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晖
- 作品数:38 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局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分析被引量:3
- 2003年
- ①目的 了解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RAML)的病理形态特点。②方法 采用苏木精 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染色 ,观察 2 4例RAML组织形态。③结果 光镜下 ,19例细胞分化成熟 ;2例有异形增生 ;3例细胞围绕血管呈上皮样明显异形增生 ,可见瘤巨细胞及广泛坏死。围绕血管的上皮样细胞及瘤巨细胞HMB4 5表达呈强阳性。④结论 HMB4 5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最有力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当RAML细胞呈明显异形增生 ,并伴有广泛坏死时 。
- 刘晖纪祥瑞唐丽瓯魏志敏梁超群
-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理形态分析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SP法
- 人淋巴组织中ACTH-R及5-HT受体1A亚型表达被引量:2
- 2004年
- ①目的 了解人淋巴组织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 (ACTH R)及 5 羟色胺受体 1A亚型 (5 HT1A R)的表达情况 ,寻求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之间功能双向调节的形态学依据。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及Pic TureTM法 ,检测ACTH R、5 HT1A R在 80例人体淋巴结、脾脏及肠道淋巴组织中的表达。③结果 ACTH R、5 HT1A R在淋巴组织中表达的总阳性率为 82 .5 %和 86 .3% ,二者在淋巴结、脾脏及肠道淋巴组织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5 80~ 1 .790 ,P >0 .0 5 )。④结论 ACTH R、5 HT1A R为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共有的生物学语言媒介 ,内分泌源性的ACTH、神经源性的 5 HT与免疫源性的ACTH、5 HT都可以通过免疫细胞膜上的ACTH R、5 HT1A R发挥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 孟云霄纪祥瑞刘晖孙惠安赵洁李霞
- 关键词:淋巴组织5-HT神经免疫调节
- 肺高级别胎儿型腺癌一例被引量:1
- 2014年
- 患者男,58岁。曾因发热就诊于外院,胸部CT示右肺中叶占位性病变。患者无胸闷、憋气、咳嗽、咳痰、盗汗、乏力等症状。经抗炎治疗,体温恢复正常。
- 闫文修户燕姣刘晖林东亮
- 关键词:右肺中叶胎儿型腺癌占位性病变抗炎治疗体温恢复
- 心脏原发肿瘤81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分析一个区域医疗中心连续8年的原发心脏肿瘤,以期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8年间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或病理科会诊、并有完整临床及病理资料的81例心脏原发肿瘤病例。通过复习存档病案获得临床资料;通过查阅病理数据库收集病理资料,并重新复习大体检查记录及HE切片,对部分病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81例病例中良性肿瘤73例(90.1%,73/81),恶性肿瘤8例(9.9%,8/81)。心脏黏液瘤约占良性肿瘤的97.3%(71/73),8例恶性肿瘤中6例为软组织肉瘤。具体组织学类型为:黏液瘤71例,血管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淋巴瘤2例,血管瘤1例,乳头状纤维弹力瘤1例,黏液性纤维肉瘤1例,脂肪肉瘤1例。心脏原发肿瘤的常见症状为胸闷憋气。结论心脏原发肿瘤中黏液瘤占绝大多数,也有其他类型的肿瘤。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手术治疗非常重要。
- 王继纲刘晖于文娟李玉军信芳杰
- 关键词:心脏肿瘤病理学粘液瘤
-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 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6例.单发4例,多发2例.肿瘤直径平均9(5~14)cm.有结节硬化家族史1例.CT检查发现肿瘤内含脂肪组织(CT值-30~-120 HU)3例,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瘤组织CT值30~55 HU,增强扫描CT值70~110 HU.行肿瘤剜除术3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3例.结果 3例行肿瘤剜除术者肿瘤完整剜除,2例出现肾盂破损,行肾盂修补及留置双J管.其中1例双肾肿瘤者,2个月后手术剜除对侧肿瘤.3例根治性肾切除者完整切除肾脏、肾周脂肪组织及肿大淋巴结.病理检查:镜下肿瘤以上皮样细胞为主,并出现多形、异形核,有明显的上皮样分化,浸润破坏性生长,瘤组织广泛坏死.免疫组化染色HMB45(+++),EMA、CK(-).病理诊断均为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平均随访26(10~44)个月,肿瘤无复发及转移5例;1例根治术后18个月出现双肺转移,10个月后死亡.结论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为良性,部分缺乏脂肪组织,主要由单核或多核的上皮样细胞构成,免疫组化染色HMB45强阳性为特征表现,具有潜在恶性倾向,可发生转移;CT检查易误诊为肾癌;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
- 李刚迟玉友刘少青曹景源尹洪山刘晖佟明
- 关键词:肾肿瘤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混合脱钙技术在组织切片中的应用
- 2007年
- 梁超群梁涛丛林刘晖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脱钙组织切片
- 肺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分析(附1例报告)被引量:2
- 2007年
- 孙显露林爱风刘晖
- 关键词:病例报告
- 恶性上皮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被引量:3
- 2007年
- 患者女,28岁。因头晕心慌在心内科就诊时发现腹部肿块,经B超检查发现肾脏巨大肿瘤伴瘤内出血,于2005年1月16日人院。体检:患者自6岁开始有多次癫痫发作,青春期后发作逐渐减少,无家族史。人院后检查可见面部血管纤维瘤(该体征过去曾经被描述为皮脂腺瘤),腹部可触及肿块,未见其他异常体征。CT示左肾区巨大不规则混杂密度团块影,
- 刘晖王宏桥李霞唐丽瓯孙显露纪祥瑞
-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上皮样恶性腹部肿块B超检查癫痫发作
- EGFR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6000二步法,检测9例正常卵巢、1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9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39例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交界性和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EGFR的阳性表达率及MVD计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P<0.01);(2)EGFR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5),与组织学分型、细胞学分级、患者年龄、腹水及淋巴结转移有无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MVD计数与上述肿瘤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3)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EG-FR蛋白表达与MVD计数之间存在高度相关(r=0.685,P<0.01)。结论EGFR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血管生成存在相关性,阳性表达强的组织微血管密集;EGFR可能参与了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卵巢恶性肿瘤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 张晶陈爱平孙显路杜鹃刘晖刘丽芝
- 关键词:卵巢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微血管密度血管生成
- EGFR、MVD和LRP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上皮性卵巢癌、9例交界性卵巢肿瘤、17例良性卵巢肿瘤和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GFR、LRP的表达和MVD计数,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化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卵巢癌组织中EGFR、LR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8%和71.79%,MVD计数为21.77±9.85,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肿瘤(P<0.01)。(2)EGFR与FIGO分期、细胞学分级及腹水产生有关(P<0.05),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残留灶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低分化、有腹水及残留灶≥2cm的癌组织中MVD计数较高(P<0.05);LRP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P>0.05)。(3)在卵巢癌组织中,EGFR表达与MVD计数和LRP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4)对患者术后化疗的随访资料分析发现,EGFR和LRP表达阴性者化疗有效率分别高于表达阳性者(P<0.05)(5)Kaplan-Meier法比较生存曲线表明,EGFR和LRP阳性表达、低分化、有腹水和化疗耐药者术后生存时间短(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LRP蛋白表达和化疗疗效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独立相关(P<0.05)。结论:EGFR和LRP与上皮性卵巢癌的血管生成及产生化疗耐药有关,两者阳性表达预示患者化疗敏感性低、术后生存时间短;该两指标有助于预测化疗耐药和判断患者预后。
- 陈爱平张晶刘晖韩淑娟刘丽芝
-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肿瘤肺耐药蛋白化疗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