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志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安全性评价
  • 2篇临床前
  • 2篇临床前安全性...
  • 2篇病理
  • 1篇单抗
  • 1篇毒性
  • 1篇胸腺
  • 1篇药物
  • 1篇肾小球
  • 1篇肾小球肾炎
  • 1篇肾炎
  • 1篇肾脏
  • 1篇肾脏损伤
  • 1篇生物标记
  • 1篇生物标记物
  • 1篇鼠组织
  • 1篇脾脏
  • 1篇取材
  • 1篇细胞
  • 1篇小鼠

机构

  • 7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林志
  • 6篇李波
  • 5篇李珊珊
  • 4篇张頔
  • 4篇杨艳伟
  • 1篇李佐刚
  • 1篇沈连忠
  • 1篇王秀文
  • 1篇孙建宁
  • 1篇屈哲
  • 1篇耿兴超
  • 1篇李寅增
  • 1篇吕建军
  • 1篇彭茜
  • 1篇张颖丽

传媒

  • 3篇中国新药杂志
  • 3篇毒理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大、小鼠鼻腔毒性病理检查标本制片方法的探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大、小鼠鼻腔毒性病理检查标本制作方法。方法:通过对展片水温度、脱钙时间等关键环节的控制,对大、小鼠鼻腔毒性病理检查进行规范化制片。结果:制作出符合毒性病理学检查的4个切面包括:第一个面上切牙后部面(Posterior part of upper incisors),第二个面切牙乳头面(Incisive papilla),第三个面第二腭嵴面(Second palatine crest),第四个面第一磨牙面(Firstmolar teeth)。结论:运用本制片方法可以很好的制作出组织结构清晰,染色对比鲜明,符合镜检要求的切片。
杨艳伟林志李珊珊李寅增李波
关键词:鼻腔病理制片小鼠
单抗NC05017安全性评价研究中的新技术方法
2007年
目的由于单抗类药物在种属特异性、免疫原性、免疫毒性、药代动力学和毒代动力学等方面都有别于常规药物,因此通过嵌合单抗NC05017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探索单抗类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果在NC05017的试验研究中,共使用了4种不同于常规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新技术方法:(1)通过体外试验筛选和确定药物敏感动物:利用血小板结合试验,发现NC05017与人、Beagle犬和恒河猴的血小板结合力为:人>Beagle犬>恒河猴,而与大鼠、小鼠则没有特异性结合,因此,在动物选择上首选Beagle犬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2)组织交叉反应试验:构建了用于单抗类药物安全性评价的人体组织库,完成了该药物与人体组织的交叉反应试验,结果发现NC05017与29种正常人体组织均无特异性组织交叉反应,但能与人血小板特异性结合,其和药效学试验结果一致;(3)药代动力学评价:自主研制开发了NC05017的多克隆抗体酶标检测试剂盒,完成了Beagle犬血浆中测定重组抗体融合蛋白NC05017的方法学构建。方法学认证结果显示该试剂盒测定方法可靠,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回收率高,线性范围可满足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需要;(4)免疫原性检测:本试验采用改良的ELISA方法测定了不同给药阶段Beagle犬血清抗体水平,结果发现重复给予NC05017不能引起Beagle犬血清中产生抗NC05017的特异性IgG抗体。结论通过以上4种方法的研究,能更准确、更全面的评价单抗类生物技术药物的毒性反应,为我国同类药物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耿兴超彭茜林志李佐刚沈连忠王秀文李波
关键词:安全性评价
免疫交叉反应在单克隆抗体类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林志
关键词:安全性评价
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大小鼠组织取材标准化的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组织取材的标准化操作是毒性病理学评价的关键环节。通常在毒性研究方案中仅规定常规进行病理学检查的组织,但对于每一组织具体应该取材的详细准确部位没有相应的描述,并且各个实验室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内容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不同实验室以及不同试验研究中所获得的病理学数据无法进行有效的比较分析。笔者根据国外相关指导原则及文献报道,对大小鼠常规毒性研究中的40余种脏器的标准化取材操作规范作一详细介绍。
张頔林志李珊珊李波
胸腺在免疫毒性病理学评价中的作用和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胸腺是中枢性淋巴器官,无须抗原的刺激T淋巴细胞在皮质自主地进行分化和成熟,这是免疫系统正常功能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暴露于免疫毒性物质和内源性糖皮质激素时,胸腺是敏感的靶器官,胸腺的大小或重量出现明显的降低,这往往是化合物或药物导致的敏感的皮质胸腺细胞改变最初观测到的指标。因此,胸腺组织病理学和重量的改变与免疫毒性的筛选具有特定的关联,对胸腺的病理学评价在免疫毒性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文中从胸腺生理和毒性病理学的角度对其作用和研究意义进行综述。
林志李珊珊张頔李波杨艳伟
关键词:免疫毒性病理学胸腺
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脾脏的作用和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林志李珊珊张頔杨艳伟李波
关键词:临床前安全性评价脾脏药物边缘区巨噬细胞B细胞
C3aR和STAT3因子作为免疫复合物肾脏损伤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构建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探讨C3aR和STAT3因子作为免疫复合物肾脏损伤的生物标记物辅助诊断的意义。方法 BALB/c小鼠腹腔注射HSA和生理盐水,采用组织病理学、电子显微镜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HSA组动物表现出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的变化,并且C3aR、STAT3和p-STAT3因子的表达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 C3aR、STAT3和p-STAT因子可能参与了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有望成为免疫复合物肾脏损伤辅助诊断的生物标记物。
林志张颖丽吕建军屈哲张頔杨艳伟李珊珊李波孙建宁
关键词: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生物标记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