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
- 作品数:29 被引量:261H指数:8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紫色非硫细菌中类胡萝卜素成分分析
- 2008年
-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标准物类胡萝卜素对紫色非硫细菌中的类胡萝卜素成分及含量进行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流动相洗脱梯度为0~15min,75%B,15~20min,0%B(其中A为90%甲醇水溶液,B为乙酸乙酯)的条件下,类胡萝卜素提取液在15min内完全被分离,有24个组分峰出现,其中峰面积在1.0%~10.0%以上的峰有11个,峰面积在10.0%以上的峰有4个,约占所有峰面积总和的80%。通过外标标准曲线法发现,提取液中只含有标准物质中的2种,即虾青素和番茄红素,其含量分别为0.15502μg/μL和1.0019μg/μL,不含有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
- 李福枝刘飞周晓媛江南张凤琴
- 关键词:紫色非硫细菌高效液相色谱虾青素番茄红素
-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分离和纯化苦丁茶中熊果酸的工艺被引量:8
- 2012年
- 对超临界CO2萃取苦丁茶中熊果酸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酸碱沉淀法纯化萃取液。结果表明:在以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CO2流量为20L·h-1,萃取温度为45℃,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时间为3h的萃取条件下,萃取效果最好,萃取率可达0.453%,最终能得到w=21.44%纯度的熊果酸粗品。该工艺优于传统的熊果酸提取方法,适于产业化生产。
- 李宏杨刘飞张凤琴李小龙刘国民
- 关键词:超临界CO2苦丁茶熊果酸
- PVC纤维棉上生物膜的形成及其硝化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研究了一种纺织工业原料PVC纤维棉用作生物膜法载体时促进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因子及硝化膜的硝化性能。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生物膜上有机物的存在有利于纤维棉上亚硝化单胞菌的“成熟”,生物膜完成第一步“成熟”所需的时间为13~15d。一定水平的磷酸盐有利于纤维棉上硝化杆菌的“成熟”,保持磷酸盐质量浓度0.3mg·L-1以上,生物膜完成第二步“成熟”只需24~26d,比对照组提早5~6d“成熟”。“成熟”PVC纤维棉上异养细菌在(4.8~7.2)×105CFU·cm-3,亚硝化单胞菌在(2~2.3)×105CFU·cm-3,硝化杆菌在(6.4~8.6)×104CFU·cm-3。“成熟”PVC纤维棉在遇到氨氮负荷冲击时,氨氮降解和亚硝酸氮降解是不同步的,存在时滞,导致临时的高水平亚硝酸盐现象。“成熟”PVC纤维棉25℃的最大氨氮去除速率和最大亚硝酸氮去除速率分别为(269.4±4.82)mg·m-2·h-1、(168.1±13.1)mg·m-2·h-1。
- 刘飞李小龙赵强忠赵谋明
- 关键词:生物膜形成硝化作用
- 红霉素生产废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研究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红霉素生产废水过程中从厌氧处理阶段到好氧处理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并对微生物群落的部分优势细菌进行了克隆测序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丰富度随SBR处理进程呈递增趋势;微生物群落的相似性在相邻的处理阶段间相对较高,相隔越远的处理阶段间则越低;6种优势菌的同源性均在95%以上,其中有4种细菌均为厌氧和好氧处理阶段的优势菌,有1种细菌仅为好氧处理阶段的优势菌。
- 刘飞何小妮张毅
- 关键词:PCR-DGGESBR微生物群落结构
- PCR-DGGE技术对中华开菲尔微生物菌群的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为了解中华开菲尔微生物菌群的结构特征,本论文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开菲尔菌株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细菌菌群DGGE图谱上出现有三种不同迁移位置的斑带,而酵母菌群DGGE图谱上只有一条斑带;经过DNA序列的对比分析可知:细菌菌群分别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马乳样乳杆菌(Lactobacillus kefiranofaciens)和开菲尔乳杆菌(Lactobacillus kefir),它们的序列同源性都达到100%;酵母菌群为德尔布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其序列同源性为99%。本论文首次报道了德尔布有孢圆酵母在开菲尔菌落中的存在。
- 林晓珊阮征刘飞张毅
- 关键词:PCR-DGGE群落结构
- 天然类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7
- 2007年
- 综述了天然类胡萝卜素的结构、分类、性质和生理功能,类胡萝卜素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提取和分析检测方法、后加工方式、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及其遗传工程的研究,最后对天然类胡萝卜素的研究做了总结和展望。
- 李福枝刘飞曾晓希李小龙张凤琴
-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生理功能生物合成基因工程
- RP-HPLC法测定苦丁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被引量:2
- 2010年
- 研究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丁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采用甲醇溶剂超声提取法,色谱条件:EclipseXDB-C18柱(5μm,4.6×150m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88:12)、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20μl。在此色谱条件下,熊果酸和齐墩果酸与其它成分达到了基线分离,且分别在0.204~2.04μg、0.0717~1.342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二者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65%、97.42%,RSD分别为1.96%、1.5%。本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 李宏杨刘飞张凤琴李小龙刘国民
-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苦丁茶熊果酸齐墩果酸
- 6种冬青科苦丁茶总三萜类物质含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用φ=5%的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以熊果酸纯品为对照,在波长548nm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6种冬青科苦丁茶功能叶和4种市售苦丁茶冬青嫩芽产品中的总三萜含量。结果显示:大叶冬青功能叶中的总三萜类物质含量最高,市售苦丁茶冬青的嫩芽产品中其总三萜类物质含量最低。6种供试的冬青科苦丁茶样品中总三萜类物质的质量分数依次排序为:大叶冬青(4.209%)>枸骨(3.866%)>霍山冬青(3.064%)>华中枸骨(2.775%)>苦丁茶冬青(2.74%)>五棱冬青(2.648%)。
- 李宏杨刘飞张凤琴李小龙刘国民
- 关键词:苦丁茶总三萜熊果酸
- 熊果酸及五环三萜同类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3
- 2009年
-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广泛分布在植物体中,且大多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前景十分诱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五环三萜结构与活性的研究取得了大量进展,新的同类化合物不断的被发现。就熊果酸及五环三萜同类物结构与分类、在植物中的分布情况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李宏杨刘国民刘飞张凤琴李小龙
- 关键词:熊果酸五环三萜抗肿瘤
- 氮源对红曲霉菌株HNLI产色素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对诱变的红曲霉菌株HNLI产色素进行培养基氮源优化,研究了几种常见的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对HNLI产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源对HNLI产色素影响有较大的差异,其中,有机氮源以质量分数为5%的蛋白胨,无机氮源以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钠的发酵液较有利于HNLI产色素,该条件下总色价分别达到80.84/mL和57.37/mL,生物量分别为31.9g/L和14.7g/L。无机氮源中氯化氨有利于HNLI产黄色素,较高浓度的谷氨酸钠则不利于HNLI产色素。本试验还表明,上述条件下红曲霉菌株HNLI的色价与色调并不呈正相比关系,不同氮源发酵产色素色价差异明显,而色调差异不明显。
- 李小龙张凤琴刘飞何农跃
- 关键词:氮源色素色价色调