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 作品数:23 被引量:15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海藻硫酸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分离纯化海藻硫酸多糖,观察其对小鼠S180肿瘤的抑制效果,并从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的角度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SephacrylS200凝胶柱检验所得海藻硫酸多糖组分均一性,以气相色谱技术研究其单糖组成;建立小鼠荷S180肿瘤模型,腹腔注射给药,观察抑瘤率、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T淋巴细胞增殖以及肝脏和血清抗氧化活性。结果海藻硫酸多糖经SephacrylS200洗脱呈单一峰,说明组分比较均一,单糖组成以岩藻糖和半乳糖为主;低、中、高海藻硫酸多糖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4.89%、26.63%和29.35%,初步研究显示海藻硫酸多糖的抑瘤机制主要是免疫调节和抗氧化作用。结论所得海藻硫酸多糖均一性较高,通过免疫和抗氧化调节机制起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 王长振丛建波先宏胡向军李妍郭琪陈鹏孙存普吴可
- 关键词:海藻硫酸多糖S180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
- 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一些问题的商榷
- 2010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10年版[1]已经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制完成,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自201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2005年版《中国药典》[2]相比,本版药典在收载品种。
- 苗爱东王彦宗李妍阚秀燕杨静
- 关键词:药典
- 复方槐米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方法验证
- 2007年
- 目的建立复方槐米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版有关规定,采用5种阳性对照菌回收率试验进行其方法学验证试验。结果该药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但可通过培养基稀释法消除抑菌作用。结论复方槐米胶囊细菌计数和大肠埃希菌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检测,霉菌、酵母菌计数和沙门菌检查采用常规法即可。
- 李妍阚秀燕杨静
- 关键词:微生物限度培养基稀释法
- 生物体内NO的自旋探针ESR检测法
- 1999年
- 李妍丛建波吴可杨立梅刘利张建中孙存普
- 关键词:生物体一氧化氮ESR
- 谷胱甘肽及其代谢产物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 2004年
- 近年来,国外诸多文献对谷胱甘肽及其代谢产物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进行了报道。一方面,谷胱甘肽通过对蛋白分子巯基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改变细胞酶及转录因子的活性、参与细胞凋亡的调节以及参与一氧化氮介导的信号途径;另一方面,谷胱甘肽在神经系统中充当了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作用;此外,谷胱甘肽代谢产物诱导细胞氧化应激,进一步介导氧化应激对细胞信号传导的调节。
- 李妍顾建儒
- 关键词:谷胱甘肽代谢产物细胞信号传导一氧化氮中枢神经系统
- 金属硫蛋白的抗氧化和抗辐射实验观察被引量:4
- 1999年
- 金属硫蛋白(metalothioneins,MT)是一类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结合有金属的非酶蛋白,由于MT特有的氨基酸组成与分子结构,它在体内担负着重要的生理功能[13]。我们应用电子顺磁共振(ESR)波谱技术,直接观察了MT对DMPO(5,5...
- 丛建波王澍吴可闫祥华李妍孙存普
-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抗氧化抗辐射
- 4种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的方法验证被引量:2
- 2007年
- 按中国药典[1]2005版有关规定,通过测定试验菌回收率建立4种中成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经试验发现4种药均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但可通过培养基稀释法消除抑菌作用。确定4种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细菌计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检测,霉菌、酵母菌计数采用常规法即可。
- 阚秀燕李妍
- 关键词:中成药微生物限度培养基稀释法
- 浅谈执业药师素质现状及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被引量:2
- 2007年
- 分析当前我国执业药师队伍现状,我国执业药师普遍医学知识比较欠缺,不能很好履行处方审核及指导合理用药的职责。从多方面阐述了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杨静李妍阚秀燕
- 关键词: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 2009年军队评价性抽验253批诺氟沙星胶囊的质量评价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对2009年军队评价性抽验诺氟沙星胶囊质量现状进行评价。方法对抽验的253批诺氟沙星胶囊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进行全项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3批诺氟沙星胶囊样品质量均符合标准规定。结论目前国内诺氟沙星胶囊的生产工艺较为稳定,诺氟沙星胶囊质量总体较好,但仍有个别生产厂家的产品需加强监督。对比国内外诺氟沙星制剂药品标准,诺氟沙星胶囊质量标准还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 李妍苗爱东杨静阚秀燕
- 关键词:诺氟沙星胶囊
- 苦瓜的药理作用之浅谈被引量:3
- 2004年
-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l L.)又名锦荔枝、癞葡萄、凉瓜,为葫芦科苦瓜属1年生草质藤木植物,性味苦寒,具清热解凉、滋养强壮等功效。果实药食兼用,在我国已有近500年的应用历史,为著名的民间中草药,《本草纲目》记载苦瓜“去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历代临床应用治疗痈肿、痢疾、肠炎、中暑等症。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研究苦瓜的药理及临床作用发现,苦瓜除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还具有促进免疫功能以及抗肿瘤功能等诸多药用价值。
- 袁涌贺吉川李妍
- 关键词:苦瓜药理作用降血糖抗生育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