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昆

作品数:50 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手术
  • 8篇外科
  • 6篇硬膜
  • 6篇出血
  • 5篇心脏
  • 5篇血液
  • 5篇血肿
  • 5篇硬膜下
  • 5篇硬膜下血肿
  • 5篇神经外科
  • 5篇外科手术
  • 5篇膜下
  • 5篇膜下血肿
  • 5篇静脉
  • 4篇动脉
  • 4篇血容量
  • 4篇血液滤过
  • 4篇术后
  • 4篇中药
  • 4篇肿瘤

机构

  • 23篇青岛大学医学...
  • 18篇青岛市市立医...
  • 17篇青岛大学
  • 6篇青岛医学院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平度市人民医...
  • 1篇潍坊市坊子区...

作者

  • 49篇韩昆
  • 23篇万美燕
  • 14篇崔永军
  • 11篇夏平
  • 7篇姚维成
  • 7篇邹作君
  • 5篇王峰
  • 5篇张文德
  • 5篇孙鹏
  • 4篇孟庆海
  • 4篇李照建
  • 3篇孟庆海
  • 3篇宫安静
  • 3篇蔡恩源
  • 3篇单杰
  • 2篇孟广远
  • 2篇李国彬
  • 2篇单杰
  • 1篇李京智
  • 1篇万德红

传媒

  • 6篇齐鲁医学杂志
  • 4篇青岛医药卫生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精准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微侵袭神经外...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8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被引量:34
1998年
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孟庆海王沛涛孙鹏崔向东韩昆1992年9月~1996年9月在动物实验基础上,采用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瓣回植修补颅骨缺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动物实验新西兰大耳白免16只,随机分两组。均取顶骨骨瓣1.0cm×1.5cm,...
孟庆海王沛涛孙鹏崔向东韩昆
关键词:颅骨缺损自体深低温保存
颅底软骨肉瘤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提高对颅底软骨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总结分析9例颅底软骨肉瘤的临床经过,治疗和愈后。结果手术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随访到5例,术后半年内死亡2例,1例术后9年复发再次手术,随访到首次术后15年。结论颅底软骨肉瘤虽属颅内恶性肿瘤,如能早期发现,采取手术切除加放疗等综合治疗,部分病人仍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张文德韩昆王峰马景孟姜天福纪祥瑞
关键词:颅底软骨肉瘤手术治疗再次手术切除术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特治星 )治疗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病例 35人 ,其中颅内肿瘤术后感染 10人 ,颅脑损伤术后感染 2 0人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 (V P分流术 )后感染 5人 ,给药方案为生理盐水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4 .5 g ,静脉点滴 ,每 8h1次 ,3次 /d ,每次持续约1h ,疗程 2~ 3周。结果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总有效率为 97.1% ,细菌消除率94 3%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 .7% ,为轻度腹泻。结论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少 ,值得推荐该药在神经外科应用。
韩昆孟庆海姚维成
关键词: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
防止自体颅骨骨瓣吸收并促进颅骨愈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防止自体颅骨骨瓣吸收促进颅骨愈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处方由以下成分组成:太子参400克,冰片50克,血竭200克,威灵仙400克,白芷200克,狗脊400克,仙茅200克,桑寄生400克,其制备方法制备煎煮药液...
李照建韩昆郭品李京智朱蒙
文献传递
神经外科用肿瘤取出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用肿瘤取出剪,包括旋轴和两支钳臂,两支钳臂的中部与通过所述旋轴轴连接,其中,钳臂的一端设置有手柄,另一端进一步设置有切割弧槽,切割弧槽的底部边缘设置有刀片,两支钳臂上的切割弧槽彼此对应,两支钳...
韩昆
文献传递
亚低温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高血压脑出血需要综合治疗,亚低温治疗只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配合其它治疗,采用亚低温 治疗能明显地降低病人的死亡率,显著提高疗效.该课题研究证实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同样适应于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开辟了一条...
韩昆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亚低温CT扫描颅内压
文献传递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牙本质基质蛋白1与矿物质代谢及骨密度的关系
2021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与矿物质代谢及骨密度的关系。方法以2019年7月~2020年7月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的95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ELISA测定血清DMP1水平,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MHD患者股骨颈骨密度。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HD患者血清DMP1水平的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发生骨密度低下的影响因素。结果①MHD患者的血清DMP1水平低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18,P=0.001)。②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DMP1水平与年龄、透析龄呈负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甲状旁腺激素(PTH)、股骨颈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26,-0.223,0.210,0.294,0.370;P值分别为0.028,0.030,0.041,0.004,<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DMP1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是PTH和股骨颈骨密度T值(β值分别为0.211,0.399;P值分别为0.032,0.001)。③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年龄、透析龄、白蛋白、碱性磷酸酶和血钙等混杂因素后,血清高DMP1水平是MHD患者发生骨密度低下的独立保护因素(OR:0.913,95%CI:0.845~0.986,P=0.020)。结论MHD患者的血清DMP1水平较健康人群低,且与矿物质代谢及骨密度相关。
鹿恩邦韩昆朱婷巩雪任彩霞邢文秀万美燕
关键词:牙本质基质蛋白1血液透析矿物质代谢骨密度
脑钠肽联合生物电阻抗评价尿毒症血液滤过患者血容量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和生物电阻抗评价尿毒症血液滤过患者血容量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价值。方法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肾内科尿毒症行血液滤过治疗患者30例,当血滤后患者生物电阻抗值与健康人对比无差异时,设为患者达到容量平衡。分别检测患者血滤前、后血清BNP水平,记录血滤前、后生物电阻抗值;同时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血滤前、后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内径(LV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结果 1尿毒症患者血液滤过前、后血清BNP水平差异显著(P<0.01),尿毒症患者血滤后BNP水平仍高于正常。2尿毒症患者血液滤过前、后IVST、LVPWT、LVEF的差异显著(P<0.05)。3尿毒症患者血滤前、后细胞外液和总体液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多存在左室肥厚,BNP水平升高;BNP联合生物电阻抗能准确评估尿毒症患者的容量负荷和左心结构。
万美燕邹作君崔永军夏平韩昆
关键词:脑钠肽血液滤过生物电阻抗尿毒症
脑钠肽联合中心静脉压评价血液滤过患者血容量与心脏功能的价值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准确评价血液滤过患者的血容量与心脏功能,将有效减少或避免血液滤过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联合脑钠肽与中心静脉压的测定应用于血液滤过患者,以期为此类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评价血容量及心功能的手段。方法 选择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肾内科和ICU因心功能不全行血液滤过治疗的CKD 5期患者36例,当血液滤过后患者心功能由Ⅳ级转为Ⅲ级或Ⅱ级,停止血液滤过,分别检测患者血液滤过前、后血清BNP水平;同时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血液滤过前、后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所得数据均以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变量用x^-±s或中位数表示;差别的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2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方差分析。结果 ①患者血滤前、后血清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4,P〈0.01),但是尿毒症患者血滤后BNP水平仍高于正常。②患者血液滤过前、后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1-2.591,P=0.037-0.012),血滤后患者的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仍高于正常。③患者血滤前、后中心静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89,P〈0.01)。结论BNP联合中心静脉压能准确评估尿毒症患者的容量负荷和左心功能;尿毒症患者多数存在左室肥厚及BNP水平升高。
万美燕韩昆崔永军
关键词:脑钠肽血液滤过中心静脉压心脏功能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多层螺旋CT特征
2014年
目的了解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多层螺旋CT(MSCT)特征。方法对4例反复发作的餐后上腹饱胀感、呕吐及体质量下降的病人分别行MSCT、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和内镜检查,4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证实3例为SMAS,1例为十二指肠腺癌。3例SMAS病人经MSCT确诊,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诊断SMAS病人1例,内镜检查未能作出诊断。SMAS的MSCT表现为胃及十二指肠扩张,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间距离分别为5.0、7.0、7.8mm,其夹角分别为22.0°、20.0°、21.5°。结论 MSCT对SMA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成为诊断SMAS的首选方法。
吴承先韩昆于安星周东风
关键词:上肠系膜动脉综合征诊断显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