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淑英

作品数:42 被引量:247H指数:10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抑郁
  • 19篇抑郁症
  • 12篇首发
  • 11篇抑郁症患者
  • 11篇少年
  • 11篇青少年
  • 10篇磁共振
  • 8篇功能磁共振
  • 8篇成像
  • 6篇首发抑郁症
  • 6篇静息态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自杀
  • 5篇自杀意念
  • 5篇疗效
  • 5篇精神分裂症
  • 5篇分裂症
  • 4篇抑郁障碍
  • 4篇首发抑郁症患...
  • 4篇青少年抑郁

机构

  • 39篇郑州大学第一...
  • 4篇河南省人民医...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河南省精神病...

作者

  • 41篇李淑英
  • 14篇吕培培
  • 13篇王源莉
  • 9篇郭慧荣
  • 8篇陈苑
  • 7篇程敬亮
  • 6篇郑瑞平
  • 5篇朱妍
  • 4篇王亚丽
  • 4篇张勇
  • 4篇左文博
  • 4篇刘东波
  • 3篇刘欢欢
  • 3篇陈放
  • 2篇李泽华
  • 2篇何予工
  • 2篇常卫利
  • 2篇常学民
  • 2篇魏向阳
  • 2篇吴汉荣

传媒

  • 6篇河南医学研究
  • 6篇中华行为医学...
  • 3篇中国新药与临...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牵引加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的疗效评价
根据临床表现及CT或MRI影像学的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年患者41例, 其中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在51~73岁,病程:6~28年。患者临床表现为腰部活动受限,下肢疼痛和麻木,步行能力减退,体格检查时有压痛...
李淑英
文献传递
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前扣带回和杏仁核功能连接异常改变研究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研究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和杏仁核功能连接(FC)改变。方法选取30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29例青少年健康志愿者(HC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对患者组和HC组进行扫描,选取ACC和杏仁核为感兴趣区。研究杏仁核和ACC与全脑脑区FC改变是否存在差异及异常FC是否与临床特征相关。结果与HC组相比,患者组左侧杏仁核与双侧颞中回、左侧枕中回、右侧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MNIz,y,z:9,66,15)(t=2.80)FC上升,与右侧丘脑(15,-21,18)(t=-2.85)FC下降;右侧杏仁核与右侧颞中回、右侧MPFC(MNIx,y,z:6,69,12)(t=2.41)的Fc上升,与左侧额中回、右侧额中回、左侧尾状核(MNIx,y,z:-15,-9,21)(t=-2.53)、右侧丘脑(MNIx,y,z:12,-36,12)(t=-3.01)、右侧小脑(MNIx,y,z:3,-84,-33)(t=-2.45)FC下降;左侧ACC与右侧眶部额中回FC上升,与右侧眶部额下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小脑(12,-87,-24)(t=-2.36)FC下降;右侧ACC与左侧尾状核(MNIx,y,z:-15,21,6)(t=-2.29)、右侧颞中回、右侧MPFC(MNIx,y,z:9,54,36)(t=-2.41)、右侧眶部额下回、右侧角回(MNIx,y,Z:45,-51,21)(t=3.01)、左侧背外侧额上回FC(MNIx,y,z:-21,33,36)(t=-2.61)FC下降。左侧杏仁核与左侧颞中回功能连接Z值(r=0.50,P〈0.05)、左侧杏仁核与右侧颞中回功能连接z值(r=0.45,P〈0.05)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右侧杏仁核与右侧额中回功能连接Z值与病程呈正相关(,=0.63,P〈O,05)。结论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杏仁核和前扣带回存在广泛功能连接紊乱。功能连接异常改变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神经病理机制。
朱妍李淑英吕培培王源莉李飞燕陈苑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杏仁核前扣带回
胰岛细胞瘤误诊为神经精神疾病四例
2016年
目的总结误诊为神经精神疾病的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病理结果等特点,降低临床胰岛细胞瘤的误诊率。方法对2003年至2009年4例被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误诊原因。结果4例患者中3例被误诊为“癫痫”,1例被误诊为“癔病”,明确诊断后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未再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结论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于表现为发作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病例应警惕是否有胰岛细胞瘤的可能性,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左文博李淑英刘东波吕培培
关键词:胰岛细胞瘤神经精神症状误诊
艾司西酞普兰对强迫症大鼠血清GDNF、BDNF水平及脑组织GDNF、BDNF、5-HT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强迫症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及脑组织五羟色胺(serotonin,5 - H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2只大鼠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建立强迫症模型)和艾司西酞普兰组(建立强迫症模型+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每组14只。采用大鼠旷场法测试大鼠行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清GDNF和BDNF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脑组织GDNF和BDNF含量,采用高效液相结合电化学法测定脑组织5 - HT含量。结果:模型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参观地点、旋转频率、不动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运动总距离、移动频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参观地点、旋转频率、不动持续时间均高于模型组( P< 0.05),运动总距离、移动频率低于模型组( P< 0.05)。3组中心区频率和中心区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血清、脑组织GDNF及BDNF水平模型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均高于模型组( P< 0.05)。模型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脑组织5 - 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艾司西酞普兰组脑组织5 - HT水平高于模型组( P< 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可升高强迫症大鼠血清GDNF、BDNF水平以及脑组织GDNF、 BDNF 、5 - HT含量,从而发挥对强迫症的治疗作用。
郭慧荣王亚丽张延妍马全钢王源莉吕培培李淑英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强迫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五羟色胺
青少年抑郁症前扣带回功能连接的变化
2019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MDD)患者前扣带回(ACC)功能连接的变化。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收治的50例青少年MDD患者纳入MDD组,患者均未接受治疗。选取同期周围学校和附近社区的29例体检健康的青少年纳入对照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扫描研究对象头部,双侧ACC为感兴趣区。比较两组ACC与全脑脑区功能连接的情况,分析功能连接改变与MDD病程和病情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DD组左侧ACC与右侧旁小叶、右侧丘脑、右侧眶额部的功能连接增加,MDD组右侧ACC与左侧壳核、右侧眶额部、右侧中央后回的功能连接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侧ACC与右侧眶额部的功能连接与MDD的病程呈负相关(P<0.05)。结论青少年首发MDD患者的ACC功能连接存在异常,ACC功能连接可能参与MDD的发生发展。
李飞燕李淑英吕培培王源莉朱妍潘红庆
关键词:抑郁症青少年前扣带回
细胞色素P450酶2C19基因多态性与艾司西酞普兰临床效应的关系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酶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艾司西酞普兰临床效应的关系。方法用DNA微阵列芯片法分析108例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汉族抑郁症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并分为3组代谢型;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药物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 108例患者中,CYP2C19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wt(68.52%),m1(24.07%),m2(7.41%)。共计105例患者完成为期6周的抗抑郁治疗。除治疗6周末,强代谢组的纯合子与杂合子间的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94)外,其余各时间点,3组代谢型HAMD评分及减分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早期,弱代谢组的TESS评分较其余2组均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期,3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艾司西酞普兰的临床效应密切相关。
刘东波李淑英李泽华刘欢欢常卫利郎艳郭慧荣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艾司西酞普兰
COVID-19流行期间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调查及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及自制基本信息调查表对COVID-19疫情期间在岗的河南省境内医务人员进行心理状态调查。结果(1)符合研究对象标准并完成评估的河南省境内医务人员有204人,存在心理问题的有55人,占总人数的27.0%,SRQ-20得分中位数为3.00分,四分位数间距(Q U-Q L)为7.75分。存在焦虑症状39人,占总人数的19.1%,SAS总分为(40.14±9.72)分。存在抑郁症状42人,占总人数的20.6%,SDS总分为(43.60±12.30)分。(2)对目前疫情的恐慌程度在有无焦虑症状人群中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11,P=0.033);对目前疫情的恐慌程度(χ^2=13.267,P=0.010)、领悟社会支持程度(χ^2=18.896,P<0.001)在有无抑郁症状人群中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自评因目前疫情感到重度恐慌组较没有恐慌组更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AOR=8.701,95%CI:2.169~34.901,P=0.002);领悟社会支持程度与心理问题呈负相关(AOR=0.937,95%CI:0.909~0.967,P<0.001)。结论医务人员会出现焦虑、抑郁及其他心理健康问题,因目前疫情感到严重恐慌和较低的领悟社会支持程度是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在心理干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各种保护性因素,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心理社会问题。
张瑶郭慧荣吕培培王亚丽王源莉潘红庆张午阳杨灿李淑英
关键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
家庭行为阳性强化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了解家庭行为阳性强化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作用,为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改善其社会功能提供依据。A方法:选择2003-05/2005-05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出院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其中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用药物治疗合并阳性强化措施治疗,对照组只接受药物治疗。家庭阳性强化措施包括生活技能训练、社会能力训练、异常行为的纠正、适应工作能力的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半年、年、年末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12进行精神病理学评定。结果:10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治疗半年末实验组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末实验组的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症状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5、P<0.01)。治疗2年末实验组的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实验组阴性症状分治疗1年和2年末低于治疗前(P均<0.01),对照组阴性症状治疗2年末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一般病理症状分治疗半年、1年、年末低于治疗前2(P<0.05、P<0.01、P<0.01),对照组一般病理症状分治疗1年、2年末低于治疗前(P<0.05,P<0.01);实验组总分治疗半年、1年、年末低于治疗前(P均<0.01),对照组总分治疗1年、年末低于治疗前(P<0.05,P<0.01)。②复发率:实验组22低于对照组(26%,52%,χ2=7.12,P<0.01)。③再就业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54%,28%,χ2=6.95,P<0.01)。④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治疗1年和治疗2年末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实验组治疗半年、年、年末与入12组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对照组治疗2年末与入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家庭阳性强化疗法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社会功能恢复,防止精神衰退,降低复发率,提高就业率
李淑英吴汉荣常国胜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庭治疗
首发早发性抑郁症患者脑灰质体积及结构协变网络的异常改变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首发早发性抑郁症(EOD)患者脑灰质体积(GMV)异常及不同脑区的协同改变。方法对60例首发未用药EOD患者(病例组)与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64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行3.0 T 3D T1WI高分辨结构像扫描,采用基于体素形态学的方法得到全脑GMV,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被试GMV是否存在差异,选取差异脑区作为种子点进行结构协变网络(SCN)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病例组差异脑区GMV与病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右侧眶额叶皮质、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右侧顶下小叶、右侧顶上小叶、双侧楔前叶GMV升高(P<0.05,FDR校正)。以右侧眶额叶皮质、右侧背外侧前额叶作为种子点进行SCN分析发现病例组存在异常的协变脑区,主要位于额、顶、颞、枕叶皮层及边缘系统、小脑(P<0.05,FDR校正)。此外,病例组右侧眶额叶皮质(r=-0.314,P=0.015)、左侧楔前叶(r=-0.283,P=0.029)GMV与病程呈负相关,右侧背外侧前额叶GMV与HAMD17评分中焦虑/躯体化因子(r=0.331,P=0.010)、左侧楔前叶GMV与HAMD17评分中体质量因子(r=0.255,P=0.049)呈正相关。结论首发未用药EOD患者前额叶、顶叶部分脑区GMV存在异常改变,并且大脑中存在更广泛的协变脑区和结构连接。另外,部分脑区GMV异常改变与临床特征具有相关性。前额叶及顶叶部分脑区或许可成为客观评价抑郁症患者脑结构受损的生物学标记。
陈苑姜雨陈艺韩少强郑瑞平李淑英张勇薛康康刘俊宏程敬亮
关键词:抑郁症
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运用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fMRI)研究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异常。方法21例(男12例,女9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组和18例(男10例,女8例)正常对照组在静息状态下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观察局部一致性(regionalhomogeneity,ReHo)值的变化。结果患者组右颞下回(MINI坐标:66,-24,-20)、左上前扣带皮层(-27,47,-6)、左额极区(-24,59,14)、左上后扣带皮层(-1,-16,35)、左下后扣带皮层(-2,-38,32)、左楔前叶(-1,-48,65)的ReHo值较对照组高;右侧颞中回(45,-34,32)的ReHo值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结论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脑部存在广泛的ReHo异常,这些脑区的自发神经活动异常可能是青少年抑郁症潜在的神经病理基础。
吕培培李淑英刘欢欢左文博郭慧荣常卫利王亚丽李泽华
关键词:抑郁症首发青少年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