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珊

作品数:37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天疱疮
  • 9篇皮肤
  • 5篇大疱
  • 5篇大疱性
  • 5篇抗体
  • 4篇湿疹
  • 3篇大疱性类天疱...
  • 3篇蛋白
  • 3篇血清
  • 3篇寻常型
  • 3篇寻常型天疱疮
  • 3篇皮炎
  • 3篇桥粒
  • 3篇桥粒芯蛋白
  • 3篇落叶型
  • 3篇落叶型天疱疮
  • 3篇免疫
  • 3篇教学
  • 2篇单抗
  • 2篇血浆

机构

  • 2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7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7篇钟珊
  • 16篇陈喜雪
  • 12篇朱学骏
  • 9篇梅雪岭
  • 8篇徐薇
  • 8篇赵俊英
  • 8篇李妍
  • 7篇王莉
  • 7篇李邻峰
  • 6篇邱于芳
  • 5篇赵俊郁
  • 4篇李妍
  • 4篇张蕊娜
  • 3篇杨勇
  • 3篇王佩茹
  • 3篇闫言
  • 3篇曾跃平
  • 3篇徐浩翔
  • 3篇汪科
  • 3篇晋红中

传媒

  • 8篇临床皮肤科杂...
  • 5篇临床和实验医...
  • 4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实用皮肤病学...
  • 2篇医学教育管理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皮肤科学通报
  • 1篇2010年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6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泼尼龙治疗三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被引量:3
2012年
例1女,67岁。主因发热9d,全身红斑水疱伴糜烂4d,于2009年12月14日就诊。患者9d前发热,体温最高39.5℃,口服阿莫西林、复方麻黄碱、骨痛康等治疗后好转;6d前再次发热,并呕吐暗红色胃内容物,口服奥美拉唑,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肌内注射柴胡注射液及安痛定;4d前全身出现红斑、水疱,并迅速增多,形成大疱,表皮大面积剥脱、糜烂以及眼睛、口腔、外生殖器出现糜烂。否认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
王莉钟珊禚风麟徐薇高广程赵俊英
关键词:药疹大疱性
肢端黑素瘤一例
2010年
患者男,82岁,主因左足底黑色皮疹十余年,偶伴破溃、渗液及行走疼痛6个月于北京友谊医院门诊就诊。十余年前,患者发现左足底鸡蛋大小浅黑褐色皮疹,未诊治。半年前皮疹逐渐增大至5cm×7cm,颜色不均匀,部分有隆起,无明显症状,
钟珊李妍徐薇赵俊英
关键词:门诊就诊皮疹足底
Sister Mary Joseph结节被引量:1
2008年
报告1例可能为胃癌转移的Sister Mary Joseph结节1例。患者男,44岁。脐部出现暗红色大小不等的结节7个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全层胶原束间散在呈腺样分化的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癌胚抗原(CEA)阳性、细胞角蛋白(CK)20阳性、CK7阳性、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阴性。糖链抗原(CA)19-9、CA72-4、CA24-2均升高。腹部B超检查示:胃幽门部胃壁增生性病变,肝右叶多发偏强回声结节,腹水。
钟珊陈喜雪
关键词:SISTERMARY
血清抗Dsg1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与红斑/落叶型天疱疮病情的关系
目的探讨红斑/落叶型天疱疮(PE/PF)患者外周血血清IIF滴度、抗Dsg1的EL ISA指数变化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对8例确诊为红斑/落叶型天疱疮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收集患者在各随访点的血清,记录每次随访时的病情并进行评...
王佩茹钟珊邱于芳陈喜雪朱学骏
ELISA技术检测寻常型天疱疮桥粒芯蛋白3抗体水平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桥粒芯蛋白(desmoglein,Dsg)3抗体在寻常型天疱疮(PV)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来自不同中心的106例PV患者和106例对照人群血清标本编盲后,进行ELISA检测抗Dsg3自身抗体和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血清天疱疮自身抗体。结果:EIISA法检测Dsg3抗体敏感度为77.4%,特异性为94.3%;IIF法检测抗体敏感度为79.2%,特异性为94.3%。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A方法检测Dsg3抗体对于寻常型天疱疮的诊断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方法。
闫言徐浩翔晋红中陈金波曾跃平陈喜雪钟珊汪科赵俊郁李妍朱学骏
关键词:天疱疮寻常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利妥昔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大疱性皮肤病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4例确诊的难治性大疱性皮肤病(8例寻常型天疱疮、3例大疱性类天疱疮、2例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红斑型天疱疮)患者,按体表面积375 mg/m^2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每周1次,共4次(第1、8、15、22天)。治疗前均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免疫球蛋白,血清疱病特异抗体及外周血流式细胞仪CD3、CD19、CD20细胞计数等检查,并在治疗中以及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结果:14例患者中11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完全缓解的11例患者中,2例已完全停药;其余患者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中。3例部分缓解患者,皆已停用所有药物,皮损仅在外力碰撞后出现。出现2例复发病例;还有1例在治疗后3个月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大疱性皮肤病有明确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邱于芳钟珊王佩茹朱学骏陈喜雪
桥粒芯蛋白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落叶型天疱疮血清抗体的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桥粒芯蛋白1(Dsg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落叶型天疱疮(PF)血清学抗体的意义.方法 将80例PF患者和132例对照人群的血清标本进行编盲,用ELISA法检测所有标本中抗Dsg1自身抗体,同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所有标本的抗体滴度,操作过程为随机检测,最后将两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75例PF患者和5例对照人群(包括1例不确定值,大疱性类天疱疮、SLE、皮肌炎、湿疹及健康者各1例)Dsg1 ELISA为阳性,71例PF患者和0例对照人群IIF为阳性.Dsg1ELISA的敏感性为93.8%(95%可信区间0.85~0.98),特异性为96.2%(95%可信区间0.91~0.99).IIF的敏感性为88.8%(95%可信区间0.82~0.96),特异性为100%(95%可信区间0.96~1.00).两者相比,敏感性(P=0.289)和特异性(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sg1 ELISA是一种简便、敏感、特异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可作为诊断PF的一种辅助手段.
钟珊汪科赵俊郁李妍陈喜雪闫言陈金波徐浩翔曾跃平晋红中朱学骏
关键词:天疱疮桥粒芯糖蛋白1
BP180NC16a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情变化的关系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外周血血清IIF滴度、BP180NC16a-ELISA指数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监测12例以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的泛发性BP患者不同时期病情变化及其相应的IIF滴度和BP180NC16a-ELISA指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IIF滴度与病情变化没有平行关系,BP180NC16a-ELISA指数与病情变化较平行。结论BP180NC16a-ELISA指数可作为BP病情的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
李妍王娣陈喜雪钟珊邱于芳赵俊郁朱学骏
血清抗Dsg1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与落叶型天疱疮病情的关系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落叶型天疱疮(PF)患者外周血血清IIF滴度、Dsg1-ELISA指数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监测8例落叶型天疱疮患者不同时期病情变化及其相应时间点血清中特异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IIF)滴度和Dsg1-ELISA指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例(87.5%)患者病情评分与Dsg1-ELISA指数有显著性关联(P<0.05),且与病情波动平行变化,4例(50%)患者病情评分与IIF滴度有显著性关联,与病情波动平行变化。结论 Dsg1-ELISA指数可作为PF病情的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
王佩茹钟珊陈喜雪邱于芳朱学骏
青鹏软膏治疗乏脂性湿疹疗效和皮肤屏障功能影响的自身对照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青鹏软膏治疗乏脂性湿疹的疗效,以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对78例双下肢对称分布的乏脂性湿疹患者,采取自身对照方法,青鹏软膏组左下肢外用青鹏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组右下肢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2次,连续治疗4周,比较其疗效及皮肤屏障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时,青鹏软膏组的有效率低于丁酸氢化可的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周:39.74%比58.97%,χ^2=5.77,P〈0.05;2周:60.26%比76.92%,χ^2=5.03,P〈0.05),但治疗4周时,青鹏软膏组和丁酸氢化可的松组有效率(80.77%比87.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青鹏软膏组角质层含水量显著高于对丁酸氢化可的松组(P〈0.05),而治疗2、4周时,青鹏软膏组TEWL值显著低于丁酸氢化可的松组(均P〈0.05)。结论青鹏软膏治疗乏脂性湿疹安全、有效,作用稳定,利于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
李妍徐薇钟珊张蕊娜李邻峰
关键词:湿疹临床对照试验青鹏软膏皮肤屏障功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