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小庆

作品数:92 被引量:701H指数:15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磁共振
  • 27篇成像
  • 16篇医学影像
  • 16篇磁共振成像
  • 15篇影像
  • 14篇医学影像学
  • 11篇造影
  • 11篇教学
  • 10篇影像学
  • 9篇影像学诊断
  • 8篇胆管
  • 7篇胆管造影
  • 7篇胰胆管
  • 7篇X线
  • 7篇MRCP
  • 6篇血管
  • 6篇胰胆管造影
  • 6篇乳头
  • 5篇胆囊
  • 5篇造影术

机构

  • 83篇东南大学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阴市人民医...
  • 2篇南京同仁医院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84篇杨小庆
  • 22篇储成凤
  • 16篇杨明
  • 16篇刘斌
  • 12篇龚永驰
  • 10篇高修成
  • 10篇杨爱玲
  • 9篇靳激扬
  • 9篇刘玉品
  • 6篇邵华
  • 5篇杨明
  • 5篇秦伟
  • 4篇金琴娣
  • 3篇叶彤
  • 3篇汪盛齐
  • 3篇张金华
  • 3篇徐秋贞
  • 3篇武新英
  • 3篇李国昭
  • 3篇孟宪平

传媒

  • 17篇东南大学学报...
  • 10篇现代医学
  • 7篇中国医学影像...
  • 5篇现代医用影像...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4篇中国高等医学...
  • 3篇西北医学教育
  • 3篇中华医学教育...
  • 3篇第四届全路医...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中国CT和M...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铁道医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国外医学(临...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10篇2006
  • 12篇2005
  • 15篇2004
  • 5篇2003
  • 6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SCT对外中耳畸形听骨链及相关结构异常的诊断及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外中耳先天性畸形听骨链及相关解剖畸形MSCT影像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信息。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行颞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的外中耳先天性畸形18例32耳,均行MPR、CPR重建显示听骨链及相关结构异常。结果:听骨链畸形中:锤骨畸形30耳,砧骨畸形28耳,镫骨畸形8耳,锤砧关节融合22耳,砧镫关节异常3耳,听小骨与鼓室壁融合15耳,镫骨足板固定前庭窗1耳;听小骨未显示2耳。听骨链相关畸形中:外耳道闭锁32耳,乳突硬化18耳,小鼓室畸形13耳,前庭窗畸形1耳。结论:MSCT能准确显示外中耳先天畸形听骨链及相关解剖结构畸形,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信息。
车子刚孟玮彭新桂杨小庆储成凤葛洪徐柏林张庆翔于振坤
关键词:耳疾病畸形
MSCT对下鼻甲外移鼻腔拓宽术疗效的评价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MSCT对下鼻甲外移鼻腔拓宽术疗效的评价,从鼻腔结构、鼻客观功能等方面,对下鼻甲外移鼻腔拓宽手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进行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评价手术疗效。方法选择50例单纯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手术前MSCT扫描均表现为不同程度下鼻甲肥大鼻腔狭窄,在术前术后分别对患者行CT定位测量及鼻阻力计测量。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IER、EER、MDTB、MDTT、NLDT、右侧ITT、左侧ITT有显著性差异(t=-17.831、-22.982、-8.321、8.703、6.710、12.126、14.492,P<0.05);鼻呼气相总阻力与MDTT、MDTB均呈现负相关关系(r=-0.570、-0.551,P<0.05);鼻吸气相总阻力与MDTT、MDTB均呈现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570、-0.551,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测量是客观的证明鼻腔拓宽术术后存在鼻腔结构改变的方法,鼻阻力测量则是可靠地评价鼻腔通气的客观方法,能够作为评价手术疗效和鼻通气功能改善的有效依据。
李保红史靖储成凤葛洪邢真谛张庆翔杨小庆
关键词:鼻塞下鼻甲手术
早期周围型肺癌的X线诊断(附33例报告)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应用X线平片及断层摄影分析周围型肺癌的早期X线征象 ,以利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抽取有系列X线动态观察资料的早期周围型肺癌 33例 ,共检出 34个病灶 ;分别为腺癌 2 1个 ,鳞癌 6个 (其中 1例为同期双原发 ) ,黏液表皮样癌 2个 ,小细胞未分化癌及未定型各 1个 ,由临床随访证实 3个。结果 早期周围型肺癌的病灶直径平均为 1.65cm ,据其形态分为 3个类型 :(1)结节型 2 5例 (2 6个病灶 ) ,病灶密度中等偏低 ,有细小毛刺征 15例、浅分叶征 11例、胸膜凹陷征 7例、小泡征 5例及钙化斑点 1例 ;(2 )斑片型 4例 ,病灶边缘模糊似星芒状 ,形态怪异 ;(3)空洞型 4例 ,呈中心性厚壁空洞 3例 ,呈灶性 (2枚 )小空洞 1例。所有病灶外围均无卫星病灶。结论 肺内≤ 2cm的孤立结节或斑片状影像 ,形态怪异 ,灶内有小泡征 ,边缘有浅分叶征、细小毛刺征等均提示肺癌 ,且以腺癌可能性大 ;注意与肺内常见结节鉴别 ;定性确有困难者可选择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 ,这对定性诊断极为有利 ;还可采用X线动态观察 ,但时间不宜超过 0 .5年 ;必要时选择痰检、肺穿刺活检。
储成凤杨小庆郭晓远
关键词:肺癌X线断层摄影术
磁共振多序列联合诊断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序列联合诊断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对33例临床怀疑胰腺占位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脂肪抑制序列、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以及动态增强序列。结果磁共振多序列联合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81%,准确性为89.5%,阳性预测值为88%,阴性预测值为91.5%。结论磁共振成像是诊断胰腺癌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多序列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价值。
刘玉品高修成杨小庆
关键词:磁共振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磁共振检查胰腺癌脂肪抑制序列阳性预测值
肛管正常解剖结构的MRI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正常肛管及肛门括约肌解剖结构的磁共振(MR)表现。方法对20例正常年轻人行盆腔MR扫描,包括横断面T1WI、T2WI、T2WI抑脂及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矢状面及冠状面分别做STIR和T2WI。结果所有受试者肛管及肛门括约肌结构在各个序列上均显示良好,其中以横断面T1WI、T2WI、横断面及冠状面STIR显示最佳。结论MR能较好地显示正常肛管的解剖结构。STIR序列能很好地显示肛门括约肌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可以作为盆腔常规扫描序列。
周静储成凤杨小庆
关键词:肛管磁共振
肝脏MRI造影剂Mn-DPDP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3年
锰福地匹三钠 [manganese(Ⅱ)dipyridoxyldiphosphate ,Mn -DPDP]是一种肝脏特异性造影剂 ,主要被有功能的肝细胞摄取 ,而后经胆道随粪便排出。它主要缩短组织的T1弛豫时间 ,并能提供较宽的成像时间窗 ,在区别肝细胞性病变和非肝细胞性病变中具有明显优势 ,静脉注射Mn -DPDP后肝细胞性肿瘤有明显强化而非肝细胞性肿瘤一般不强化 ,而且其安全性也较常规磁共振造影剂钆 二乙三胺五醋酸 (gadolinium DTPA ,Gd DTPA)
高修成杨小庆
关键词:肝脏磁共振成像造影剂MN-DPDP安全性
64层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弓离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弓离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主动脉弓离断患儿的CT资料,判断其类型,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别在容积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图像上测量离断的距离、离断近端及远端血管的直径,对比其差异。结果:本组9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共诊断主动脉弓离断7例(占0.77%),其中A型5例,B型2例;容积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测量离断的长度及离断近端血管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7.37±4.47)、(20.24±6.63)mm,P=0.18;(8.42±3.54)、(9.21±4.05)mm,P=0.13]。容积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测量离断远端血管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2±2.22)、(9.61±2.58)mm,P=0.03]。结论:64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可满意地诊断主动脉弓离断,判断其类型,并可以精确地测量离断的长度及离断处远、近端的血管直径,为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充足的依据。
李晶杨明刘斌莫绪明杨小庆吴旻高修成李慧君陈井亚
关键词:心血管造影术主动脉弓离断
MRI动态增强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评价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临床疑诊为垂体微腺瘤患者,行MRI平扫与同层动态增强扫描(Gd-DTPA)研究。分析垂体微腺瘤动态增强前后的MRI表现,并绘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结果:本组垂体微腺瘤可分为两个类型,即偏心型34例(垂体左前叶18例、右前叶14例及垂体左、右后叶各1例)和中心型2例(垂体柄基部偏前及后叶中央区各1例)。同层动态增强后,33例垂体微腺瘤的MRI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或稍低信号,似“充盈缺损”;垂体微腺瘤的最大信号强度,多出现在注入造影剂后32~96s,以64s最明显。另3例垂体微腺瘤,由于其病灶于T1WI已呈高信号,与正常垂体间分界不清。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较高。
储成凤秦伟杨明杨小庆金琴娣张琳琴孟爱芳
关键词:垂体肿瘤磁共振成像
螺旋CT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评估螺旋CT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PAD)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十二指肠内镜下证实的 2 1例PAD患者行螺旋CT(SCT)检查 ,分析其影像学表现 ,评估SCT对PAD的检出率及显示PAD与胆总管末端位置关系的能力。结果  2 1例SCT显示憩室 15例 ,检出率为 71.43 % (15 /2 1) ;显示憩室明显压迫胆胰管末端 ,从影像学上提示可能为乳头旁憩室综合征 6例 ,占 2 8.6% (6/2 1)。SCT在评判压迫程度的结果上 ,两阅片者间一致率 (Kappa值 )为 0 .3 66(Kappa一致性检验 ,P <0 .0 1)。
龚永驰杨小庆邵华靳激扬
关键词:螺旋CT检查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MRS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7例前列腺病变[前列腺癌(PCa)10例,前列腺增生(BPH)17例]的MRI和MRS表现进行研究。MRI平扫观察前列腺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及信号特点;MRS则观察枸橼酸盐(Cit)和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e)的波峰及化学位移,并测定(Cho+Cre)Cit值。结果10例PCa在T2WI图像上表现为外周带的信号减低,其中6例为单侧局灶性,4例为双侧弥漫性;17例BPH在T2WI上均显示前列腺移行带和中央带的增大,其中12例表现为局灶性结节状高、低信号,5例表现为弥漫性体积增大,呈均匀低、等信号。MRS显示PCa的Cit峰明显下降,Cho峰升高,(Cho+Cre)Cit值降低,而BPH病灶各代谢物波峰变化不明显,两者间(Cho+Cre)Cit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MRI平扫与MRS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PCa和BPH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率。
秦伟储成凤杨小庆麦筱莉金琴娣郑力
关键词: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