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伟
- 作品数:64 被引量:341H指数:9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近远期疗效的比较被引量:51
- 2012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375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72例)和开腹手术组(303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数目、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无瘤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资料具有可比性,在出血量(121.81mlvs160.41ml)、肛门排气时间(3.03dvs3.90d)、术后住院时间(12.03dvs15.69d)腹腔镜组优于开腹手术组(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209.79minvs198.50min)、淋巴结数目(10.82vs9.48)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61%vs26.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7.7%、60.3%,开腹手术组分别为66.8%、5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病理分期分层分析两组的术后无瘤生存率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可行性。
- 任镜清刘建伟刘少杰黄时杰陈志棠黄勇洪劲松
-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疗效
-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安全性被引量:55
- 2015年
-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年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03例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学指标、术后恢复及肿瘤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常见慢性合并症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患者手术时间[(268.3±105)min vs.(201.5±81.0)min]、术中出血量[(130.8±142.2)m L vs.(232.5±292.4)m 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2±1.6)d vs.(3.8±1.4)d]、进食流质时间(4.4±1.6)d vs.(4.9±1.5)d]、术后住院时间[(13.4±6.8)d vs.(15.4±8.5)d]、术中主要并发症发生率[2.0%vs.3.4%]、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18.0%vs.25.2%]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部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和心血管意外发生率腹腔镜组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在切除标本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标本切缘病理学检查均为阴性。结论:只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掌握好手术时机,在熟练掌握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技术的基础上,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黄勇朱宣进刘建伟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安全性
- 中肝叶肿瘤切除时相关肝门脉管的处理体会
- 1997年
- 中肝叶肿瘤切除时相关肝门脉管的处理体会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510220)刘建伟谭丽娟黄时杰手术切除中肝叶的肿瘤时极容易损伤相邻的Glison系统的主要分支和肝静脉的主干。我科1990年1月至1996年8月共行位于Ⅳ、Ⅴ、Ⅷ肝段的肿瘤手术14例,...
- 刘建伟谭丽娟黄时杰
- 关键词:肝肿瘤外科手术
- 高频B型超声在术前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优势
- 2003年
- 目的探讨高频B型超声、甲状腺扫描在术前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对2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高频B型超声和甲状腺扫描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高频B型超声对甲状腺多发性结节诊断率明显优于甲状腺扫描。结论高频B型超声对结节定位、定性准确率高,特别是对甲状腺扫描难以发现的小结节,故应为甲状腺结节首选的检查、筛选手段。而甲状腺扫描可反映甲状腺结节的功能情况,联合应用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性病变诊断率较高,但对恶性病变诊断缺乏特异性。
- 黄勇高洁贤刘建伟
- 关键词:术前诊断甲状腺结节甲状腺扫描
- 恶性肿瘤并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与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对2001年1月~2009年12月62例恶性肿瘤并静脉血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首发表现为血栓的病例中,同期发现恶性肿瘤18例,全组病例确诊后1a内死亡22例。结论恶性肿瘤与静脉血栓形成早期确诊率低,对手术不能根治的病人予抗凝药物治疗为主,腔静脉滤器慎用。
- 雷朝晖刘建伟李伟涛
- 关键词:肿瘤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机制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手术时机探讨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的诊治及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MVT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既往史、发病时间与治疗方式、手术与非手术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抗凝溶栓治疗的效果。结果 MVT发病以腹痛为主,9例之中有7例病人既往有血液高凝状态的病史。早期确诊的4例病人应用抗凝溶栓治疗,有3例非手术治愈。其余5例在发病后20~144h因腹膜炎而手术探查时确诊。手术切除肠管30~320cm。由于术后没及时应用抗凝治疗,1例发生了肠坏死而再次手术。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抗凝溶栓治疗能避免肠坏死,一旦出现腹膜炎或肠绞窄体征是手术探查的指征。手术时要正确判断尚有生机的肠管和尽量取出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主干内的血栓。手术后继续抗凝溶栓治疗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 刘建伟薛福龙
- 关键词: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外科手术
- 阑尾切除手术的几点体会被引量:1
- 1997年
- 阑尾手术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我科1996年共收治阑尾炎215例,占同年普外科手术的20%。一般来说,阑尾手术并不复杂,对所谓“典型的”病例手术即使经验不多的年轻医生也能应付自如,故容易被某些临床医生所忽视,轻率地施行手术,致使发生了一些原可以避免的并发症,甚至是医疗差错事故,在我切身的经历中,就耳闻目睹不止一位医生在这个“简单”的手术中犯错误,如近年某年轻医生给一妊娠8个月孕妇作阑尾切除时将受阑尾炎症波及的右侧附件误作阑尾予以切除,给病人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至于其他一些常见并发症如粘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只要手术处理得当,也是可以避免的。下面就如何防治术后并发症谈几点体会。
- 刘建伟
- 关键词:阑尾切除手术阑尾根部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率年轻医生切口选择
- B超在急腹症的诊治价值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B超检查在外科急腹症的诊治价值。方法 :使用便携式B超对 14 2例外科腹部急症入院患者作即时检查 ,并将其检查前后的诊断作比较。结果 :各种急腹症病例作B超后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作B超前 ,避免了误诊及漏诊。结论
- 高洁贤刘建伟林争
- 关键词:B超外科急腹症
- 大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方式及预防吻合口漏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1990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手术治疗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 63例。结果 :一期切除吻合率87 7% ( 50 / 63) ,其中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 2 % ( 1/ 50 ) ,切口感染率 6% ( 3/ 50 )。单纯造瘘 9例 ,其中3例术中发现肿瘤尚可切除 ,但其它情况较差而行暂时性造瘘 ,术后 1~ 1 5个月再次手术时发现 2例肿瘤已扩散而不能切除。术后切口裂开 1例。一期切除二期吻合 3例 ;捷径手术 1例 ,无近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式选择、术中肠腔减压和结肠灌洗、术后抗感染以及胃肠外营养等是手术治疗大肠癌并肠梗阻的关键。
- 陈志棠刘建伟
- 关键词:大肠癌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外科治疗
- 外用芒硝促进大鼠腹部手术后胃肠运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外用芒硝对大鼠腹部手术后胃肠运动的影响,为临床外用芒硝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大白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原则建立胃肠手术后外用芒硝的动物模型。进行消化功能测定、肠内容物推进速度试验,观察胃肠神经丛中P物质(SP)的含量,评估中药芒硝外敷对实验动物的消化功能和肠道推进运动的影响。结果外用芒硝可明显促进大鼠腹部手术后的胃肠推进功能(P<0.05),使胃液分泌增加(P<0.05),胃窦、结肠近端肌间神经丛SP的分布明显增加(P<0.05)。结论外用芒硝对大鼠腹部手术后胃肠运动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刘少杰杨小红刘建伟
- 关键词:芒硝外治法胃肠功能P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