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跃
作品数:
58
被引量:16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更多>>
相关领域:
哲学宗教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历史地理
更多>>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2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1篇
会议论文
1篇
专著
领域
39篇
哲学宗教
12篇
经济管理
5篇
文化科学
5篇
历史地理
4篇
政治法律
3篇
社会学
1篇
文学
主题
13篇
儒家
11篇
苟子
9篇
社会
7篇
儒学
6篇
道德
6篇
政治
6篇
文化
5篇
统治
4篇
性恶
4篇
人性论
4篇
儒家思想
4篇
天人关系
4篇
统治者
4篇
仁政
4篇
先秦儒学
3篇
人性
3篇
善恶
3篇
人格
3篇
长治久安
2篇
修道
机构
52篇
中国社会科学...
3篇
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55篇
王志跃
传媒
47篇
竞争力
2篇
儒道研究
1篇
孔子研究
1篇
南京大学学报...
1篇
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
1篇
2014
1篇
2013
1篇
2012
10篇
2010
13篇
2009
11篇
2008
11篇
2007
3篇
2006
2篇
1994
1篇
1993
1篇
1992
共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先秦儒学天人合一观念的历史考察
王志跃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儒家
儒学
忠恕之道
2007年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忠恕之道”是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孔子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时,阐发了他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思想,这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关于“忠恕之道”,在《论语·里仁》有具体的说明。大意如下:有一天,孔子对曾子说:“曾子呵,我的思想始终有一个核心贯穿其中。”
王志跃
关键词:
忠恕之道
社会生活
孔子
天生人成
2008年
所谓“天生人成”,是苟子在处理天人关系时提出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其核心是强调天人之间的和谐协调与相互配合,这是他对于“明于天人之分”观念的进一步的深化与发展。
王志跃
关键词:
天生
天人关系
天人之分
苟子
发仁施政及“四端”说
2008年
孟子把仁政安放在人先天所固有的仁心的基础上,认为君王应该或者能够以怜悯同情和爱护他人之心来处理国事民生,即所谓的“发仁施政”。 在孟子关于仁政的学说中,仁政思想的哲学基础与出发点就是人的“不忍人之心”,也就是“仁心”,是指人所具有的一种同情、怜悯他人之心,是人的内在的本性。
王志跃
关键词:
仁政思想
哲学基础
注错习俗
2009年
关于“注错习俗”的论述,是苟子人性论思想体系中又一重要的内容,所谓“注错习俗”,“注错”通常指人们的地位行业,“习俗”通常指人们的生活环境。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说明了他的“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论,所强调的是后天的环境在人性之陶铸与改造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说明,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贤,这些都不是人的天性所致,而是受到环境的影响,经过训练以后才养成的,因此强调了人性改造与陶铸的必要性。
王志跃
关键词:
习俗
生活环境
化性起伪
道德属性
人性论
陶铸
性伪之分
2009年
在儒学发展的历史上,一般认为苟子是所谓的“性恶”论者,以与倡导“性善”论的另一位先秦儒学大师孟子相区别。然而事实上,苟子的人性论,不只是提倡所谓的“性恶论”,它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他的人性论,是由一系列命题构成的人性论思想体系,其中心思想就是苟子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样的论述,这是苟子论述其人性论思想的基本前提。
王志跃
关键词:
人性论思想
先秦儒学
苟子
人性分三品
2010年
人性的善恶问题一直是儒家思想文化中的一个重点。董仲舒对于人性问题的认识,已与先秦儒学大家孟子和苟子简单地把人性分为善或恶不同,通过折中孟子和苟子的思想,对于人性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提出了情性二元,性分三品的学说,
王志跃
关键词:
人性问题
思想文化
先秦儒学
苟子
儒家
善恶
天人感应
2010年
董仲舒关于天人关系的论述,与其说是在突出地强调天有意志,宣扬天降祥瑞或灾异,毋宁说在告诫统治者,要他们戒慎恐惧,以得到天的护佑与眷顾,否则就会遭到天的惩罚。
王志跃
关键词:
天人感应
天人关系
统治者
意志
灾异
恐惧
孟子论仁政(上)
2008年
孟子的政治思想集中表现在他所倡导的“仁政”上,在孟子的观念中,是指以一种怜悯同情、爱护他人之心来处理国事民生。孟子说,亲亲为仁,敬长为义,如果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能够“亲其亲,长其长”,天下就太平了。
王志跃
关键词:
政治思想
怜悯
民生
以义制利
2007年
人们对孟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论述耳熟能详,孟子所说的核心是义、利之间的对立以及我们如何取舍的问题。儒家认为,义,是指道义、公理;利,指功利、私利。在义利关系上,儒家强调了义利之间的对立,崇尚道义而贬斥功利。义利关系问题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南宋大儒朱熹把它看成“儒家第一义”。
王志跃
关键词:
以义制利
儒家思想
义利关系
道义
功利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6页
<
1
2
3
4
5
6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