清内毒及IL - 6水平无明显变化 ,SBP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 ;B组治疗后血清内毒素及IL - 6下降 ,SBP发生率降低 ;C组治疗后血清内毒素及IL - 6明显下降 ,SBP发生率明显降低 ,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肠道去污、调整肠道微环境治疗可有效的降低内毒素血症及IL - 6水平 ,使SBP发生率明显降低。
- 褚燕君卢艳如郭长青
- 关键词:内毒素血症腹水自发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